唐兴社区最“邋遢”的老汉:胡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唐兴社区最“邋遢”的老汉:胡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胡子不刮,戴着起雾的眼镜,急匆匆在西安高新区科技路沿线各小区来回奔波。如果你外出买菜碰到这样的“邋遢”老汉,那多半是唐兴社区主任梁新荣。

唐兴社区最“邋遢”的老汉:胡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每天早6时多忙到深夜

全靠降压药 一天三包烟撑着

2月18日早8时多,高新区唐兴社区服务中心,梁新荣马上要出发到辖区11个小区挨个巡视疫情防控情况。临出门前,梁新荣从桌上拿起一瓶降压药,倒出两颗,随手端起桌上的茶水仰头灌了进去。

“呵呵,不吃药不行了,血压太高,顶不住。”梁新荣说,从1月底到现在, 唐兴社区内有11个小区,5000多户居民。社区的工作实在太多,昼夜不歇挨家挨户登记居民信息、分发疫情宣传单、排查疑似人员,肩上增添了不少责任,也被赋予了“多重身份”。早起6时多开始,一口水都顾不上喝,饿了泡一包方便面,忙到深夜,“就连睡觉,闹钟都是一小时一响,就怕工作群里又有啥新的工作或马上要执行的任务,这段时间血压又高了,老毛病,现在全靠一天3包烟扛着,不然真的撑不下去。”

每天连轴转 饿了吃泡面

梁新荣说,最近几天还好些,疫情防控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 进出的每一个人,他们都要对照着小区居住人员摸底清单进行严格的比对与体温测量,并做好登记,严禁外人进入。他们像一个个负责任的“看门大爷”一样,挨个询问,规劝大家尽量减少出门,叮嘱居民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定时消毒。为了严控人员流动,小区入口24小时值班值守,由于人手缺乏,工作人员都在连轴转,饿了就去泡碗方便面吃。

“前一段时间,经常凌晨接到立即安排隔离人员的指令,那时候就得一咕噜翻起来,赶紧召集人手出发,协调隔离定点酒店、安排隔离人员的生活问题、安保、消毒等一系列问题。”实在忙得脱不开身,梁新荣干脆不再回家,“我办公室有张简易床,每天回来累得不行了就躺一会,身上实在臭得不行了再回家洗个澡,这个时候,真的是啥都不顾上了。”梁新荣不好意思地摸着下颌花白的胡子说,“从1月底到现在都没刮过胡子,没心情,也顾不上,家里人想我了,就跟我视频,我还得给他们说,‘只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忙得很’。”

业主不顾规定想随意进出小区

这样的事天天都有

9时多,华商报记者跟随梁新荣开始在唐兴社区各个小区巡查防控情况。

梁新荣告诉华商报记者,每个小区大门外至少配备4名工作人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4名工作人员除了负责业主出入登记、消毒外,还需要负责严格监控是否有外地返回人员,即使在凌晨,工作人员也需要详细记录,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我们是一家子,为啥要两张出门证,有这个必要吗?”枫叶新都市小区北门外,一位业主跟物业工作人员争辩起来,“我爱人上班,我要买天然气,他又不顺路,我去买不行吗,都是一家子,还这么麻烦。”物业人员反复解释,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持有出入证的业主去买天然气就完全可以,没必要两个人都出去。

见业主依然在抱怨,梁新荣走过去,好说歹说,执意要出门的业主这才将燃气卡交给爱人,自己转身回了小区。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我们吧,唉。”梁新荣无奈地笑了笑,这样的场景,他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次。“并非想关着大家,锁着大家,而是在保护大家,保护更多的人,社区和物业的工作人员,就是大家的‘守门人’。”梁新荣说,“每一位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也都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我们放着家人不管,冬冷寒天守在大门外,究竟是为什么?”一本人员登记册,一双一次性手套,一支医用一次性口罩,这就是站在每个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的全部装备。他们像“居委会大妈”一样苦后婆心地向每位业主反复强调这次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宣传各项防护措施。

唐兴社区最“邋遢”的老汉:胡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上午10时多,梁新荣来到辖区某小区的一栋封闭楼外,交代工作人员务必把楼内业主的生活垃圾仔细消毒,紧接着又安排明天这栋楼封闭接触后的医疗检查事项。而记者跟随梁新荣一起巡视的1小时,只是他今天全部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

他说,现在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赶紧过去,让社区的人好好休息一下,让自己赶紧把胡子刮了。

华商报记者 马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