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社區最“邋遢”的老漢:鬍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唐興社區最“邋遢”的老漢:鬍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鬍子不刮,戴著起霧的眼鏡,急匆匆在西安高新區科技路沿線各小區來回奔波。如果你外出買菜碰到這樣的“邋遢”老漢,那多半是唐興社區主任梁新榮。

唐兴社区最“邋遢”的老汉:胡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每天早6時多忙到深夜

全靠降壓藥 一天三包煙撐著

2月18日早8時多,高新區唐興社區服務中心,梁新榮馬上要出發到轄區11個小區挨個巡視疫情防控情況。臨出門前,梁新榮從桌上拿起一瓶降壓藥,倒出兩顆,隨手端起桌上的茶水仰頭灌了進去。

“呵呵,不吃藥不行了,血壓太高,頂不住。”梁新榮說,從1月底到現在, 唐興社區內有11個小區,5000多戶居民。社區的工作實在太多,晝夜不歇挨家挨戶登記居民信息、分發疫情宣傳單、排查疑似人員,肩上增添了不少責任,也被賦予了“多重身份”。早起6時多開始,一口水都顧不上喝,餓了泡一包方便麵,忙到深夜,“就連睡覺,鬧鐘都是一小時一響,就怕工作群裡又有啥新的工作或馬上要執行的任務,這段時間血壓又高了,老毛病,現在全靠一天3包煙扛著,不然真的撐不下去。”

每天連軸轉 餓了吃泡麵

梁新榮說,最近幾天還好些,疫情防控工作剛剛開始的時候, 進出的每一個人,他們都要對照著小區居住人員摸底清單進行嚴格的比對與體溫測量,並做好登記,嚴禁外人進入。他們像一個個負責任的“看門大爺”一樣,挨個詢問,規勸大家儘量減少出門,叮囑居民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定時消毒。為了嚴控人員流動,小區入口24小時值班值守,由於人手缺乏,工作人員都在連軸轉,餓了就去泡碗方便麵吃。

“前一段時間,經常凌晨接到立即安排隔離人員的指令,那時候就得一咕嚕翻起來,趕緊召集人手出發,協調隔離定點酒店、安排隔離人員的生活問題、安保、消毒等一系列問題。”實在忙得脫不開身,梁新榮乾脆不再回家,“我辦公室有張簡易床,每天回來累得不行了就躺一會,身上實在臭得不行了再回家洗個澡,這個時候,真的是啥都不顧上了。”梁新榮不好意思地摸著下頜花白的鬍子說,“從1月底到現在都沒刮過鬍子,沒心情,也顧不上,家裡人想我了,就跟我視頻,我還得給他們說,‘只給你們一分鐘時間,忙得很’。”

業主不顧規定想隨意進出小區

這樣的事天天都有

9時多,華商報記者跟隨梁新榮開始在唐興社區各個小區巡查防控情況。

梁新榮告訴華商報記者,每個小區大門外至少配備4名工作人員,這是最基本的要求。這4名工作人員除了負責業主出入登記、消毒外,還需要負責嚴格監控是否有外地返回人員,即使在凌晨,工作人員也需要詳細記錄,立即上報相關部門。

“我們是一家子,為啥要兩張出門證,有這個必要嗎?”楓葉新都市小區北門外,一位業主跟物業工作人員爭辯起來,“我愛人上班,我要買天然氣,他又不順路,我去買不行嗎,都是一家子,還這麼麻煩。”物業人員反覆解釋,為了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持有出入證的業主去買天然氣就完全可以,沒必要兩個人都出去。

見業主依然在抱怨,梁新榮走過去,好說歹說,執意要出門的業主這才將燃氣卡交給愛人,自己轉身回了小區。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我們吧,唉。”梁新榮無奈地笑了笑,這樣的場景,他幾乎每天都要處理很多次。“並非想關著大家,鎖著大家,而是在保護大家,保護更多的人,社區和物業的工作人員,就是大家的‘守門人’。”梁新榮說,“每一位社區、物業工作人員,也都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我們放著家人不管,冬冷寒天守在大門外,究竟是為什麼?”一本人員登記冊,一雙一次性手套,一支醫用一次性口罩,這就是站在每個社區、物業工作人員的全部裝備。他們像“居委會大媽”一樣苦後婆心地向每位業主反覆強調這次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宣傳各項防護措施。

唐兴社区最“邋遢”的老汉:胡子不刮,臭得不行了才洗澡

上午10時多,梁新榮來到轄區某小區的一棟封閉樓外,交代工作人員務必把樓內業主的生活垃圾仔細消毒,緊接著又安排明天這棟樓封閉接觸後的醫療檢查事項。而記者跟隨梁新榮一起巡視的1小時,只是他今天全部工作內容的一小部分。

他說,現在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疫情趕緊過去,讓社區的人好好休息一下,讓自己趕緊把鬍子颳了。

華商報記者 馬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