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令”背后那些温暖的面孔

“解禁令”背后那些温暖的面孔

2月10日,李海和另一名志愿者给新王府一栋业主送蔬菜

1360户的新王府小区,先后被确诊6例新冠肺炎感染者。自2月4日起,小区实施封闭隔离。

2月18日上午,太慈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易光虹在封闭了14天的小区一栋楼下宣布:经过严格的解除隔离前健康安全评估,被隔离医学观察的一栋、六栋813人无异常,今日解封;同步解封的还有国际城H4组团一栋,149户437人。

“解禁令”背后那些温暖的面孔

作为新王府业主,置身小区,记者深知这张“解禁令”来之不易,背后许多普通人的面孔,令人感动。

曾庆友——太慈桥派所出民警

1月28日,有市民反映,新王府六栋楼下停有湖北号牌车辆。随后的入户排查、测量体温,曾庆友是与新王府朱家(6例确诊病例家庭)最早的直接接触人之一,而他家就在朱家的楼下。

“我在新王府值了四次24小时通班,我告诉7岁的女儿:天黑不怕,爸爸就在自家楼下。”从1月28日到2月18日,曾庆友都在值班,期间,他给家里送过两次蔬菜。2月5日19:08,他的妻子隔门拍下一张曾庆友望向家中的照片,并在朋友圈写了这样几句话:几天没回家了、送物资……只能停留分把钟,远远地看看两个娃;走了……

毕祥华——独居前列腺癌患者

“请等我一下,我要戴上口罩,不然是对你们的不尊重。”打开门,毕祥华对前来测量体温的医护人员说。2月13日,毕祥华终于忍不住了,拨通了早前来家登记的社区志愿者电话:“能不能麻烦你,送我去趟医院开点药,我浑身没劲儿,洗碗都累得慌”。

被封楼隔离的14天里,毕祥华曾为这个电话,对每天登门的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多次表达过歉意。“修文那个爱心农民送的蔬菜还没吃完”;“我在网上买了很多的笋干”;“我把一只母鸡分成了四份,还有四分之一冻在冰箱里”;“我就一个人,物资很充足,不要老来我家,你们多去帮助那些人口多的邻居家”。

76岁的毕祥华,笑容和蔼,语气诚恳。

王莉——物业经理

新王府入户大厅一楼值班室,一张三人座沙发,一床薄被,外加一个取暖炉,就是王莉的临时卧室,旁边就是她的办公桌。“从2月2日到18日,夜晚都是在这儿睡”。

三十几层高的楼栋,逐层消毒一次平均需要两个小时;特殊隔离楼层必须一小时消毒一次;还有地下四层停车场、空中花园、电梯过道等。对小区消毒的督查只是王莉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工作很繁杂,一会儿这、一会儿那,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只能说没法停。”王莉说。

父亲不太理解:“对你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外面那么危险,你不回家在那儿充什么英雄?”此后,王莉还接到过好几个亲友的“劝退”电话。

“我们老总得知新王府的疫情,买不到机票,连夜开车从三亚赶回来和我们一起坚守;还有那些守门的保安保洁,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王莉说,她又有什么理由“自己先撤”。

李海——西部志愿者

负责新王府完全封闭楼栋一、六栋280户800多人的日常必需生活物资采购。在李海电脑上的每日“代购物资清单”中,2月6日至今,他和他的小伙伴共服务过268户住户,登记采购物品1096种。

“有些是超市、药店配送,但我们只能送到小区入口处,敲过多少次居民家的门没法统计。”李海租住的房子距离新王府不远,步行约需要十来分钟。服务新王府的十多天里,他的闹钟一直固定在早上7点钟,而晚上上床的时间则取决于“群里还有没有动静”。

“解禁令”背后那些温暖的面孔

“这几天,手机多了67个微信好友。”除了两个物资采购群,这67个微信好友,李海基本不知道是谁,他只能凭借对方的留言去猜想。

“李海,我给你准备了20个N95,你要再不来拿,我就送下楼了”。

“李海,等疫情过去了,一定要来家里坐坐,我父母说我们一家跟你有缘分”。

平日在小区忙碌的更多人是陌生的,无法走近,也看不清对方的脸,因为疫情、因为口罩。

“解禁令”背后那些温暖的面孔

在小区封闭隔离的14天里,他们或坚守或游走;或通过扬声器絮絮叨叨、或身背消毒箱来去无声。

好在一切终于过去。

但必须承认,这张“解禁令”来之不易!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志红文 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