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導讀

明代的單兵裝備從來都不是個熱門話題,這個話題頗為小眾,但隨著這幾年漢服運動的不斷興起,由此衍生的甲冑文化也隨之而來,在諸多甲冑愛好發燒友之間,明代風格的甲冑往往總能佔據重要比例,這主要是因為明代風格的甲冑因其年代並不遙遠,加上可考證的證據較多,同時還因為明代甲冑的造價成本較低等原因。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明代邊軍畫像

那麼,在實際的歷史進程當中,明代的單兵裝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一點筆者也非常好奇,所以對於具體的那些單兵裝備筆者就花了一點時間進行蒐集和整理,特寫成本文,以便大家閱讀思考。

禁衛宿值單兵裝備:常備金銀魚鱗甲

從目前可以查閱到的相關資料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明代的單兵裝備中,最具有豪華氣息的應該就是那些個戍守京師的部隊了——清一色的魚鱗鐵甲。

在明代,御林軍等宿衛禁宮的部隊有不少存世畫像,尤其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出警入蹕圖》,在此畫像之中的大量京營騎兵其實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御林軍”,無一不是身著散發著豪華氣息的魚鱗鐵甲,整個氣場透著一股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奢靡氣勢: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出警入蹕圖》局部

而除了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御林軍,還有一種宿值軍人會大量穿著這些魚鱗甲——那就是大漢將軍。大漢將軍並不是指一個官職,而是一大類儀仗人員,他們其實隸屬於錦衣衛統制,非俊美高大而不得入選,一般情況下會充當皇帝的儀仗和侍衛。在很多畫像中也這些大漢將軍留下的痕跡: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隨侍左右的大漢將軍

當然了,這兩類單兵魚鱗甲的打扮還是有所不同的,普通御林軍都是素色,而大漢將軍由於需要隨侍御前,所以更多時候都以金色展示對外,而這種金色也更讓這套單兵裝備顯現豪華之氣。這類對襟魚鱗甲其實造價頗高,其防護程度也是頗為可觀的(在手臂之上往往還都護有臂鎧)。至於他們的武器裝備,區別其實也挺大的,御林軍基本上人手一把出鞘腰刀,腰刀長度雖然比之一般腰刀要長一些,但總體上還是合理的,也能夠施展開,而御前隨侍的大漢將軍手上拿著都是大杆長刀,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儀仗作用,真指望這些儀仗長刀上陣廝殺無疑是非常不合理的。

邊軍單兵裝備:多彩布面甲

如果說上文介紹的因為是天子腳下以及宮廷內部而盡顯奢靡豪華氣息的話,邊軍的裝備可就盡顯平民風範了——注重性價比和實用性。

在明代,九邊邊軍的壓力其實真不小,隨時襲來的部落遊牧勢力與裝備精良的長途販運走私集團,讓負責值守的邊軍總要承受極大的生命威脅,按照一般的常理來說,如果朝廷能夠進行足夠的財政撥款也就罷了,偏偏搭配大明朝的財政下撥是出了名的“不給力”,加上朝廷自己的財政壓力也很大:明朝在國家安定之後,開始商稅沿襲元朝十五抽一,但僅實施2年"以其稅太多病民",朱元璋所以將商稅改為三十稅一。

"曩者奸臣聚斂,深為民害,稅及天下纖悉之物,朕甚恥焉。自今如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勿稅。爾戶部其榜示天下,使其周知"....商人以貨入京,至長灘關,吏留而稅之,既閱月而貨不售。商人謂於官,刑部議,吏罪當紀過。上曰:‘商人遠涉江湖,將以求利,各有所向,執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納課於官,彼此一耳,遲留月日而使其貨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償商人”——《太祖實錄》

所以駐守邊防的明代邊軍要想過得像京城禁衛軍一樣闊綽是不可能的——沒錢。所以明代邊防部隊的單兵裝備就很有性價比:“布面甲”搭配“鐵臂鎧”。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甲冑元年甲冑愛好者們身著布面甲的一次聚會

這類布面甲表面上看上去就不像什麼防禦力高的甲冑,實際上在這種布面的內部縫有鐵片,而且這樣做不但還能節約鐵片,而且讓敵人往往一時間意識不到鐵片之間的銜接縫隙在哪——能夠有效的防禦敵人刺過來的長槍短矛與刀劈斧鑿。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但是遇到裝備了重甲重兵器的敵軍還是得跪:甲冑愛好者的聚會

另外邊軍的這種布面甲由於表面是布面,所以便於染色,方便區分敵我,也方便軍官進行指揮調配,一般情況下存世的明代邊軍畫像,布面甲大抵上有三種不同的顏色:藍色、紅色與黃色。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考古出現的黃色布面甲,內有鐵片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考古出現的藍色布面甲,內有鐵片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古畫中正在放火的邊軍,身著紅色布面甲

南方備倭必備單兵裝備:紙甲

在北方防禦的邊軍基本上都是布面甲,而在南方防禦倭寇侵襲的南方軍隊則基本上都裝備紙甲,這類紙甲可不是過家家的那類甲冑,這類紙甲往往製作工藝極為複雜,實用性也一點都不虛北方的那些布面甲。倭寇擅長以火器襲擾明軍,而明軍身上的這套紙甲最是能夠防禦來自火器的侵襲,並且這類紙甲較為親膚,重量也相對鐵甲好很多,成本也算低廉,可以對南方廣大軍戶進行列裝。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關於明代紙甲的百科介紹

但這種紙甲卻有兩個相當致命的問題,以至於往後面明代的南方部隊寧可不穿著號衣也不願意穿著這種甲冑,那就是倭寇在與南方明軍的作戰過程中,總喜歡挑紙甲銜接出以刀刃砍擊,紙甲縫隙銜接處一旦被倭寇割裂開,紙甲便會解體下墜,反而會耽誤明軍的作戰;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明軍與倭寇的水戰

此外,紙甲在南方潮溼的天氣中會非常悶熱,尤其是為了防潮而塗抹的桐油,會讓紙甲簡直不能透氣,冬天其實還好一點,但是到了夏天,這對於明軍的戰鬥力和士氣簡直是個致命的打擊——所以後來的南方明軍寧可穿著號衣、加強武器長度以保倭寇不得近身,也不願意穿著紙甲。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寧可穿著號衣、加強武器長度的南方明軍和部分穿著紙甲的戚家軍

但是紙甲其實本質上如果使用得當,也能起到很重要的防禦作用,在戚繼光等抗倭名將抗倭的時候,主力部隊還是被勒令進行穿戴這樣的紙甲(其實這對部隊士氣和訓練程度要求很高)。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精銳部隊還是會穿著紙甲的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古畫中衣著不整準備登陸的倭寇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穿著明軍紙甲的識貨倭寇

總結

今天主要就聊了聊那些重實用、有創新的明代單兵裝備,從彰顯土豪氣息的魚鱗甲到南方的紙甲,我們也初步瞭解了明代的單兵裝備,我們可以發現明代的大部分單兵裝備其實都具有實用性和創新特點的,而明代的這些甲冑之所以擁有這些個特點也是與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有關,這些甲冑往往注重實用與創新,在實戰過程中也總能展示出超強的性價比。

明代禁衛軍、北方邊軍、南方軍隊到底都穿著什麼甲冑?

崇禎與老歪脖子樹的故事

但話又說回來了,一味追求性價比的明代國防力量真的靠譜嗎?不管是明代中期以來的遊牧部落耀武揚威,還是明末遼東戰場上明軍的屢次戰敗,只知道偷工減料縮減單兵裝備質量的最後,是崇禎皇帝老歪脖子樹邊哀怨的眼神,畢竟,最後一直裝備精良的御林軍,連農民起義軍都擋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