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生存的消費金融,如今更難了

夾縫中生存的消費金融,如今更難了

消費金融2020年的開局,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

事實上,原本2019年的消費金融也並不“順利”:利率限制、金融大數據公司“大清洗”、催收繼續嚴打……

若說2019年的消費金融是嚴冬,未免有誇大其詞之嫌;但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降臨,必然是雪上加霜。

仔細梳理此前消費金融公司身處境地,“夾縫”一詞或可描述:

一邊,中國消費信貸市場中,房貸車貸業務佔70%以上,消費金融公司在此方面與銀行相比並無競爭優勢;且銀行“大夢已醒”,零售業務逐漸破繭,不少商業銀行紛紛佈局“蠶食”消費金融市場。

另一邊,相較於頭部電商平臺而言,未持牌的互聯網公司以及持牌消金公司的線上流量以及消費場景明顯不足。再加上小米、平安等巨頭也接連入場斬獲消金牌照,越來越多的人來搶消費金融這塊“蛋糕”。

原本便在“夾縫”與不確定的監管形勢下生存的消費金融賽道“選手”,如今一場疫情衝擊,局勢更難了。

場景為王卻失線下

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脫虛向實是消費金融行業長久之計。因此,“場景”一直是消金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一方面,場景是消費金融公司轉化客戶的入口;另一方面,當消費行為跟場景緊密結合時,消費閉環完成速度會加快,風險管理也更容易。

場景無非“線上”與“線下”。然而為避免疫情蔓延,隔離在家期間,汽車、旅遊、美容、餐飲等線下消費場景受到較大沖擊。

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表示,“線下實體消費,包括餐飲、旅行以及食品零售等行業交易額會下降。線下服務類的體驗,包括美容院、教育等短期內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從消費金融入局選手的業務結構佔比來看,主營線下業務的消費金融公司在疫情期間將首當其衝。例如中銀消費金融,主營裝修、教育、租房、婚慶等場景,線下信用貸款餘額佔比高達72.56%。

趙國慶同時指出,“儘管很多線上平臺推出了‘無接觸配送’,部分交易會由線下往線上遷徙。但是由於消費者收入和預期的變化,導致消費疲弱,所以整體來看,線上交易額也不見得是增長的。”

不良率抬頭趨勢明顯

受疫情影響,除場景失利外,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質量也將承受巨大壓力。目前來看,有四個方面的因素可能會推動消費金融行業不良率抬頭。

第一,受收入及收入預期的影響,用戶償債能力下降。疫情使部分中小企業陷入經營危機,不少員工面臨工資下降甚至失業狀況。

就在前幾天,西貝稱撐不過三個月,木屋燒烤全員降薪自救。不止是餐飲業,大範圍的疫情使多個行業陷入危機,消費金融的主力軍收入受到影響。

第二,催收工作遇到困難。在風控環節中,貸後管理屬於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受疫情隔離影響,線下催收難以進行,逾期率上升在所難免。趙國慶稱,“貸後管理是零售金融風控管理的核心部分,貸後受到影響就意味著貸前、貸中都會受到波及。”

第三,還款便利性受到影響。推遲復工會大大降低借款人的還款便利性,限制人員流動也會致使需借款人線下還款的資產無法正常回款。

第四,“老賴”可能在優惠政策中渾水摸魚。為了減輕受疫情影響的客戶的還款壓力,多家金融機構響應監管層的號召推出了特殊措施。例如,馬上金融制定了《疫情特殊豁免管理政策》《疫情延期還款政策》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還款的湖北客戶差異化豁免罰息、罰金,合理延後還款期限,捷信消費金融推出了“延期還款”的特殊金融服務措施,招聯消費金融也啟動了“抗疫期間減免延期還款”行動。但原本針對特殊人群的優惠政策,可能會有“老賴”趁虛而入,惡意逃廢債。

值得注意的是,趙國慶指出,“對不良率的判斷會使金融機構實行更為嚴格的審批,有更為嚴格的准入標準,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可能會導致客群上移,即消費金融公司將更多地服務於風險偏好、償債能力較強的客群。”

然而,客群上移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與銀行的用戶群體重合度將提升,可以說,此次疫情使原本就在夾縫中的消費金融公司處於更狹小的生存空間了。

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即便愈加艱難,企業也在積極應對。不少消費金融公司在疫情發生後採取遠程辦公的措施來推進及開展業務,最大程度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

玖富數科集團自2月3日起,便啟動遠程移動辦公機制,以“在線辦公室”的方式,實行分佈式組織協同工作。集團所有客服、業務均正常提供服務,以移動辦公的方式確保客戶服務、業務運行一切如常。玖富方面表示,經過這一次抗擊疫情的戰役,玖富數科集團旗下各品牌平臺將持續加強消費場景建設,未來金融科技對消費金融的重塑也將持續深入,尤其對公司風控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樂信為了支持員工遠程復工,早在1月28日,根據疫情影響評估,樂信技術團隊便對遠程辦公場景進行了安全風險評估與支持部署。截至2月10日,樂信總部遠程復工率達到98.99%。

馬上消費金融在2月3日開始遠程辦公,並且首次創新啟用“雲呼叫中心”辦公系統,實現線上雲辦公,7*24小時為員工、客戶居家辦公提供在線服務,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線上金融供給。馬上金融還探索出了客服服務的新模式,即人工智能為主,分佈式客服為輔。

趙國慶表示,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相信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長期利好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

夾縫中的消費金融公司一直努力著,等待春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