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技術結構判斷:未來一年深科技股價波動區間技術結構推演測算18.5—27元。此結構區間為純技術結構推演。更多基於個股估值建模與股價匹配的計算請關注術道有方後續研究。(股市有風險,觀點僅供交流之用,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公司簡要介紹

深科技1985年成立,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子。公司成立至今積累了34年的生產製造經驗,在全球範圍擁有國內外9個研發製造基地,同時在10多個國家或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電子產品研發及製造,同時兼具領先的智能手機制造廠商、中國先進的DRAM/flash封裝測試企業、知名的智能電錶及控制系統出口企業和知名的半導體存儲模組製造企業於一身,已經連續多年位居MMI全球EMS(電子信息製造服務)行業排名前列。

公司業務主要涵蓋計算機存儲、半導體存儲、通訊及消費電子、醫療設備等各類高端電子產品的先進製造服務以及集成電路半導體封裝與測試、計量系統、自動化設備及相關業務 的研發生產,公司也在積極佈局新能源汽車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日線走勢圖(前復權)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十大流通股東

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3.51%。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產業鏈及商業模式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從圖中可以看出OEM佔比主營收入64.37,硬盤相關產品27.15%,自有產品7.94%等,其中OEM佔比最大,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OEM主要是品牌商控制技術和設計,製造商僅代工,製造商採購原料生產產品,製造商將產品銷售給品牌商或中間商,簡單來說其上游也就是擁有電子產品、集成電路、新能源的廠家,下游為品牌商或者中間商,而我們今天來進行基礎研究的這家公司就是個代加工企業,也就是製造商。

財務數據

主營業務收入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從收入來看,2015-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2018年開始反轉上升。OEM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從收入組成來看,OEM收入佔據了公司大部分收入,2018年佔比59.6%,OEM業務包括電子產品製造服務、集成電路、新能源三塊業務板塊。其中電子產品製造服務的通訊與消費電子業務是OEM業務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歸母淨利潤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從歸母淨潤來看,2014-2017年加速上升,2018其增速卻在大幅下滑,主要是由於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售連續五個季度下滑,國產智能手機出貨量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手機通訊業務由於人工成本和費用增長以及訂單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出現虧損。

ROE、ROIC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從歸母淨利潤我們能看到,深科技實際賺回來的錢其實是逐年上升的,從其資本回報率和投入資本回報率來看,2014-2017年逐年上升,2017-2018年有所放緩。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從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看,流動比率有所波動,但在2014-2018年均處於下降通道,主要是由於其流動負債和速動負債的增加導致。

應收、應付、預收、預付

“夾縫”之中如何求生存?(深科技公司研究)

公司前5大客戶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的79.14%;公司前5名供應商佔年度採購總額比例64.90%,也從上圖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可以看出公司的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都不高。

總結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消費電子和計算機等傳統應用領域需求持續增長,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領域快速發展的拉動下,市場需求持續發力。公司作為目前國內唯一具有從集成電路高端DRAM / Flash晶圓封裝測試到模組成品生產完整產業鏈的企業,緊緊圍繞集團佈局,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為契機,是具有一定發展優勢的。(因2019年年報尚未公佈,此文僅從公佈的前5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說明)

當今股價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請移步術道有方專業估值報告庫。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讀者做參考之用,不作任何投資建議。且不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