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將自己的兒孫分封為各地藩王,其中寧王朱權有七萬的軍隊,燕王朱棣有調動北方邊疆軍隊的特權。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當然清楚漢有“七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可為何還要不顧臣子的勸諫堅持分封藩王呢?


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朱元璋劇照


分封藩王的背景

明朝建立之後,太祖皇帝朱元璋有鑑於歷代王朝皇權總是遭受干預,決定了兩項能維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決策,其一是嚴禁宦官干政,其二是將子孫封為藩王,各自就藩,彼此不可互相見面,並且沒有召見不得回京。

當然,此時的朱元璋還另有打算。在分封藩王后的兩年,朱元璋先後編寫了《鐵榜文》、《資治通訓》、《臣戒錄》,以此來教化自己的臣子要忠君愛國,不得對皇帝有欺瞞、矇蔽。並整理了《志戒錄》將前朝判臣悖逆者皆錄其中,以此來警醒臣子。


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胡惟庸獄案


長達十年之久的“胡惟庸獄”案無非是要傾軋更多的權臣,使太子朱標能夠更從容的治理國家。此案中,即便是位極人臣的韓國公李善長、儒臣宋濂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牽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藍玉案”緊接其後。自此,明朝的開國功臣已是所剩無幾,以致之後的靖難之變中建文帝無將可用。

藩王的崛起與對功臣的殺害,平衡了朱元璋在位期間明朝的軍事力量。燕王、寧王等北防的塞王都統帥著相當規模的軍隊,在邊防中也漸漸的歷練成熟。至少這些藩王在朱元璋心中更要比那些功臣對明朝要忠心,這或許也是歷代王朝的前車之鑑吧!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對與錯

朱標沒有當上皇帝,他從山西視察回來之後,病逝了。朱允炆被封為黃太孫,也就是朱元璋百年之後的指定繼承人。朱元璋其實並不太滿意這個黃太孫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因為朱允炆太仁慈了,以致凡事都優柔寡斷,這不是一個君王該有的氣質,尤其是一個要面對外圍二十五位藩王的君王,還有北元長期不斷侵犯的邊防。

建文帝是個好皇帝,他有仁愛之心,但是在削藩一事上,他還是太年輕了。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雖然為官圓滑,但在削藩策略上也沒有實際性的幫到年輕的建文帝。


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建文帝朱允炆


可以肯定建文帝削藩的戰略是沒有錯的,但削藩的戰術上大錯特錯。兵家有云“遠交近攻”,想要削弱燕王的勢力,寧王、遼王是必須要拉攏過來的,這樣即便燕王反叛,在南北夾擊之下無非也只能做困獸之鬥。

彼時二十五位藩王獲封不足一世,每一個都可謂是兵強馬壯,建文帝的於此時削藩未免操之過急了,這絕不是十年八年可以解決的問題。當廢削五王之後,大多藩王在內心都產生了恐懼,大家只能抱團在一起對抗建文帝的削藩,此時北方最強大的燕王朱棣無疑成了眾藩王心中唯一的依靠,這對建文帝的南京政權是非常不利的。

靖難之變,燕王朱棣奪得皇位


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燕王朱棣


朱元璋在分封藩王的時候,就給了各個藩王“清君側”的權利,和平時期這對朱明王朝皇權統治起到了維護、保障作用,但當藩王受到來自中央皇權的壓力之後,這一切都變了,入京勤王“清君側”也就成了一種藉口。

燕王朱棣很好的利用了“清君側”這一特權,在北京起兵對抗南京的建文政權。建文帝沒有朱棣的閱歷也沒有他的才能,既無將可用自己有不能上陣對戰,“靖難之變”最終以建文帝失敗結束。皇宮燒起了熊熊大火,從此不見了建文帝朱允炆,朱棣入京做了皇帝。


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靖難之變


明成祖朱棣為了維護自己政權的穩定,即位之後便重新讓藩王回到自己的封地,當然這一切都是緩兵之計。朱棣當然明白藩王的弊端,畢竟自己奪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此後不久,在朱棣對藩王的蠶食策略下,藩王的護衛隊被大量消減,直至最後藩王們主動獻出兵權。自此,朱元璋分封藩王留下的禍患在朱棣時期被被全部根除。當然,經過靖難之變後藩王的勢力也所剩無幾了,連寧王朱權的兵權都在戰爭中被朱棣接管了。

總結

傾軋開工功臣是為後世子孫治理國家提供便利,朱元璋不願讓之前的歷史悲劇在明朝重演,畢竟無論太子朱權還是太孫朱允炆都是側重於文的。宗室藩王可以很好的彌補功臣被殺害之後邊防軍隊力量減弱的情況。


熟知歷史的朱元璋為何要大封藩王,是無可奈何的決策還是另有深意

明朝版圖


況且朝廷還有明文規定,嚴禁各藩王之間的私下聯繫,即便是進京朝見也只能走一個來一個,而且沒有召見永不能反京。但這些制度的實施與朱元璋有莫大關係,他在沒人敢踐踏這些制度,他不在這些制度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或許,在朱元璋看來,維護明朝的統治才是最重要的。無論龍椅上邊坐的是哪個皇子、皇孫,只要他是明朝宗室、是朱家男兒就足夠了。畢竟弱肉強食,能者居之嗎,藩王之中能有搶建文帝皇位的對明朝的統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