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撑起消费维权的“保护伞”——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战“疫”一线纪实

编者按:疫情面前,他们不忘初心;困难面前,他们牢记使命。他们用逆行而上的勇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守护着城市乡村的市场稳定。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战斗中的无名英雄,今天我们将走近他们——北碚区市场监管人,跟随他们忙碌的身影去见证抗疫前沿。


“妈妈,你什么时候能接我回北碚啊?”隔着视频看着20多天未见的3岁女儿,她的眼神里充满期待又略显悲伤,她大概也知道,这一次妈妈的回答依旧会是“宝贝,你乖乖待在外婆家,等妈妈把病毒怪兽打败了,就接你回家”。每次跟孩子讲完这句“标准答案”,重庆市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消保科的蒋燕借口去吃饭便匆匆挂断了视频,害怕忍不住在孩子面前掉眼泪。

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这个被迫“留守”的孩子第一次体会到了分离的痛苦。但和蒋燕一起坚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岗位上的,却个个是子女的父母、父母的子女。他们放下家庭、迅速返岗,用高度的责任心、强大的执行力、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践行着12315消费维权24小时在线的暖心承诺,刷新了232件投诉举报件件有落实的效率,为北碚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一道道坚固屏障。


弃80岁老父于ICU病房的“狠心”儿子


疫情初期,在垫江人民医院外科病房里,何仕名向家人匆匆交代了几句,便连夜开车赶回了北碚的抗疫阵地。

80岁的老父亲刚作了直肠癌手术,还在ICU重症监护室术后观察,大家都劝他等过了观察期再走。但他却说:“照顾病人可以委托给家人,但我身上肩负的岗位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作为北碚区市场监管局的副局长,他深知疫情防控就是与时间赛跑,而疫情爆发初期,是稳定市场供应的最佳时期,也是消费者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回到岗位,何仕名第一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做投诉举报数据分析、研究典型案例背后潜藏的监管风险,深入药店超市开展检查及预警提示,与执法人员一起调查疑难投诉举报件,用行动书写着市场监管人的担当和责任。


用奉献撑起消费维权的“保护伞”——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战“疫”一线纪实

副局长何仕名(左二)带队检查北培澄江镇药店药品等价格、质量、和买药人登记情况(右一是朱宗禄)


用奉献撑起消费维权的“保护伞”——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战“疫”一线纪实

副局长何仕名(左一)带队检查北碚朝阳街道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情况


放弃家庭出游的“失信”爸爸


日前,北碚区市场监管局价监科负责人苏力,发了一条朋友圈:“计划春节带女儿去海边,现实却是要每日奔走在药店”"。疫情突发,苏力即刻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答应女儿的出游也不得不搁浅。

作为经验丰富的价格监管执法人员,苏力便敏锐地意识到口罩的供应和价格问题,将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他即刻与消保科、各市场监管所所长沟通,对可能出现的价格举报、价格政策及处理方式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并配合各所,第一时间展开了对全区各大药房的宣传、检查及举报处置工作,为全面稳定疫情初期口罩等必需品供应争取了时间。


用奉献撑起消费维权的“保护伞”——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战“疫”一线纪实

北碚市监局价监科负责人苏力(右一)调查处理口罩投诉


12315系统涉及价格问题的投诉举报多达164件,作为全局当之无愧的价格执法硬核人员,苏力几乎每天都“浸泡”在各大药房超市里,核查进销台账、宣传定价政策,调查价格举报案件,平均每天还要接30多个电话解答同事们的价格政策咨询。疫情爆发以来,他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用抗疫成果祭奠亡母的孝子


“朱科长,武汉疫情爆发,工作进入紧急状态,需要你马上布置落实”。1月23日晚上8点,北碚区市场监管局消保科长朱宗禄接到这个电话时,正驾车行驶在赶往老家的山路里。第二天是他母亲去世后的第28天,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四七”,按照习俗须得回乡祭拜。怎么办?家人劝他请半天假,次日下午再回来处理。他却坚持“疫情当前,当以工作为重”。挂断电话后,便立即调转车头,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单位,做文件、下通知、安排部署……直到次日凌晨。

这之后的半个多月里,朱宗禄带领消保科人员全勤上岗,保证来电来访全天候接待,12315系统24小时分流、投诉举报当日办理、全过程跟进、销号式管理,严格违法线索的核查处置和立案查处。很快,北碚区消费投诉举报数量即呈断崖式递减。

最终,在这场抗疫战里,朱宗禄不仅错过了母亲的“四七”,还错过了接下来的“五七”和“六七”,或许没能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道,但他相信,抗疫的成果才是对母亲最好的祭奠。

自1月24日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北碚市场监管人弃假返岗,每天奔走在辖区的药店、超市、农贸市场里,开展宣传、检查、沟通、调解工作,战疫情、听民声、保供应、控价额,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用奉献撑起消费者的“保护伞”。

通讯员 蒋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