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編制更受丈母孃青睞


疫情,讓編制更受丈母孃青睞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多日,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相信勝利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了。疫情過後,“丈母孃”們對未來女婿的要求有哪些變數呢?筆者認為,“編制”可能更受丈母孃青睞。

“丈母孃”這個角色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非凡,許多人的婚姻的現實問題和未來走向都取決於她的態度。目前大家眾志成城在家抗擊疫情,不少行業的從業者都面臨了諸多困難,一日不開工,說心裡不慌是假的,沒有穩定收入,房貸、車貸、孩子、送到小區門口現場結算的菜籃子都在嗷嗷待哺呢。這個時候編制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穩定的工資收入,不用看老闆臉色,較高的社會地位都讓丈母孃們趨之若鶩。

與此對比,前一段時間,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7%的受訪者認為只要適合自己,無所謂體制。作出正確的職業選擇,67.6%的受訪者認為要提前培養和明確自身特長與優勢,52.3%的受訪者認為應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態。

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31.5%,80後佔46.1%,70後佔16.4%,60後佔4.2%,60前佔0.8%。穩定被受訪者看作體制內工作的最大優勢,69.3%的受訪者選擇這一項,接下來依次是福利待遇高(66.3%)、工作壓力小(44.9%)、隱性收入誘人(28.6%)、社會地位高(28.7%)、更多升遷機會(24.4%)、父母期望(19.7%)等。但有51.7%的受訪者認為只要適合自己,無所謂體制。

總而言之,大家對體制的重視程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年輕一代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更看重個人發展,更考慮自我的興趣和理想。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然而,丈母孃們對編制的熱衷依然不減,這無可厚非,誰都希望自己的女兒一生順遂,無風無雨。編制帶給人更多的可靠和安全感。哪怕是你主播年入百萬,在丈母孃眼裡那也是鬧著玩,沒工作。排一排幾個最受丈母孃歡迎的編制工作:

1、醫生。丈母孃多數即將步入老年,有個醫生女婿,在優質醫療資源緊缺的當下,便利性不遑多讓,自己在朋友圈也能更出彩,誰不得求著點兒。無論怎麼變化,醫生都是社會必不可少的職業吧?

2、公務員。多數公務員,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公務員收入不高已是共識,在當地也僅為中等水平,工作壓力也早就告別了一張報紙一杯茶的休閒狀態,5+2白加黑也不少見,然而,相對於多數行業,較高的社會地位,較寬廣的人脈關係,穩定的工資收入,依然讓公務員這個職業炙手可熱,2019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計劃錄用1.45萬餘人,共有137.93萬人通過資格審查,熱門職位開考比例動輒幾百上千比一,可見一斑。

3、教師。出於對孫輩教育的一廂情願的期待,教師這個職業也是很受丈母孃認可的。時下,能在家裡做主播的教師更被認可。

古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但多數人在許多行業辛苦一生到頭來不過溫飽,真正出頭的只有“狀元”。在丈母孃眼裡,穩定、踏實的過一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