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记者手记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

2月9日,元宵刚过,上午10点半接到任务:“去一趟卫健委,首批援鄂深圳医疗队12点半出发。”

宅家办公10天,终于有外采任务了,我迫不及待把工牌挂在脖子上,身份从视频编辑变回了记者。临走时抓起n95口罩的一瞬间还有点犹豫,现在一“罩”难求,如果在场医务人员都是用普通口罩,我是不是显得过于“金贵”?

来不及多想,我已驶出了小区。一路上与我并行的车零零星星,不过对比起1月30日(大年初六)前外出采访叶菜供应情况时的“独霸一路”,已算是“热闹”了不少,也许是快要“复工”了吧?一边想一边脚踩油门,只盼着快一点抵达现场,从罗湖的家里沿着滨河路西行,避开了红绿灯林立的深南大道,一方面是为采访多争取一点儿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驾驶中获得些许快感,一扫这10天苦闷在家中的小情绪。

抗疫记者手记

宅家吃睡“日渐发胖”的身体助我抢占有利机位

刚下车,深圳卫健委所在的新城大厦外已聚了不少人,有记者,也有穿着白衣大褂为同事送行的医护人员,还有穿着红黑相间冲锋衫的医疗队队员。

我了解到,这13名医护人员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涵盖了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科和重症护理、呼吸内科护理、感染科护理6类专业医护人员,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7岁。尽管这些医护人员在深圳也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但武汉作为疫情重点地区,比深圳要更加“水深火热”。作为兄弟,深圳哪里能够看得下武汉在受苦受难。

一眼辨别出这13位勇士后,我发现,媒体同僚已架起了长枪短炮开始“捕捉”每一个珍贵的镜头。为了给直播争取最佳机位,我顾不得其他,赶紧挤入其中。这时,我“日渐发胖”的身体优势发挥出来了,顺利“挤占”了好位置,我便掏出手机开始采访及拍摄队员。

抗疫记者手记

抗击“非典”功臣领队给我们服下定心丸

作为2019年大学毕业加入报社的一员,我是一名“95后”,比在场的医护人员年龄都要小。他们不仅年龄比我长,社会经验比我丰富,也多是所在领域小有建树的人物。

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孟新科是本次深圳援鄂医疗队的队长,“我03年的时候去三院,主要负责全院发热病人的会诊,亲临了一线抗击SARS。”孟新科的资历和经验让人折服。得知他17年前就为深圳抗击非典立下赫赫战功,心里更是油生敬佩,敬叹:这个队长实至名归!

我家在罗湖,非典时期收治患者的三院离我就读的小学不远,那时它还叫“东湖医院”。当年,正是孟新科这样的白衣天使奋战一线,持续抗击,才保护了深圳人,造就了深圳“非典”院内无一死亡病例,无一位医护人员和家属感染的“辉煌记录”。

这一切不仅是信念的支撑,更是专业的体现。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援鄂任务,孟新科曾与12名队员们到市三人民医院“实习”两天,熟悉新冠肺炎患者诊疗流程,为出发做足了准备。

今天得以见到抗击“非典”的功臣,我不仅想给他竖起拇指,来个大大的赞,更在心里默默感谢他,“这次,孟新科医生又让我们服下了一颗定心丸,有他坐镇,我相信深圳医护人员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抗疫记者手记

“武汉伢”强忍泪水向妻子比出胜利手势

出征的医生里不少人都跟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武汉媳妇”“武汉学生”,还有“武汉伢”。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呼吸科的刘培正是一位正宗的“武汉伢”,生于斯长于斯,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这次“返乡”,刘培已焦急地等待了半个月。1月27日(大年初三),他所在的科室征集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刘培第一个报名。2月9日一早,刘培接到通知后便说:“武汉的同学们,我归队了!”

出发仪式的现场,我还发现了刘培的爱人,一位跟他一样的“白衣天使”。“刘培加油!平安归来!武汉是我们的家乡,感谢全国各地为我们家乡作出努力的医务工作者。”话音未落,泪珠先掉。当刘培踏上中巴车的那一刻,她更是泪水涟涟,一窗之隔的刘培把头向别向另一边,双手无意识地上下拉扯冲锋衣上的拉链试图缓解情绪,看得出他也在强忍泪水。直到中巴车开动的那一瞬间,刘培才回头,向爱人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出征仪式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这是一种赞许,也是一种祝福,这13位白衣天使代表了深圳1300多万常住人口,千里驰援武汉,救死扶伤,挽救生命。

而1300多万深圳人将会是这些白衣天使最坚实的后盾,一直在这里等待着你们平安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