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在疫情爆發之後,我們透過各種屏幕看到許多醫護人員的淚水,那些眼淚是讓人感動的、心酸的。

近日,有媒體發佈了名為《剪去秀髮,她們整裝出徵》的視頻。視頻裡,在眾人的圍觀和相機閃光燈下,15名護理人員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被剃去頭髮,還配上了悲壯的音樂

該媒體配文:“剃掉秀髮的你們,真的很美很美!”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網友:更像是非自願的眼淚 圖源:視頻截圖

但這種宣發似乎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讚賞,反而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悲情宣發絕不能體現半分女性力量,類似的過度渲染,只會掩蓋女性們的真正付出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落淚的醫護人員

少有人知道,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已經共有19800名左右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其中護士約14000人。馳援醫護人員,90%以上為女性。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她們展現自己的專業態度和力量,不用靠宣發過度、配上充滿悲情音樂的“剃頭儀式”,而是面對疫情的勇敢、堅毅、同理心、耐心等一切美好品質。

人們應該看看女性醫療人員們,在疫情前線最真實的生活。

“一想到病人需要我,一切的不舒服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助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東院感染科護士 許曉珊

時間:2月13日-2月14日

今天上的班次是20點-24點,早上起床時發現雙手背起了不同程度的紅色皮疹,又癢又痛,諮詢了皮膚科的羅主任,他告訴我可能是由於長時間戴手套和頻繁使用消毒液導致的,建議我使用外塗糠酸莫米松或其他激素藥膏塗抹。

可是,我上哪裡去買這個藥呀?微信上收到很多人的關心,大家看到天氣預報說要降溫了,都紛紛發來信息提醒我注意休息和保暖,讓我很感動。即使身在前線,我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後援團。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下午簡單吃了點飯收拾完上班帶的東西就匆忙跟上隊伍上班了,不敢喝太多水,即使穿著紙尿褲還是怕上班的過程中需要上洗手間浪費了一套防護用品

我根本就顧不上手上因為長期佩戴手套並被汗水浸溼而導致皮炎的手,咬咬牙繼續戴口罩和手套,穿防護服,戴防護目鏡……一系列下來大家已經氣喘吁吁,最後還要相互檢查確定無誤之後才進去病房。

查本,接班,測量生命體徵,打開水,協助病人翻身、大小便等生活護理。

一連串下來自己已經是喘得不行,消耗太多的體力了,想坐下來休息一下,這時5床阿姨按鈴說打針的針口痛,趕緊到床邊查看發現針口處已經微微紅腫,馬上重新給她留置了一個留置針,這時護目鏡裡全是霧水,這是第一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隔著霧氣給病人打針,竟然一次成功。

阿姨還表揚我打針不痛,讓我瞬間滿滿的成就感。打完針剛想坐下來休息一下,又聽同事說61床氧氣瓶漏水,檢查很久查不出原因,我趕緊幫忙查看,發現是由於管道問題導致的,趕緊把氧管更換掉......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23點30分,與少斐老師開始清理每個房間的垃圾,把它們用雙層黃色垃圾袋打包好之後放到汙物間。做完這些剛好0點,接班的同事也來了。

交接完班,確定全部工作已完成。回到緩衝區脫防護服,發現手上的皮疹更嚴重了,又癢又痛,全身也被汗溼透了。收拾完已經一點半了,走出醫院發現天氣變冷了好多。

雖然一天下來很累很不舒服,但是一想到病人需要我,一切的不舒服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我的能力好好的護理他們”

記錄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東院感染科護士 許曉珊

記錄時間:2月11日

今天早早來到病房,交接班時知道我要負責的是兩個上呼吸機的病人,看到他們的情況,我心裡真的好難受,之前能想象到這裡的病人會很嚴重,但沒想到會這麼重。

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我的能力好好的護理他們,我熱情地打招呼並介紹了自己,也讓他們感受到即使自己病情很嚴重,但依然有一群熱情開朗的護士細心呵護著他們,正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嘛。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給上呼吸機的患者整理管道、調整舒適的體位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給上呼吸機患者餵飯

交接班後認真查看患者呼吸機管道及參數,查看患者的皮膚,並協助患者翻身拍背,喂水、餵飯,大小便等生活,看到患者眼裡含著淚水對我說:“小姑娘,謝謝你,辛苦你們了”。

我急忙安慰說“大叔不要哭,你一哭,我也想哭了,哭了我就沒辦法幹活了,你會好起來的,要對自己和我們有信心,這次難關挺過了,我們醫院外面相見好嗎?”

大叔看到我這樣,急忙的擦乾眼淚,笑著吃飯,我知道這一刻,讓一個50幾歲的大男人流出眼淚,是多麼的感謝著我們.......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下班後被壓紅的鼻子和臉部痕跡

在這樣艱鉅而又溫暖的環境中完成了我該完成的任務,下班脫下防護服和口罩後,看到自己鼻子和臉上壓出了深深的紅印,這一刻才感覺到它發出來的疼痛感,痛得直想哭,但還是咬牙忍住了,

這大概就是人家說的:當你在專注別人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忽略自己的事。我對自己說:曉珊,你可以的,不哭,忍忍就好,沒事的。

“需要我,我就應該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記錄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全科醫學科護師李青

記錄日期:2020年2月1日

回住宿地消毒洗漱後,已是清晨6:00。給有點脫水破皮的自己灌了大半瓶礦泉水竟不覺得涼,又給飢腸轆轆的自己泡了一碗醫院帶來的方便麵,熱氣騰騰的,就像我們一起來支援武漢的心一樣溫暖。

不知不覺中,2月已然到來,連軸轉的7天都在值班,今天已經是我們出發抵達武漢的第8天。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左:李青護士下班後;右:李青護士日常照

按常規,每次我下夜班後,總是習慣去換洗床單被套。我的老公似乎也特別享受這一優待。可是,這回不同,我不在家,我在武漢。出發前,老公說:“你都捨不得我,那為什麼還要去?”

我告訴他,我已經不是剛畢業的小護士,僅憑衝動出發,我已是在臨床一線跌打滾爬無數次練習專業技術的老護士,也是一名有著近12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應該義無反顧的站出來,頂上去!

我對老公說:“我答應你,我肯定照顧好自己!我是誰?我是能幹又專業的青姑娘啊!多一分專業護理技術保障,就能減少一分患者痛苦。讓專業人幹專業事,那才是最好的安排。”

“幸運的是,我們把他從病毒手裡拉了回來”

逆行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呼吸科護士陳娟

記錄時間:2020年2月2日

2月2日是我第二天上班,班次12-16點,4個小時,仍然是3層手套兩層眼鏡,與第一天不同的是,因為我的手被割傷了,所以我必須戴兩層外科手套,又厚又不透氣,很影響手指活動,不利於第3層手套的更換。

因為物資不夠,護目鏡消毒後重復使用,導致起霧越來越嚴重,在穿刺留針時明顯比第一天慢了很多,操作變得很艱難,病人的血管很細、彈性很差,慶幸的是所有都一次穿刺成功。

忙完一輪補液,發現已經是下午一點,病人的飯剛好也到了,我開始派午餐,今天的飯來得比較晚,竟然少了23份。

沒有午餐的病人總在催問,飢餓讓病人的情緒更不好,我必須不斷一個一個去安撫他們,雖然我也沒有吃午飯,但看到病人在承受疾病帶來痛苦的同時還得忍耐飢餓,心裡莫名疼了起來,只能瘋狂地不斷打電話催飯,不斷到床邊巡視安慰病人,終於在下午3點,23份午餐到了,看到他們吃上熱飯,我稍稍鬆了口氣。

正準備迴護士站看醫囑,突然聽到另外一臺心電監護儀不斷報警,我馬上跑過去,發現U5床的患者情況不對,我第一時間衝去護士站叫醫生和師兄,然後反覆調供氧系統,但最高只能調到2L/min,再三確認儀器的連接是完好的,指端接觸也沒有問題。

我只能拼命拍打著那位病人,他意識還是存在的,能睜開眼睛看著我,但很快又昏睡過去,看著他生命體徵我無法想象他有多難受,或許馬上要窒息了。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用雙手按壓面罩保證患者能得到氧氣

我聽到他的呻吟聲消失,心裡很著急,呼吸也不由自主地隨他加快,很快我又發現他的面罩在他張嘴呼吸的時候會漏氣,

我用雙手按壓面罩保證他唯一的氧氣來源能送進去

同時另一邊等著師兄們能送來大炮氧,說到就到了,醫生很快制定治療方案,用高流量溼化治療儀給病人使用,但由於接口不配套,竟然無法使用。而此時病人在我按壓面罩吸氧下血氧飽和度升至40%。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現場緊急改造接頭

師姐當機立斷說,“快組裝接頭”,師兄馬上動手,現場很快完成組裝,終於,在發揮了所有人的聰明才智後,病人順利得到高流量吸氧治療,血氧飽和度上升至84%,血氧升高後不到一分鐘時間,他睜開了眼睛,問我“我還要不要上班?”

我在想,這是誰家的孩子又是誰家的父親啊?住院了還一直想著上班的問題,他肯定是家裡的頂樑柱,孩子和老人都盼著他回來賺錢養家。之後他還問了很多問題,我一直守在他身邊,耐心地把他的所有問題回答完,最後給他溼潤嘴唇,他很有禮貌地道謝,我瞬間感動得眼睛發紅了。

在工作的過程中搶救過很多病人,但從來沒有因為系統缺氧的原因引起的搶救,如果因為供氧系統缺氧導致病人死亡,我確實無法接受,幸運的是,我們把他從病毒手裡拉了回來。

在給病人按壓面罩的過程中,我一直鼓勵他,給他加油,我希望,他能感受到我的鼓勵和陪伴,在最艱苦的時候聽到我的聲音給予他力量和希望,而不是讓刺耳的儀器警報聲加劇他的恐怖。隔離的病人沒有家人陪伴,我希望成為他在醫院的“家屬”。

“這種工作強度和壓力,是我23年來沒有過的體驗”

記錄者: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赴湖北醫療隊隊員 黃瀟紅

記錄日期:2月15日

2月15日,今天是我來武漢協和醫院西區ICU工作的第八天。

每天兩點一線忙碌的工作已成習慣,我也由當初的緊張忙亂,到現在的沉穩有序,感覺自己對抗擊疫情,救治患者更有信心了。

但是,回想起自己來到武漢的第一個夜班(凌晨2點至8點),第一次搶救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時,內心那種緊張中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仍記憶猶新。

畢竟,那是自己23年護士生涯裡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面。

那是2月12日,凌晨00:30,我們就啟程前往醫院接班。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當晚在十名值班護士中,我是年齡最大的一個,速度與反應都比不過年輕人了。全套防護裝備穿好後,對缺氧一向較為敏感的我,還沒進病房已經感覺有點喘不過氣。六個小時呀,我告誡自己:一定要挺住,為隊友們樹立榜樣和信心。

我接管的19床和20床是在ICU最裡頭的單間隔離間,交班老師告訴我19床比較危重,病情隨時會出現變化,需要密切關注。20床病人在另一個單間。這就意味著,我要在兩個房間輪流跑,在這邊房間幹活就無法觀察到另一個房間病人的情況。

這注定是一場硬仗!

忙碌工作中,時間過得飛快。突然,19床病人的情況出現變化,卻並沒有發現異常。我立即將情況報告當班醫生,醫生對病人的治療方案又及時做了調整。

加藥、輸液、吸痰、霧化、記錄生命體徵、記錄尿量……

我就是這樣頂著霧氣重重的護目鏡,穿著悶熱的防護服,艱難地為兩個病人一直重複做著各項治療護理。

05:30,19床的病人又突發心率、血壓、血氧下降,我立即呼叫醫生,停止血濾,同時快速做好急救準備,同事們聽到搶救也都主動過來幫忙。

經過心臟按壓、吸痰、給藥,病人心率、血壓和血氧逐漸回升,病人終於救回來了。可是,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監護顯示病人出現心室顫動波形。馬上給予病人非同步除顫!經過配合藥物搶救,漸漸地,該病人生命體徵有了好轉。

這時,還必須抓緊時間進行各項晨間治療。

首先,我要為兩個病人採血。此時除了護目鏡起霧,我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加上可能有點缺氧,我頭疼得厲害,前額也被護目鏡壓得生疼。

另外穿著這一身防護裝備,整個人的活動被大大限制,改變個體位都感覺很困難,加之大幅度轉身、下蹲都有可能發生防護危險,平時輕車熟路的採血操作,對於此時的我來說變得十分困難。

我暗暗給自己打了打氣,平穩了一下心神,仔細地在19床病人的外周血管找了個遍,完全找不到血管痕跡,想先看看20床病人能否順利點抽到,結果20床的外周血管情況幾乎跟19床一樣糟糕。

這時,只好選擇股靜脈採血,我左右調整視線角度,努力瞪大自己雙眼,很幸運,兩個股靜脈採血均一次成功,我長舒了一口氣。旁邊的同事看著,也給我豎起了大拇指,無限疲憊的我竟然像孩子一般高興得笑起來。

接近08:00,我再次整理兩個病人床單元,檢查輸液是否通暢,才安心交班。交班完畢,我忽然想起,自己一整晚上沒都喝過一口水,一刻不停連續工作了六個小時。

走出ICU,才突然感覺到非常疲憊,胸口也有點疼的感覺,只想趕快來個“葛優躺”。這種工作強度和壓力,是我從業23年來從沒有過的體驗,對於42歲的我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和考驗!

採訪抗疫中的女性醫護:需要我,我就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頂上去

越是艱難困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身為白衣戰士,我們的任務就是與死神作鬥爭。相信在我們醫療隊的精心護理下,病人們一定能康復出院,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攜手凱旋歸來。


這些女性醫護人員的日常,或許在普通人看來有些累、有些乏味、枯燥,在一些人看來沒有“剃頭儀式”充滿悲情色彩。但正是這些緊急的、重複的日常,擋在鬼門關前,拉回了不少生命。

我們從這些記錄中可以看到的苦和累,她們在現實中面對的遠遠比這更多,只是她們發出的聲音振聾發聵,蓋過了一切艱難:“我不怕”!

向女性醫務人員致敬,向所有醫務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