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法意|新冠肺炎疫情下 如何做好家事審判

忠言法意|新冠肺炎疫情下 如何做好家事審判

當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覆蓋全國,鑑於疫情傳播和發展變化具有不確定性,防控措施的手段方式和解除期限在空間、時間上仍難以預測。為應對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筆者認為家事案件審理中應注意以下內容,讓當事人在重大疫情背景下仍能夠感受到充分的公平正義。


一是要嚴格落實家事審判的理念方法。現代家事審判理念的核心在於對家事當事人利益的維護從單一的財產性權利關照過渡到對當事人財產、身份、情感利益的一體化關注,要求家事審判必須強化人文關懷,暢通糾紛多元化解渠道。疫情背景下,面對撫養權、探望權糾紛,要從長遠性、現實性、可行性、周密性四個方面,嚴格落實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措施,積極消除當事人的顧慮。對於因疫情傳播而不得不延期審理的案件,應加強庭前調處的力度,做足做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無法調解的,積極緩解當事人之間的緊張關係,為下一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人民法官要強化對疫情現實的研判,準確理解、解釋法律規範

。作為一次突發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為有意義的法律事實必然會影響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但由於抽象的規範構成和真實的疫情並非同一層面問題,這就需要人民法官在強化對疫情研判的同時,準確理解、解釋法律規範。第一,準確適用法律規範,加強對不可抗力、訴訟時效、除斥期間等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既要理解制度的立法目的,亦應放在疫情的背景下,妥善考慮公眾自我保護的欲求、保護他人的願望、社會一體共渡難關等因素。在解釋適用規範時,要保證在疫情背景下,當事人合理合法訴求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第二,準確適用家事法律規範,堅持婦女兒童權益的優先保護原則,在疫情防控和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原則之間尋求平衡。對受疫情影響的地區和被病毒感染的當事人,必須貫徹平等原則。疫情並不屬於長期影響因素,感染病毒亦不意味著失去撫養子女的能力,在處理撫養權和探望權問題上,應充分考慮疫情地區和病毒感染當事人實際狀況,始終貫徹兒童權益保護最大化原則,堅持對婦女合法權益的保護,避免裁判出現偏頗。第三,準確適用民事訴訟法律規範,充分利用訴訟法中的期間補救機制,適當延長訴訟期限,為當事人訴訟活動提供充分保證。對於無法及時網上立案,無法及時郵寄送達訴訟材料的當事人,要根據當前的疫情狀態和隔離措施,依據當事人申請適當給予期間補救,並做好雙方當事人的協調溝通工作。對於不能及時到庭參加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可通過延長舉證期限、延期審理等方式處理,對於必須到庭又無法到庭的離婚案件當事人,可採用遠程技術,亦可要求其提供書面意見來靈活審理案件。

三是要進一步宣傳和普及網絡訴訟服務平臺的惠民舉措,為當事人提供多元化、高效率、一站式服務模式。加強宣傳和落實網上立案、跨區域立案、在線其他訴訟服務,保障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訴訟服務,有效減少人口流動。有條件的法院可通過遠程視頻庭審或通過在線調解等方式,實現訴訟活動的網絡化、便捷化,切實滿足當事人訴訟需求。

忠言法意|新冠肺炎疫情下 如何做好家事審判

本文原載於《人民法院報》2020年2月17日 02版


供稿:北京一中院團河法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