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

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王云 何勤华)石磨、刨头、吊锅……一件件老物件让人回忆起艰难是岁月,俯身、握手、鼓掌……一幅幅图片记录着两年前那个珍贵的日子,蜂蜜、羊肚菌、苦荞茶……一件件农特产品预示着未来美好的日子。

近日,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史馆建设完成。在馆内,不少干部群众正在参观。70岁的村民吉木子洛,时不时给孙辈们介绍老物件。

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

“这是什么?”在馆内,不少孩子们指着一个水桶问吉木子洛。

吉木子洛和蔼地说,这是他们小时候背水用的水桶。和她一样,水桶是三河村妇女们当年背水喝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个时候的三河村,家家户户喝水得到几公里的地方去排队取水,再背回家里使用。

但现在哪还用的着哦!在三河村新居安置点的家中,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流进出来了。

村史馆以村史、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和彝族玛姆特依(传统教育)、积极向上的彝族尔比尔吉(谚语)、党风廉政等为基本版块,有村内大事、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等实物陈,用一件件物品承载历史,用一幅幅图片记录进程,用一处处实景浓缩记忆。

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

整个村史馆共分为五个厅:分别是序厅、情牵三河厅、回望三河厅、奋进三河厅、新风三河厅和溯源三河厅。分别展示三河村的村情况、党和国家对三河村的关怀、三河村近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以及三河村的新风尚和民族文化等。

村史馆为全村群众打开了了解自身,了解父辈,了解历史的一扇窗,传递了正能量。通过村史馆建设,让优秀的本土文化得以根植,得以发展,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家乡,让群众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中弘扬爱国主义。

村里的老人们都说,看到曾经用过的老物件,既怀念又感慨,年轻人一定要了解这些东西,感激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

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
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凉山昭觉三河村建成村史馆 吊锅、背水桶等成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