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與疫情賽跑的灣裡疾控人

辛苦了,與疫情賽跑的灣裡疾控人

南昌新聞網訊 2020年春節,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驟然爆發,全民揪心!一場關乎每個人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戰打響,全民迎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一群人,他們不像治病救人的醫護人員那麼引人注目,但卻是迎戰疫情的“守門人”。在灣裡,疾控人承擔起了病人及疑似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採樣,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管理,疫點疫區的消毒、公眾的健康教育宣傳,他們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群眾築起一道屏障,為疫情防控提供明確處置方向。

提前研判 追蹤隨訪可疑病人

在疫情防控中,灣裡區疾控中心衛生應急隊肩負起對活禽市場進行調查,督導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及疫情防控工作,及時追蹤隨訪我區發熱門診轉診的可疑病人,妥善處理諮詢信息200餘件,組織專家每日對疫情形勢進行研判等重要任務,併為嚴防死守輸入性疫情、及時向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建議。

當接到一名在浙江確診患者發病期間曾在灣裡區居住的消息後,疾控人員高度重視,組織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第一時間與患者本人和家屬取得聯繫,並前往患者居住地以及發病期間到過的場所開展調查,組織專家組成員進行討論,鎖定疫點與密切接觸者,向區應急指揮部提出立即需要採取的措施。在1月30日當晚,指揮部對疫點(患者居住地)實施封閉管理,對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發出公告追蹤未追蹤到位的密切接觸者。截止目前,區疾控中心已處置了多起密切接觸者居家或集中觀察事件,未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

終末消殺 防止傳染源擴散傳播

疫情防控,特定場所的消毒工作十分重要。灣裡疾控中心的應急隊消殺組成員隨時待命,及時對確診病例、可疑病例生活和工作以及停留過的地方,乘坐過的交通工具等有可能汙染的場所進行徹底消毒,防止傳染源擴散傳給其他健康人。

接到命令後,他們已先後對港下村住宿養殖場、高速留置站、對太平、梅嶺衛生院運送武漢返鄉密接發熱病人的救護車、對疫點保利半山-諾森伯蘭15棟1單元等地進行了終末消毒,消殺面積共計約6000平方米。同時對各鎮(街道)、洗藥湖管理處和各安置點負責消殺的工作人員、區政府物業保潔人員、醫療機構負責消殺的工作人員等進行了消毒技術指導與培訓。

衝鋒在前 十幾對夫妻投身於防疫戰

疫情當前,疾控中心全體工作人員都投入到疫情防控中,隊實行輪流24小時值班制度,他們中有的妻子正在生產,有的孩子正在生病,有的是已經退休卻主動請纓要上一線。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疾控人員熊飛正在家陪護即將生產的妻子。可疫情就是命令,他主動聯繫領導放棄休假。臨行前,他愧疚地對妻子說:“關鍵時侯,我不能陪你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和即將來臨的寶寶。”1月31日,就在他緊張地為疫點消毒時,接到家人電話說,妻子即將臨產。可進入戰鬥狀態的他已沒辦法離開,熊飛只好在電話中安慰好妻子,直到執行完消殺工作,才接到了母女平安的消息。

老黨員吳耀、郭幫付已經退居二線,在得知疫情後主動請纓,重返疫情防控一線崗位。他們曾經經歷過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流等疫情,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吳耀參與醫學留置觀察點的建設,郭幫付帶領專業人員赴全區各集中醫學觀察留驗站進行技術指導,他們憑藉多年的疫情防控工作經驗結合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對在建設和指導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指正,並針對工作人員個人防護、醫護人員工作職責、醫學觀察集中留驗站(點)的消殺、生活垃圾處理等各方面提出了專業建議,進一步規範了灣裡區各留驗站的運行,在疫情防控面前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做為灣裡疾控的領頭人,黃德明在疫情面前承擔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從1月15日武漢疫情引起全國高度關注開始,他沒白天沒黑夜的工作,參與了全區疫情防控方案的出臺,全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研判、可疑疫情的調查、密切接觸者的追蹤、應急物資的採購等等工作,依然保持昂揚鬥志。

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一線工作人員劉婷,她的丈夫是一名鄉鎮醫務人員。在疫情面前,他們夫妻都要堅守崗位,家中的小孩生病也無暇顧及。面對孩子,他們充滿了愧疚。還有中心流行病學工調查工作人員饒裕蓮,剛剛懷孕兩個月,醫院要求她在家休息保胎,但她在接到命令後立即返回工作崗位。她的丈夫作為南昌市疾控中心派出支援高新區疫情處置的專業人員,夫妻雙雙投身於疫情戰役中……據統計,灣裡區疾控中心有十幾對夫妻同時投身於防疫戰中,‘生死看淡、衝鋒在前’就是灣裡疾控人對群眾的答案。(鍾濯宇 全媒體記者張寧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