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文明的诞生或许有诸多的偶然性,但它的消亡绝对不会只是意外。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这片文明众多的土地上,好像却很少有人将目光聚焦于祖国的大西北,因为在今天人们的思维定视中,西北就是偏僻的代名词,干旱少雨就是它固有的形象,那里的人们一定生活贫苦。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也曾有有过绚烂的文明,有无数的文物古迹沉寂于这片土地之上,并且这里绝非是外界认为的那样。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听过敦煌这个名字,这座存在于大漠之上的名城,在千百年前可是整个王朝十分繁华的几个地方之一,只是物是人非,时间远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座沉寂的文物,但是透过这些,我们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盛世生活,体会昔日的繁华之貌。

1、敦煌简述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一词,最早见于《 史记· 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

。至于到底“敦煌”一名是如何而来,众说纷纭,但也不必纠结于此,随着更多史料的出现,一定会有明确的解释。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2、敦煌的沿革历史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发现,早在四千多年前,敦煌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就是说在中原文明发展的同时,敦煌地区也同时有了自己的文明起源。而在商周时期,就有羌人、乌孙人、月氏人等居住于敦煌地区,“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此处的瓜州就是现在的敦煌。而这些名族之后又与中原文明多次交流,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战国至秦朝时期,瓜州一带居住着许多塞种人、乌孙人、月氏人,这里的塞种人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允姓之戎”。后来,月氏人日渐强大,与秦朝末期打败了乌孙然后又把塞种人驱逐到了帕米尔高原一带,月氏至此独占了敦煌地区西汉时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族逐渐强大了起来,其首领发兵征服了月氏,把大部分月氏人驱逐到了中亚的阿姆河流域,被称为“大月氏”,这也是张骞出使西域时要联合的那个民族。还有部分月氏人仍然居住祁连山一带,被称为“小月氏”,

月氏所余残部被匈奴驱逐出了河西,这样,敦煌便由匈奴所掌控。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三国魏晋时期,虽然中原军阀割据、战乱不止,但敦煌在当地望门大族的控制和百姓的维护之下,得以保持相对平静,敦煌的中原文化在安定的气氛进一步发展。

宋纤、索敞等“硕德名儒”在此著书立说,隐居讲学,受徒众多。曹魏时期,名儒周生烈曾参加当时官府组织的注释经传工作。敦煌儒学的兴盛还吸引了一些中原学者西赴敦煌。比如,魏晋时有文献记载说,儒生祈嘉到敦煌后,最初穷困潦倒,博通经史之后,游学各地,受徒一百多人,成为一名大儒。二十世纪初,在敦煌附近出土了早期近代天师道的符篆,这表明,道教最迟在近代已经开始在敦煌流行了。1944年,敦煌佛爷庙出土了魏晋时期的墓葬,其墓门上有浮雕们阙和彩饰的壁画,内容、形式、技法、风格与中原汉墓出土的壁画一脉相承。这说明,中原文化艺术在魏晋时期已经传入到了敦煌。敦煌与中原地区已经开展了密切的文化交流。

隋朝时期,西域被突厥和吐谷浑所控制。隋炀帝时,隋朝出兵击破了吐谷浑,西突厥也被迫投降,进而西域敦煌重归中原版图。炀帝尊奉佛教,利用行政手段大兴佛事,敦煌石窟艺术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大乘佛教思想开始在敦煌流行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唐朝时期则是敦煌历史的快速发展时期,因为唐朝时期开放的文明交流政策,使得文化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唐朝时期,统治者在敦煌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绿洲灌溉系统,这大大促进了敦煌农业的发展,经过100多年的经营开发,唐朝天宝时期成为敦煌户口最多的历史时期。这也是目前对于敦煌历史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为李氏唐朝尊奉老子,所以大力提倡道教,与之相对应,敦煌地区也开设道学、建道观、传道经、道教盛极一时。也有不少中原佛教高僧到敦煌弘法,很多来自长安、洛阳的佛教经书也源源不断的涌入敦煌,使敦煌又一次接受了中原佛教文化的影响。如今敦煌地区许多珍贵的壁画以及文献多是唐代时期以及佛教的有关方面。而东来弘道与西行求法返回路经敦煌的高僧,又使敦煌不断汲取西藏、印度佛教文化的营养,敦煌宗教石窟艺术由此进入全盛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781年,吐蕃占领了敦煌,其统治者尊奉佛教,宗教是其维护政局的重要工具。848年,张议潮带领沙州汉族人起义,赶走了吐蕃统治者,控制了沙州、瓜州,并遣使归顺唐朝。851年,唐朝在沙州设立归义军节度,任张议潮为节度使。在归义军的庇护下,敦煌佛教势力进一步扩大。

1036年,西夏夺取了瓜、沙二州。西夏统治者信奉多神教,因此佛教仍然能够在敦煌地区发展,大力修建寺庙、石窟。

宋宝庆三年,蒙古占领了敦煌,西方各国的商队虽仍然经由敦煌来往于中国与中亚,但此时敦煌的地位已经不能与汉唐时期相比了,再加上蒙古帝国疆域之大,敦煌逐渐失去了经营西域的战略要地的作用,只成为了河西通道上的一个补给站。然而,由于元朝的统治者采取儒释道并重的政策,所以,佛教仍然有自己发展的空间。莫高窟现存的蒙、汉、藏、梵、西夏、八思巴六种文字的《六字真言碣》,就是镇守沙州的西宁王速来蛮及其妃子、太子、公主、驸马等出资刻立的。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明朝洪武五年攻占了河西,沙州归于明朝。当时,自宋元时期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西交流的主要通道,而经由河西敦煌的陆路通道的地位下降了。明朝的边防重点在北方崎岖,对于西部,只是以肃州西的嘉峪关为国门,敦煌失去了屏蔽河西与丝路中转站的重要地位。1539年,嘉峪关完全关闭,明朝几乎断绝了与西域的联系,敦煌就无人管理了。而当时的敦煌北信仰伊斯兰的吐鲁番所占领,佛教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

直到清雍正三年,才重新设置敦煌县,经过移民屯垦,敦煌才得以复苏。嘉庆与道光年间,敦煌佛教徒对莫高窟进行了整修,还新开了第11窟、第228窟。但是因为当时内地的佛教已经衰落,而新疆地区又以伊斯兰教为主,佛教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发展能力。同治年间,因为爆发了起义,起义军将莫高窟的许多文物毁坏。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19世纪末,一位叫做王圆箓的道士在莫高窟定居下来,使用信徒们施舍的钱,按照道教的理解对莫高窟进行重修。在重修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藏经洞,但是因为当时的政府自然难保,对于这些文物并没有很好的管理。法国、日本、俄国、德国等探险家来到这里,许多文物就这样流失到了海外。甚至于很多年前还有“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海外”的说法。

3、敦煌走向衰落的原因

文章前面说到,敦煌在中央政府的管控之下其实并不是十分稳定,虽然说到了唐代之后达到敦煌历史的鼎盛时期,尤其这一时期发达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文明的顶峰。但之后,随着五代十国时期的到来,长期的动荡局面并未给文化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长期的动荡使得经济交流也开始断开,敦煌的历史地位自然就开始下降。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在河西走廊成为西夏的势力范围之后,由于西夏长期和宋朝、金朝对峙,基本上阻断了大规模的商业贸易,特别是丝绸之路上的官方贸易,为了打击宋朝和金朝,西夏基本上关闭了西域、中亚诸国对中原王朝的朝贡贸易,使得从这一时期,中国史书中对丝绸之路的相关记载开始越来越少。 这个时期也就失去了它文化交流的作用。但西夏仍然对敦煌地区的壁画有啥发展,也有新的石窟开凿,敦煌文化并未完全沉寂。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而其中很重要的区域就是中国的西部地区,在这块区域,曾经有不少的历史名城以及民族的存在,但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尤其是宋朝南迁,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北方自然缺少了发展的机会,而依靠文化交流兴起的敦煌自然就没有了可以发展的条件,因此随着历史的原因,敦煌逐渐衰落,甚至被其它王朝所掌控。但好在清朝时期,终于恢复对敦煌的管理统治。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4、敦煌的历史研究意义

敦煌最著名的应该是它优美的壁画。 敦煌壁画是由建筑、雕塑、壁画结合在一起的艺术,不但在中国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美誉。敦煌壁画在敦煌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风度的表现形式、高超的技巧,画的种类较多,规模宏大,是我国佛教壁画艺术的重要体现,集中表现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敦煌壁画是以佛教为题材的,内容形式多样,壁画主要包括佛像画、经变画、民间传统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供养人画像等,另外,敦煌壁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画,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佛教观念的不断更新,每个时期的壁画具有各自的特色。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敦煌壁画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最开始的壁画还没有采用佛教的题材,当佛教思想传入敦煌之后,艺术家才开始吸收并利用佛教题材,借鉴其表现手法。在西域佛教壁画中增加我国传统文化,改善了画的表现手法,是中西绘画结合的优秀例子。敦煌壁画虽然历史悠久,其表现的思想和内容和我们当今的时代又很大的差异,但是敦煌壁画丰富的题材以及美妙的手法,对于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敦煌除了丰富的壁画之外,还有许多珍贵文献的出土,我们常说带文字的文物绝对是有着极高的价值的,因为才会给我们传递过去准确的信息,透过这些文字内容,更能了解过去时代的声音。而随着敦煌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敦煌历史的研究自然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前,敦煌学的著名教授郑炳林、荣新江等历史学家也在致力于对敦煌历史的研究,尽可能为大家还原过去那个精彩绝伦的大漠敦煌。


西部大漠上的瑰宝,敦煌名城的前世今生,感悟历史的风韵


5、总结

很多人往往总是被江南韵味所吸引,每年去南方旅游的人不绝如缕,但很少有人能够走进祖国的大西北去看看那些壮阔的历史文物。敦煌,这座大漠之上的历史名城,正在以它全新的面貌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之中,它透过历史的声音,在为我们传递更多的信息,让我们体会到过去那个繁荣昌盛的敦煌盛世,感叹文化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