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适逢新春佳节之际,本应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欢聚时刻,却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的侵扰,变得如此不同寻常。原本的一派祥和,欢乐喜庆的春节假期,骤然变成了万众一心,携手抗疫的疫情阻击战。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深刻动摇了全国上下千千万万个家庭原本的生活节奏,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安排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是一群人、一个城的战斗,更是一场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战役!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的我们只是普通人,只能选择"宅"在家里。而这段"宅家也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时间,实际上是一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增进父母和子女感情的好契机。孩子们在家里可以做些什么?家长又如何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呢?今天分享的这些方法希望对屏幕前的您有启发。

一、 孩子篇

1.劳逸结合,"复习+预习"争取新学期新进步

假期既是孩子学习新知识的"预习期",也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的"巩固期"。在上一个学期,有没有哪一个知识点还模糊不清?认真查找平时学习中遗漏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点,利用这个假期将其补齐。错题本的作用可是很大的,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整理、总结错题本,将错误的原因、其中并不清晰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

除了查缺补漏外,同学们还可以提早了解一下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制定学习计划。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2. 在家也能运动锻炼

为何体育老师们也要给同学们直播上网课?

那是因为孩子们大多被迫"宅"在家里,自然而然地也没有户外活动,运动锻炼的机会也少了。但是孩子们每天好吃好喝不断,饱了就坐着、躺着,容易导致脂肪储存,引起肥胖。还有的孩子贪睡不起,或者长时间坐在电脑、电视前,容易引起生理紊乱。因此,延长假期里孩子的体育锻炼一定不能少。

哪怕是方寸之家,孩子也是可以舒展筋骨动起来。不过在家运动时,也要注意运动安全的,叮嘱孩子要做好热身运动,预防受伤。家长不妨和孩子们一起动起来,根据在家的场地条件和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内容。比如:广播体操、健身操、眼保健操、瑜伽、太极等,坚持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3. 在书本里探寻大千世界

对于平时喜欢户外活动的孩子来说,宅在家里这么长时间可能有点难受,这时候不妨翻开一本有趣的书,在里面探寻大千世界之美,既可以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又可以增长知识见闻。习惯需要养成,平时上课期间可能学业任务繁重,阅读时间不连贯不充分,那么利用寒假每日坚持阅读一小时,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机会。

至于课外阅读,读什么当然没必要硬性要求,不过每个假期学校都会给孩子列一份推荐书单,在其中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就是最好的。可以读童话故事、可以读经典名著、可以读科幻小说、可以读励志书籍……只要每天坚持阅读至少一小时,改变和提升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4. 主动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数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操心,往往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更没有做家务的习惯。不爱劳动的孩子,不但没有自理能力,更缺乏独立的能力和责任心。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和能力,让孩子有自理能力的同时,更有责任心和同理心,更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假期呆在家里,孩子们可以跟着父母学习如何做一顿简单的饭菜、使用家里常用的电器,收拾整理家中物品、清理打扫房间等等。除此以外,还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手工品,增强动手能力。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人民日报推荐的孩子学做家务年龄表

5.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经过了这段时间密集的"科普",大家都知道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健康的基础,孩子们这几天在家里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餐前便后、触碰宠物或禽类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或眼睛后、从外面回家后、戴/摘口罩后都要认真洗手!还要教会家里人如何用酒精、含氯消毒剂等进行家庭消毒。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六步洗手法

6. 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孩子喜欢书法,那就在家里静心练字,写写对联,抄抄诗句等等;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在有质量地完成每日任务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便是幸福、开心的。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二、家长篇: 放下手机,多给孩子爱和陪伴

很多家长在忧愁,孩子在家网课都上的不认真,只盼望赶紧下课和同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电子游戏,“我在厨房做饭都能听到孩子拿我的手机‘Timi’(某款游戏的开场音效)!”到底怎能才能解决孩子在家沉迷手机的问题呢?家长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1. 多给孩子爱和陪伴

有句话说得好:"你离手机有多远,就离孩子有多近。"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电子产品就成为了陪伴者,用玩游戏的方式逃避现实的空虚。有的父母甚至在忙的时候,主动将手机丢给小孩,自己去干别的事情。不久后,孩子已经学会主动问自己要手机玩了。想要孩子少玩游戏,就多多陪孩子。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2. 多在亲子关系上下功夫

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亲子关系差,孩子也很容易对手机游戏上瘾。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调查分析:亲子关系较好的家庭中,孩子玩网络游戏的频率相对较低,而几乎每天都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在亲子关系很不好的家庭合计为50.0%,与亲子关系很好的家庭相差近33个百分点。

有时间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一起在家里看看书、听音乐、做运动、做家务、做游戏,既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热爱运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可以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3.父母以身作则

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的最好办法,一是大人做好榜样,二是对孩子合理引导。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每天手机不离手,孩子怎么可能不受影响,所以在你抱怨孩子沉迷手机时,请先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6岁后的孩子,需要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定好规则哦!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4.为孩子设立规则

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一方会输,可以称之为"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而且还可以运用到约束孩子的很多情况中。

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四点:

①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②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③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三、全家篇:舒缓情绪 调适心理

面对疫情,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等,这是正常人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激反应。因此北辰妈在这位各位分享几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有效缓解近段时间引起的消极情绪,增强抵抗疫情的能力。

1. 情绪表达法

当我们有消极情绪:

①正视、接纳;

②倾诉;

③转移注意力:通过运动、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等方式缓解或宣泄;

④进行自我对话:如作为情绪的主人给焦虑写封信。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2.深呼吸放松法

①吸气:深深地,慢慢地,大吸一口气,直到吸不进去,屏住;

②呼气:慢慢地,轻轻地呼出来,呼出来,呼出来;

③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3~5次,吸气~呼气。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3.躯体肌肉放松法

①选择仰面躺在床上或者舒服地坐在沙发上;

②握紧你的双拳,握紧,再握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③抱紧你的双臂,抱紧,再抱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④双腿伸直,绷紧你的脚弓,绷紧,再绷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4.制作积极"愿望清单"

①列出爱好,排序,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里就可以实现的活动;

②逐项实现,每项持续到感觉有点儿无聊为止;

③也可以通过网络邀请同学一起参与,发展一些新项目,相互激励。

抗疫在家的时光:孩子宅家能做啥?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写在最后,"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疫情必将被战胜,愿我们都能在这场爆发于2020年伊始的"战斗"中,珍惜好每一寸光阴,得到长足的进步与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