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中“活”下來,餐飲企業的自救互助之路

“貸款發工資撐不過3個月。”此前,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的一番話引發了業內外的高度熱議。相關報道顯示,西貝餐飲目前已經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的授信,其中1.2億元已於2月7日到賬,主要用於支付西貝將要發出的員工工資。

隨之轉變的還有賈國龍對資本市場的態度。曾拒絕上市的賈國龍對外表示,願意重新評估未來西貝上市的可能性。對企業家來說,這並非可以隨意改變的決定,疫情對西貝的影響和教訓可想而知。

西貝這樣頭部的餐飲企業尚且面臨著如此巨大的壓力,中小品牌的困境更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35鬥了解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成為了整個餐飲行業的危機時刻,許多餐飲企業正在積極自救。例如,部分餐廳通過線上賣菜消化庫存,利用自身供應鏈和物流優勢進行社區採購,增加外賣窗口與家庭訂餐外送等等。

建聯盟,轉線上,餐飲人在行動

人造肉品牌星期零Starfield創始人吳雁姿告訴35鬥記者,受疫情衝擊,Starfield的餐企客戶驟減,業務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現階段,我們會思考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做得大。”接下來,Starfield將會暫緩其中長期的戰略佈局,聚焦於眼下的實際運營,看重每一項業務所帶來的收益。

吳雁姿表示,一方面,Starfield會繼續拓展線下的餐飲客戶,另一方面也會考慮探索電商業務,或許不久後,消費者可以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直接把Starfield的人造肉買回家烹飪。

除了從企業內部著手調整外,Starfield還發起了一項“星期零聯盟餐企戰疫計劃”,聯合gaga鮮語、時時樂西餐廳、心泰心廚等多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推出“安心吃肉”的外賣業務。

如何在疫情中“活”下來,餐飲企業的自救互助之路


Starfield將為合作商家免費提供植物肉,與商家聯名定製植物肉專屬菜品,通過外賣形式送到消費者手中。

博茂餐飲集團董事長王普也表示,旗下品牌九園包子在疫情期間,更多是以發展線上外賣為主。“業務方式上,我們會更加積極地在線上推廣,博茂餐飲一個重要業務組成部分是線上外賣,加強與平臺的合作,給顧客更好的品質與服務,這個也是我們一直堅持和持續的,九園產品的標準化更容易規模化的發展。”

特殊時期部分三方平臺的配送距離受限,很多想買的顧客買不到。經過一週的緊張籌備,九園包子的自營外賣平臺已經上線,配送範圍更廣。

如何在疫情中“活”下來,餐飲企業的自救互助之路


考慮到疫情帶來的影響,九園包子均採用“無接觸點餐”,引導適應線上小程序點餐、會員系統點餐、自助點餐機等多種方式,最後在取餐上,鼓勵外帶、預點自取、自動取餐機等方式,減少接觸時間,增強效率。

雖然發展線上外賣可以緩解企業的部分壓力,但疫情仍造成了直觀的現實影響,“最大影響是資金流動性,收入直接減少甚至沒有但剛性支出的租金、人工得照發,這部分的比例倒掛是我們當前需要應對和承受的,這也是很多餐飲企業遇到的大難題。”王普坦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不止是餐飲人自己在行動。

2月4日,觀見餐飲小學創始人汪潔、財得得創始人徐薇、消費領域明星投資人王岑、盛景嘉成合夥人湯明磊聯合發起了“餐飲融資貸款行動”,免費幫助當下十萬火急的餐飲企業開啟急速融資通道,以維持企業的基本現金流。

如何在疫情中“活”下來,餐飲企業的自救互助之路


汪潔表示,西貝的文章幾乎刷爆了朋友圈。當時徐薇也轉發了那篇文章,中信銀行便找到徐薇,委託她幫忙對接西貝。後來,汪潔很快找到徐薇一起商量,計劃將這種快速融資貸款的通道開放給更多的企業。

“目前一些投資機構專門找過來看項目,比如復星資本、熊貓資本、有投資過美團點評、千喜鶴禧雲的甘泉資本,也有從來沒有投資過餐飲的關注pre-A/B的曲速資本,另外也有一些境外投資機構。”

汪潔對35鬥記者說,她主要是負責企業和投資機構的對接,“我們也會幫助五星控股旗下管理著60億元基金的星納赫資本完成一對一對接鄉村基、西貝等優質項目,當然整個對接也是公益免費的,只是為了加快企業拿錢的速度,讓企業跑贏危機。”

“其實我們做這個發起活動,後續有很多的平臺與機構的跟進,更多的餐飲企業得到幫助,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為了更好地幫助餐飲企業,汪潔還找到了投資人王岑、盛景嘉成合夥人湯明磊一同參與。

“我本人做了將近20年的餐飲消費投資,大家以前都叫我‘連鎖王’,現在叫我‘消費王’。為了整個行業,我們這些投資人其實是有義務站出來,為餐飲行業發聲倡導,並帶動銀行、投資機構、投資人一起來幫助這些餐飲企業。”消費領域明星投資人王岑接受35鬥採訪時表示,基於對餐飲行業和公益行為的認可,以及對汪潔的信任,所以願意一起來做這件事。

項目一經發起,就引發了業內的熱烈反響。目前,參與“餐飲融資貸款行動”的企業已經超過200家,100多家銀行、投資機構共同參與。

“我們昨晚對接到四點多鐘,拼命趕時間,但還是有過程,沒有那麼快。”在這次公益行動中,財得得創始人徐薇主要負責銀行貸款對接,徐薇表示,在貸款資金申請方面,小企業、抵押或個體戶比較快,因為金額不高。大企業銀行一般也比較歡迎,現在的難度主要是中等規模的企業。

“80%的企業缺乏貸款及應急經驗。”在於這些企業的對接過程中,徐薇最大的感受是許多企業在應對這樣的突發狀況時,由於缺乏處理經驗,會比較心急和慌亂。“我們會盡可能提醒大家客觀冷靜,積極自救,尋求銀行支持。”徐薇提醒,非常時期,建議餐飲企業可以採取“自救+動用儲備+銀行+投資”的綜合性辦法。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掃盲、溫暖陪伴、積極對接。但銀行也是企業,需要匹配才行。另外就是老闆急得不行,團隊都沒上班,很多資料沒人整理,貸款資料還得準備幾天。”

為了儘快幫助這些餐飲企業解決問題,徐薇還開啟了每週線上的公益課程,為企業解答疑惑。“還要感謝我們很多的銀行公益夥伴、CFO公益夥伴給了特別多的支持。”徐薇表示,目前,本次活動已經幫助超過90家企業完成了和銀行的1對1對接。

評估現金流,時刻關注政策

在餐飲企業應對疫情的實操方面,徐薇進一步分享說,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並沒有太多現金儲備。首先要做的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先把企業的現金需求流梳理好。可以按照以下分成4條線,大概判斷公司的現金流的情況:

1. 生存線:6個月及以上現金流;

2. 平穩線:9個月及以上現金流;

3. 健康線:12個月及以上現金流;

4. 寬鬆線:24個月及以上現金流;

“如果說,你的公司跟之前西貝一樣,只有3個月的現金流怎麼辦?”徐薇提出,3個月的現金流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緊張的,低於企業的生存期,這時候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解決。

1、重新測算必要的成本費用

疫情期間,不能再按照過去的方式來測算成本費用,一些高額的營銷費用肯定要停掉。危機時刻,必須要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一些對外的投資也要暫停,要先保障基礎的支出和費用,要保障足夠的現金流能夠活下來。

2、重新測算一下現金流的收入和支出

重新測算大幅度現金流入減少的時候,該如何去減少現金流支出,比如房租支付和應收款回收等。

3、啟動應急儲備,多渠道找到資金

如果企業有應急儲備的話,要把應急儲備全部動用起來。同時看看其它渠道是否能找到資金,例如股東是否可以追加一部分投入等。

“根據我過往的幾次經驗,對於大多數企業比如零售、餐飲、教育等等,疫情過後都是一次大的爆發。所以,到時候就可以把資金還掉。”徐薇相信,經過這次挑戰,餐飲行業有望在疫情結束後迎來新的機遇和發展。

博茂餐飲董事長王普則給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後面幾個月都會面臨流動性受到影響的問題,建議可以在國家政策逐步釋放中找到解決辦法,比如資金流動性政策、稅收政策、勞保政策等方面。

二、減少資本和費用支出,比如新門店投資,可能評估需要延緩,新品開發根據進度適當延期等。

三、剛性支出的房屋組物業費等,需要積極溝通物業方,予以減免和延期支持,在政府、企業通力合作下共渡難關。

四、加強線上業務培訓,提高員工專業能力,在居家待工的時間,也是一個充分發揮集體才智的時間,停工不停活,通過洞察、協作辦公、創新提升、在線學習、重置工作與重新定位等,把未來需要做的工作提前進行安排籌劃,這種智力的投入和實踐,一定會為復工後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風波後,餐飲業的未來可期

從企業角度出發,王普對餐飲行業的未來作出了以下幾點判斷:

一、餐飲企業將會積極擁抱新變化,在運營效率和顧客體驗上,運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強化無接觸的運營、廚房直播、智能設備、獲客渠道和後臺效率。機器人代替後廚部分崗位,深化標準化,正成為可能。

二、生活方式正加速迭代,便利化、無人化、一人食等趨勢,使得門店開設渠道下沉成為一種可能,開店位置選擇會更多,科學化預估坪效,重新定義渠道價值,會為規範的餐飲企業打開更多的發展機遇。

四、企業全供應鏈效率會得到強化,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整合上下游,研發出更個性、更分級分類適合不同市場的產品,餐飲零售化、拓展線上線下渠道、門店作為前置倉、無人化售賣方式等,正快速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從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角度出發,他們這樣說:

“我非常看好,特別是餐飲供應鏈這塊,而且餐飲未來的增速會很大。因為目前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還是很遠。美國的餐飲行業大概是8000億美元,中國去年換算成美元差不多有7000多億,如果人民幣不貶值的話是一樣的。”

一知名投資機構相關投資人對35鬥記者表示,從市場規模上看,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機會還很大。以美國為例,人口僅佔了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們在餐飲上面的投入就如此巨大,中國未來的餐飲發展一定也會更大。“餐飲屬於會比較快速增長的品類,這個行業的增長會超過GDP的增長速度。”投資人分析說。

“現在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因為正處於一個比較低的買點。從純商業角度考慮,平時好的餐飲企業現金流都是很牛的,那個時候企業不一定需要投資,很多投資機構或者投資人找他,他不一定願意去談。”王岑回憶,幾年前他其實跟西貝談過投資,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最後未能成交,但現在西貝也對外稱會考慮引進資本。

短期的波動不會影響長期的回報。

除了正處於買點的最佳時期以外,王岑認為,此次疫情對中國餐飲業的影響僅僅只是短期的波動,長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率和資本化率非常低,海底撈和九毛九餐飲可以說是吹響了中國餐飲資本化、集團化的衝鋒號,所以一切其實都才剛剛開始。”

“未來10年,我認為中國的餐飲行業會進入高速蓬勃的發展階段,中國會出現自己的麥當勞、肯德基、中式餐廳等。中國本土的餐飲品牌,不僅在中國會做得很好,而且會開遍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