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延遲復工 化妝品企業都在如何“自救”?

疫情之下延遲復工 化妝品企業都在如何“自救”?

“初步預估,本次疫情對您的企業所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那肯定是直接銷售額的損失。”

面對品觀APP的問詢,近50家化妝品企業都給瞭如上相似的回答。

2020年1月下旬,因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使整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暫時停滯,春節後也無法和往年一樣按時復工。無論是品牌方,還是代理商、零售商,都要面對由此產生的經營壓力。

重壓之下,化妝品行業同仁並未“坐以待斃”,仍在積極探索困境中的生存之法。

各地企業上班時間延遲,何時復工存疑

在疫情爆發後,化妝品行業受到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了上、中、下游整個產業鏈。

最先受到衝擊的是實體零售,消費者的“隔離”,讓很多線下店都處於無客狀態,出於安全考慮,各家連鎖也均暫停營業;各大區域代理商第一季度營收也因業務停滯而大幅銳減;品牌方除銷售遇阻外,全年銷售計劃也被打亂;而工廠訂單也因各個環節的銷售不暢而大受影響。

可以說,疫情之下,整個化妝品行業誰都不會是“局外人”。有一定規模的化妝品企業尚且遇到生存難題,中小型企業的壓力無疑會更大。

疫情之所以對化妝品行業影響較重,除了阻隔了客流和消費外,大部分化妝品企業無法按時復工,也是關鍵原因。

目前,只有部分持有消毒產品生產衛生許可證的企業在2月1日陸續提前恢復相關產品線,但一些可生產消字號產品的工廠,因配套包材不足、工人返程等問題也不能及時開工。李記包裝總經理李道揚就指出,員工回程難、供應商上班時間延遲,導致企業生產無法正常運轉。廣州尊伊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陳來成也告訴品觀APP,雖然急著要生產消字號產品,但無法預估開工後能來多少工人。

疫情之下延迟复工 化妆品企业都在如何“自救”?

其他大部分企業,則根據所在省市政府規定籌劃復工時間。此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曾規定必須在2月9日後才能復工,而湖北省則必須在2月13日以後。由此,不少原定於1月31日復工的企業,接連推遲到2月3日、2月10日復工。其中,定於2月10日復工的企業佔大多數。

但是,現在這個時間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不少企業在結合政府規定的同時,只能“看疫情防控形勢,沒有明確時間”。全面復工時間,還需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交通管制及快遞運輸恢復正常時,才能確認。

按照目前的情況,已經調整復工時間的企業,再次進行調整延遲也不無可能。據瞭解,上海、廣州的部分企業,已經將復工時間調整到2月17日。

延遲復工期間可做好這三項工作

如何在延遲復工期間,將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最小化,是無法正常經營的化妝品企業都在摸索的事情。品觀APP通過與數十家典型化妝品企業的交流,發現他們的切入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保證員工安全。

“安全第一,銷售第二”,已成為不少企業面對疫情的行為準則。

比如,環亞針對防疫工作制定的六大措施,就把員工安全放在第一位。據環亞集團營銷副總裁程英奇介紹,在員工安全防護上,公司不會考慮成本,在國家規定基礎上,要求銷售人員全部就地上班,非重點崗位在家辦公。

上海家化、珀萊雅、雅麗潔等企業也鼓勵更多部門在家辦公。事實上,早在1月23日、24日時,珀萊雅人力資源部門就把整個公司湖北籍和武漢籍,包括1月15日至24日在武漢出差的員工名單全部整理出來,讓各部門負責人交待如何讓員工做好防護,並做好員工心理建設,同時加強辦公場所的消毒防疫工作。

疫情之下延迟复工 化妆品企业都在如何“自救”?

科絲美詩(中國)總經理崔京直言,在疫情面前,一切企業的利益必須向員工讓步,員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的首要事情。為此,科絲美詩(中國)在1月26日就成立了緊急應對指揮小組,密切跟蹤每一位員工的狀態,生產洗手液配發給每一名員工,計劃通過從海外調集防疫物資,保障員工的防護安全。

不少零售企業縮短營業時間,甚至關閉門店,同樣是考慮到員工安全。比如妍麗,不僅在企業內部宣傳做好防護,還為門店提供了特別費用用於購買口罩和消毒用品。

其二,開啟線上辦公,從線上尋求突破。

當員工只能選擇在家辦公時,利用線上工具進行遠程辦公便成為主流。為此,不少化妝品企業為員工開通了公司內網系統,建立了網上辦公體系。同時,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統、QQ、微信、釘釘等多款線上軟件和工具。

對於部分零售企業而言,由於線上銷售體系還不完備,以及疫情影響了物流,線上工作內容主要還是以員工培訓與維持客戶關係為主,銷售為輔。

以星野家為例,在家辦公期間,會要求BA每天進行線上工作反饋,加強企業內部培訓和內功修煉。同時制定各品類的線上促銷方案,調動公眾號等媒體資源和社群,儘可能做相應的銷售動作。一直堅持自有系統開發的泊伊美匯則制定了BA線上培訓計劃,通過Bo妹學院強化BA的直播推廣銷售技巧,順帶會通過線上平臺定期推出針對消費者的限時特賣活動。妍麗也是如此,其營運和培訓部門會抓員工的在線教育培訓與考核,利用這段時間鞏固和提升大家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則全力以赴做好線上微信商城的服務,儘可能彌補線下顧客減少的影響。

品觀APP還了解到,儘管內部培訓佔主流,但為了在物流恢復之前接到一些訂單,追回一部分經濟損失,通過朋友圈、社群、小程序等工具向顧客推薦產品,實施私域流量變現的店鋪不在少數。

疫情之下延迟复工 化妆品企业都在如何“自救”?

與此同時,品牌方為減少損失,同樣在積極在線上開啟部分經營工作。

一方面是以線上方式增強業務溝通。上海家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東方透露,由於假期延長和物流影響,線上線下均出現洗手液等熱銷產品供應不足的情況,部分線上訂單也無法交付。因而,公司目前重點工作是通過線上與供應鏈保持聯繫、各經營部及時調貨、加強其他同類產品的宣傳售賣等,同時積極與上下游企業溝通,確保原材料供應和物流盡快恢復。

另一方面是加強線上銷售。電商銷售佔比目前達60%~70%的亞緹企業,在線下發展遇阻的情況下,“網上下單,發送快遞”的電商板塊仍在繼續,實行春節期間“不打烊”發貨,整個1月,在京東和天貓上的銷售增長非常突出。當然,對於很多以線下渠道為主的品牌方而言,電商並不能彌補這段時間線下生意的下滑,但由於能帶來相應的補充,它們還是會藉助線上工具和平臺,做多渠道多種方式的引流和銷售。

其三,調整全年工作計劃。

疫情當前,很多化妝品企業第一季度的銷售計劃基本“化為泡影”,由此影響到全年的整體規劃。對此,各大企業紛紛進行全年工作計劃的調整。

首先,一季度很多銷售活動被取消。這樣的決策,存在於大部分受訪企業。有的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採取折中的方式。比如伊貝詩,就取消了原定於復工後的新品發佈會及500人的代理商團隊內訓大會,轉而改為線上發佈和培訓。

其次,將第一季度市場銷售任務轉移到後面三個季度。珀萊雅和環亞等企業,都有這方面調整。程英奇認為,這樣的調整是必要的,“一季度短暫的低迷,一定會在二三季度得到有效的補回,屆時可能會面臨更多的銷售井噴”。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也在關注消毒類產品,並將其研發、生產納入企業規劃中。內蒙古赤峰旺香婷美妝連鎖董事長黎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消毒、殺菌品類可以衍生出不少相關產品,從廠方到零售門店,這種衍生品都值得關注。”

實際上,此次疫情給中國消費者的個人健康意識、家庭洗滌護理習慣和需求都帶來了明顯改變,目前消毒、殺菌類產品成了很多平臺及品牌主推。不少業內人士推測,即便疫情平息,便攜式的消毒產品也將成為消費者的“新寵”。

疫情之下延迟复工 化妆品企业都在如何“自救”?

以實際行動承擔市場責任和社會責任

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CEO方玉友在採訪中提到,面對疫情,化妝品企業一定要牢記初心、牢記社會責任。其實,這也是很多化妝品企業在疫情爆發之後的普遍心態。

除了做好企業內部員工防護和工作計劃調整等內部事務,在市場責任和社會責任層面,化妝品企業同樣展現出自己應有的態度。

比如,珀萊雅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設立的1500萬元人民幣慈善公益資金,其中有一部分便會用來資助被感染員工、合作伙伴及其家屬。高麗雅娜支持國家疫情防控的100萬現金中,也有40萬是用於救助在本次疫情中受影響的個人和公司。

疫情之下延迟复工 化妆品企业都在如何“自救”?

現金捐助之外,不少企業還通過一系列服務幫助合作客戶共渡難關。伊貝詩從2月3日就開始推出線上課程,幫助代理商在疫情期間組織員工線上培訓,同時重點宣導零售商對雲商城的認識和使用,協助零售商運營社群,通過微信分享護膚知識等。在此期間,潤初妍也進一步加速引導門店實體+線上銷售,通過微信、直播幫助合作門店進行私域流量轉化。

部分化妝品企業的市場責任,還體現在消毒殺菌類產品遭到“哄搶”時,不漲價不亂價,全力維護市場價格的穩定。

KK集團近日做出承諾,疫情期間,其全國門店及線上商城對口罩、消毒液等健康防護用品實行成本價銷售,並調動海內外合規品牌與供應商,竭盡全力保障供應。青蛙王子也同樣發佈公告稱,青蛙王子集團旗下青蛙王子、愛妮佳、初盾、雙飛劍等品牌,各渠道所售賣的各類洗手液、洗沐、護膚、溼巾等,包含但不限於對病毒傳播有預防作用的產品,均不得漲價銷售。

“不發國難財”,基本成為化妝品企業的一致口徑。

而化妝品企業的社會責任,近期更是得到集中體現。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有約超過70家日化企業向疫區捐贈現金、醫療物資及消殺物資,投入少則數十萬,多則上億,而這些捐贈工作,皆是在春節及延遲復工期間推進的。截至目前,不少企業的捐贈行為仍在繼續。

如今,疫情對化妝品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尚未停止,就此,化妝品企業無論是對內或對外,各項防疫工作還需保持較高警惕。相信整個行業通過努力,最終能夠渡過這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