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1

冬至,全年裡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一天,北方人為慶祝這一天都會做一盤芳香四溢的餃子,代表著團團圓圓。

對於北方人痴愛餃子的程度,一開始我總是充滿疑惑而不解,為何餃子如此受北方人歡迎呢?一張桌子上,擺放一大盤的餃子,上桌的人毫無疑問筷子都同時伸往大盤子裡,這樣難勉會出現兩雙筷子同時瓜分一個餃子的尷尬。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在我看來餃子於北方人來說是一道既隆重似乎又很平常的菜。為朋友接風洗塵首選就是餃子,過年過節餃子又是必備菜。但北方人頻繁吃餃子感覺又如南方的米飯一樣平常。

南方人過節,一般都會來個豐富的“滿漢全席”:蒸、炒、爆、煮,五花八門直弄得一張桌子擺滿為止。而北方人逢年過年簡直頓頓都不離餃子,偏愛餃子的程度可見一斑。

2

記得那年我一個人置身前往濟南,只因為有我的朋友在那座城市。那時的自己活得很肆意,瀟灑自如,天南地北地闖,一直有個去北方的夢,然後在朋友的一句“你來嗎?”,就這麼不管不顧提個小行李袋風塵僕僕而去了,從長沙始發到鄭州,在鄭州逗留了三天見了一位筆友,然後轉車坐了10個多小時的火車抵達濟南。

到了濟南,朋友為我接風洗塵,請我吃的就是一盤餃子。那時並不明白餃子在朋友眼裡的寓意,並不知道請吃餃子於我的朋友來說是對客人的熱情招待。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剛出社會並不懂得人情世故的我,什麼事都不會去深意思考,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都顯在臉上。當時只感覺這韭菜餡的餃子特別難吃。因我生平不愛吃韭菜,但礙於朋友的熱情,盛情難卻硬著頭皮吃了幾個,滿口都是韭菜味,自此之後並從心裡開始拒絕了。

後來朋友創辦的商務公司有些起色,業務上拿下了大單子,叫上了我和她公司裡幾個同事一起來到餃子館,點的又是一大盤蒸餃。我當時心裡有點欲哭無淚,草草就著吃了一個就再也吃不下了。這樣的好日子不是我不識色不給面子,而是當時我的心情有些低落,為了找工作,奔波於各個招聘所, 心力交瘁又無奈,我也無心又無力去體會這一盤餃子的美味。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一個人沮喪走出了餃子館,遊蕩了幾條街終於在濟南第一次找到了一間有米飯餐廳,點了一葷一素,雖然簡單,但看著這久違了的很平常的米飯(其實在南方人都稱為“飯”,為了入鄉還俗我隨北方人稱為“米飯”)我卻幸福得熱淚盈眶。

找米飯輾轉難尋, 二十多天了!天天吃麵食吃得我想吐!對往常如同喝水一樣習常的米飯現在對我來說卻是彌足珍貴——因為找工作的不容易;也因為我是在這個北方城市格格不入的南方人;更因為面試時我明明講的就是國語,卻被面試官提醒著“請講普通話”時的那種羞赧……。

而這時倍感委屈的我碰到久違一個月的米飯在我眼裡如同“他鄉遇故知”般的親切。就連蒸出來鬆散的米飯,雖沒有家鄉高壓鍋煮出來的粒粒緊緻粘在一起那樣軟糯香甜,卻也讓我吃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在這個異鄉城市裡我深深感覺到了我的另類,也開始懷疑自己這一趟一意孤行的北方之旅是否是一場錯誤?初來的那種亢奮之情早已消失殆盡,徒留各種複雜的情感交織著:

那種沮喪感那種挫敗感那種失意感交織成一張密網讓我深陷在其中,把我鎖在這張網中不能自撥。以至於對濟南一些景點,特色的小吃也無心去關注,心裡一度認為這個城市令我水土不服。

3

後來回到了南方城市,幾經輾轉來到了珠海,生活才進入正軌。也許是對北方還是有著特別情誼,也許是喜歡北方人的直爽豪情,每到一個城市與我要好的還是北方朋友。

有一天一位山西同事想吃餃子,帶著我興沖沖來到了一個東北餃子管,我並不情願。先不說靈敏的嗅覺讓我聞到了隔壁店裡散發出今人垂涎三尺的重慶酸辣粉味道,更別說我對餃子原本有著排斥的心理。但同事卻熱情似火,硬是被她拽進了那間餃子店。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一臉無奈坐等餃子的到來。不一會兒,店主端來了大碗,不過這次的餃子有湯,配有一小碗放有辣椒的醋,不像在濟南吃的都是一個個像金元寶一樣排放整齊擺滿盤子。同事在一旁一個勁兒推薦著,讓我一度懷疑她是這店裡合夥人。

在她苦口婆心勸說下,在她火辣辣期待的目光下我夾了一個放在口邊小咬了一口,頓時感覺舌尖上一股香濃的汁味蔓延開來,令人意外的是居然鮮美無比,口齒留香,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味蕾出了差錯,這是餃子的味道嗎?我從來不知道餃子居然也能有這麼美味!這種舌尖上的滿足,卻似一種說不明,道不盡的情結。

這一次讓我徹底改觀了對餃子偏執的看法,也是第一次讓我對餃子有了嶄新的認識。

4

吃餃子讓人意未猶盡,而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則讓人感覺到那股溫馨的氛圍在親人之間瀰漫著。

冬至來臨之前,孩子學校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家長教孩子一起包餃子。到超市買來了餃子皮,把瘦肉剁成肉泥,加些蔥花食物鹽攪拌,做成餡。然後就開始包餃子了,我是現學現賣,通過百度出包餃子的視頻,活學活現,讓孩子跟著我來學包餃子。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學著視頻裡邊對邊,左右捏了一下,再把餃皮左右角一窩,用力一壓,餃子包好了。一看自個手裡的成品,樂了,這像一個“雞食袋”!再看看孩子們手裡的,要麼是口子沒有粘好,肉餡都探出來;要麼是肉餡太放多了,餃子皮包不住。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所謂熟能生巧,在一遍又一遍的實踐中,慢慢包出的餃子也像模像樣了。雖然孩子們包出來的餃子樣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孩子在參與中學會了動手的能力和動手的樂趣,與家人互動時那溫馨的氣氛在各自心田萌生。

大家其樂融融坐在一起,邊學包餃子邊說些趣事,聊天聲,歡笑聲,混在一起,歡樂無比!這時不僅僅是在包餃子,也是我與孩子情感的增進。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在歡聲笑語之中一個個似乎還印著指紋的餃子就誕生了,它們是一個個快樂和幸福的吉祥物,吃在肚裡暖在心裡。

5

北方人喜歡麵食,尤其是喜歡包餃子吃,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的。

這種習俗,有資料顯示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舍藥留下的。

圓圓餃子,濃濃情: 我與餃子的不解情緣


在我國的北方,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冬至這天吃水餃的習慣,和“冬至吃水餃凍耳朵”的傳說。相傳我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張仲景的名醫在奇寒的嚴冬用水餃(古時稱餛飩)醫治凍傷的故事。那年冬至(數九)這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張仲景看到許多人因飢寒交迫,手、足、耳朵被凍傷,他就把這些人邀至家中,親自動手包制水餃,餡料選用高熱量的辣椒和羊肉,煮熟後連餃子帶湯盛到碗裡,讓大家趁熱吃下。此法果然奏效,凍傷得以緩解並逐漸痊癒,由此而來便留下“冬至”這天吃水餃的美談。這段佳話仍在被現代人傳頌。

這次親子互動包餃子的作業,讓我也逐漸明白了北方人為什麼會“大事小事吃餃子,有事沒事吃餃子,一言不合吃餃子”這種情懷。

吃餃子代表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寓意著全家的大團圓。

吃餃子吃的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吃的是一種愉快的心情,也許這便是北方人對吃餃子的熱衷。自此之後也讓我與餃子結下了濃濃的情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