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區市場監管局加強檢測力度,確保疫情期間“菜籃子”安全

凌晨2時,整個城市已進入夢鄉,位於城東佔地150畝的甘露寺蔬菜批發大市場卻燈火通明,送貨車輛進進出出,供貨商和採購者穿梭其間,一片忙碌景象。這裡是湘西北地區最具規模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蔬菜年均上市品種達120個以上,年均交易量約4億公斤,年均交易額約16億元,保障著武陵區73萬居民"菜籃子"供應及周邊集散。

武陵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检测力度,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安全

凌晨燈火通明的甘露寺蔬菜批發大市場

市場內40平方米的食品安全檢測室裡,趙光華等4名檢測員從晚上8點就開始做準備工作,分批次地到各個攤位採集蔬菜樣本,然後一絲不苟地開始進行樣品處理、樣品提取、樣品檢測。“在30分鐘裡,可同時進行17個蔬菜樣本的檢測作業。”甘露寺大市場檢測站站長趙光華介紹。

武陵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检测力度,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安全

趙光華(左一)與同事正在市場內採樣

凌晨5時,200餘份樣品檢測完成後,除了檢測數據要裝訂成冊留存,檢測人員還要給供貨商開具《農殘檢測報告單》,並逐一粘貼到各個攤位上,同時把檢測結果在市場的大電子屏幕上滾動公示。檢測單發放完畢,檢測員又開始了嚴格的設備清洗、室內消毒程序。“如果有檢測不合格情況,我們會馬上進行復測,把確定不合格的產品第一時間開具報告單,通知並督促市場開辦方對產品作銷燬處理,處理結果我們會做好記錄並拍照留存。”趙光華說,“這項工作事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絲毫不能疏忽。”

武陵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检测力度,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安全

檢測人員正在做檢測準備工作

武陵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检测力度,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安全

趙光華把檢測報告單貼在經營戶攤位上

“我們為廣大市民和單位開通了免費送檢服務,馬上各企業各單位就復工復產,學校也將開學了,屆時送檢量會大幅上升,我們身為檢測員,雖然不能像醫生護士衝在一線,但我們要把本職工作做好,要抽樣全面,數據精準。保障了全區人民舌尖上的安全,我們就是為打贏這場戰爭做貢獻了。”新河路農貿市場檢測站站長陳思言如是說。

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武陵區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武陵區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檢驗所53名農產品檢測員全部取消休假,不計個人安危得失,積極返回工作崗位。在已開放的21個農貿市場,全部做到正常開展蔬菜農藥殘留抽樣快檢工作,疫情防控期間累計抽檢8969批次,累計抽檢陽性(不合格)蔬菜4批次,累計陽性(不合格)蔬菜品種為豆角、萵筍,累計抽樣基數175279公斤,累計銷燬陽性問題蔬菜29.5公斤。主要抽檢蔬菜品種有豆角、四季豆、生菜、五號白、白菜薹、紅菜薹、油麥菜、菠菜、茄子、冬寒菜、春不老、黃瓜、大白菜、花菜、扁豆等。檢測結果的及時公示,大大提升了群眾對疫情期間食品安全的放心度。

“我們要求所有單位食堂採購的蔬菜都要有購進臺賬和檢測報告。”武陵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鍾克明介紹,“下一步,我局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檢測次數和密度,擴大檢測覆蓋面,嚴格落實信息公示及核查處置,充分調動發揮市場經營者主體作用,進一步防範食品安全隱患,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的“菜籃子”安全。”

(董維 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