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民進銅川市委會副主委兼祕書長 侯小洲

疫情不滅 陣地不撤

——記民進銅川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 侯小洲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逆行者”一詞讓大眾從陌生到熟悉,從觸動到感動。

在銅川抗擊疫情的一線眾多身影裡,有個人無疑是亮相最多的。這位揹負紅十字的“逆行者”,每天穿梭在防疫募捐第一線,帶領一班人接收募捐款物、採購配送急需物資,在最忙碌的戰線裡,每天堅持公開募捐信息,從而收穫公眾信任和理解,他就是銅川市政協常委、民進銅川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侯小洲。

關鍵時刻 挺身而出衝在一線

“疫情不滅,陣地不撤!”這是侯小洲主持召開紅十字會第二次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時所講的一句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一句話表達了他與紅會人並肩決戰疫情的勇氣和決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一,侯小洲終止休假,帶領全體人員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他臨危不亂,召開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制定方案,明確責任,安排部署,將僅有的4名人員安排的井井有條。緊接著,各定點醫院打來電話“口罩告急、防護服告急、消毒液告急......”侯小洲當機立斷作出部署,緊急採購防疫物資,於當天從外地採購回第一批84消毒液。第二天一大早,他不懼感染風險,親自將消毒液送往疫情防控的定點醫院。

建昌汽車服務公司經理袁建平前來諮詢為武漢捐款事宜,經他耐心溝通,袁建平當場決定購買1萬隻口罩,支持銅川疫情防控工作。隨後,他第一時間採購測溫儀,安排20名紅十字會曙光救援隊在人員密集地設立體溫監測點兩個,為過往群眾宣傳防疫知識兼測體溫,先後測量群眾20000多人次。

及時總結 向社會發出募捐公告

經過兩天的奮戰,紅十字會工作卓有成效,銅川市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紛紛捐款捐物,諮詢捐款事宜的人絡繹不絕、電話此起彼伏,紅十字會成了銅川人愛心的匯聚地。看到省內其他地市紅十字會接連發布募捐公告,侯小洲坐不住了,於是,他立即撰寫了《銅川市紅十字會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彙報》上報市委辦,詳細彙報了近兩天的工作情況,重點提出下一步開展募捐的工作打算。市委副書記魏四新看到後高度重視,親自批示“同意所提下一步工作打算,按公開、透明、高效原則為防控和救治一線物資保障提供支持。”緊接著,市聯防聯控領導小組下發了募捐公告,防疫募捐工作步入正軌。

主動出擊 跨國採購醫療物資

捐款、捐款....自募捐公告發布後,前來捐款的群眾一波接一波,20萬、50萬、80萬...看著賬戶上資金越來越多,侯小洲既欣喜又擔憂,欣喜的是好人之城好人多,眾志成城為抗疫,擔憂的是一方面是一線單位急需物資,一方面是國內防護物資嚴重緊缺,採購困難。又一個難題擺到了侯小洲面前,怎麼辦?總不能讓大家的愛心捐款躺在賬戶上睡大覺吧,他急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可是全市群愛心人士的拳拳愛心呀,決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期盼。

主動出擊!侯小洲親自跑財政局、跑衛健委、跑市場監管局,經過多番商討,在各部門的配合下,開啟了一場跨國採購,市紅十字會與國藥控股銅川有限公司簽訂76.35萬餘元的採購合同,從韓國緊急採購5萬隻口罩運送回國,群眾的愛心捐款有著落了,壓在他心頭的石頭也落地了。在隨後的日子裡,他“緊追不捨”,連續為銅川疫情防控採購回五批防護物資,價值240多萬元。

信息公開 讓群眾瞭解愛心“歷程”

工作中,他是先行者,更是指揮官。款物募捐是一件嚴謹而敏感的事情,疫情防控募捐工作開展後,每天接待數以百計的捐贈者,為使募捐高效、透明、順利,他先後5次召開會議,專題安排部署,堅持當日事情當日結,每天對募捐情況進行彙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募捐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同時,堅持“每日一報”,向市委、市防控指揮部及分管領導上報募捐情況,讓組織和領導隨時掌握工作動態。

“大家把錢捐給咱們,這是對咱們的信任,咱們就一定要把錢管好用好,讓他們放心。”這是他反覆給工作人員說的一句話。說到做到,他要求每天公開信息,公示名單不出來,他絕對不會離開辦公室。募捐工作開展20天,他們以“銅川市紅十字會防疫募捐愛心榜”為題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發佈公示信息12期,公開物資接收及去向信息5期,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用勤奮務實的工作態度、公開透明的工作方法、分毫不差的工作結果贏得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好評和全市人民的“放心”。

互通信息 確保上下規範運行

在他的指揮下,市紅十字會各項工作沿著健康的軌道有序推進,這時又一個問題在他腦海縈繞:各區縣紅十字會除耀州區外,全是應急開通賬戶,加之工作人員短缺,業務不熟悉,會不會出現紕漏啊?可是,疫情防控期間需要減少人員流動,不能親臨指導,怎麼辦?

電話溝通!於是,他多次與省紅十字會和外地市紅十字會聯繫,請教方法、探討思路、交流工作;多次與銅川各區縣紅十字會負責人通電話,解決他們的工作困惑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業務指導,確保區縣工作規範開展、不出紕漏。

在他的帶領下,銅川市紅十字會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二十多天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約813萬元,及時為全市採購防疫物資,為一線防控提供安全保障。因業績突出,成效顯著,被李智遠市長會議表揚,市委魏四新副書記批示:“市紅會近期開展募捐和使用管理卓有成效,望再接再厲,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

應接不暇 他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每天接打多少電話他根本記不清,正接手機座機響,座機接完手機響,諮詢的、瞭解的,境外的、域內的,遠的來自大洋彼岸的加拿大,近的來自我市各個村鎮,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界別、不同領域,但目的只有一個:捐款!捐物!助力抗疫。在捐贈現場,很多捐贈人找他了解疫情、交流觀點,不管多忙,他都一一熱情接待,明知接觸人多會存在安全風險,但他仍“來者不拒”,並且抓住這一機會為大家宣傳防控知識,提醒大家響應政府號召,深居簡出切斷感染途徑,為早日戰勝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他的工作軌跡像“陀螺”一樣,從天亮轉到天黑,從天黑轉到深夜,不知不覺中,他的“朋友圈”成幾何倍增、倍增、再倍增,也正是這些“朋友”的愛心匯聚成海,為銅川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築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身先士卒 衝鋒在前顯擔當

生活中,他是鄰家大哥,更是紅會大家庭的好“家長。”抗疫戰鬥打響後,紅十字會即刻變成了全市愛心與需求的交匯點,前來捐款的群眾川流不息,而僅有的4位人員都是女同志,捐贈的消殺用品和醫療器械需要搬運,這時,他就會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集領導者、戰鬥員、搬運工於一身,親自裝車、卸車,先後參與搬運物資25000公斤。而且不顧個人安危,一次次將物資送往醫院,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防護保障。當大家勸他別去醫院時,他卻說:紅十字就是因災難而誕生,因風險而存在,我們既然身穿紅十字服裝,就一定要擔負起紅十字責任!

“廢寢忘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的真實寫照,連續20多天,他早上總是第一個到崗,晚上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以上,繁重的工作累的他直不起腰,他卻從沒喊過一聲累、叫過一聲苦。工作間歇總是提醒大家多喝水,叮囑大家做防護,偶爾空閒也是讓大家輪流休息,下班太晚,他就是親自開車將大家安全送回家。餐館關門、機關灶不開,吃飯成為一大難題,有志願者送飯了就吃上一口熱乎的,沒了就大家一起吃泡麵,志願者時多時少人數不定,導致有時送的飯少人多,他就藉故有事把飯留給其他人,轉過身卻悄悄打開方便麵......

宣傳典型 彰顯“好人之城”正能量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也告別了一天的喧囂,但沒有回家休息,卻緊張的投入新的工作:該做賬的做賬,該盤點的盤點,該寫稿的寫稿,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為了宣傳典型人和事,弘揚銅川正能量,寫出高質量稿件,每篇稿子他都親自審,重要稿件親自撰寫,逐字斟酌、逐句修改,嚴把稿件質量關,20多天編髮信息68篇(條),閱讀量多達數十萬人次,《人民日報》採用稿件閱讀超過15萬人次,《銅川紅十字會值守24小時》榮登《學習強國》,多篇信息閱讀超萬人,陝西電視臺、陝西日報、銅川電視臺、銅川日報、今日頭條等主流媒體轉發刊登100餘篇(條),充分展示了疫情面前銅川人心繫祖國、眾志成城的大愛情懷。

一篇篇報道被轉載,一條條信息被閱讀,“銅川市紅十字會做的好”“行動迅速”“效率高”“為銅川市紅十字會點贊”“值得點贊”“贊、贊”......諸如此類的評論比比皆是,這是全市人民對他們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和期望。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侯小洲沒有退縮,而是甘當“逆行者”,他帶領自己的四人團隊夜以繼日,堅守一線,足跡遍佈三區一縣,親臨防護最前線,為防疫人員一次次送去急需物資,為他們築起一道道平安的“防火牆”,以實際行動履行“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合作使命,踐行著民進人的責任與擔當。

國難當頭,他感觸頗深,曾以詩句抒懷:

華燈初上街巷靜,瑞雪紛飛無人跡。

病毒肆虐無忌憚,新春佳節楚雄泣。

眾志成城戰病魔,春回大地已可期。

痛定思痛改陋習,中華民族巍然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