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露出基層一些混庸懶散問題“治庸”以懲罰為主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諸多地方官員不擔當、不作為、推諉瞞報等問題,群眾反應強烈。這反映出,在新時代,必須要下大力氣治理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否則平時危害尚不明顯,一旦有較大的公共事件出現,就會小事變大事,引發系統性的風險。

庸官只求自家官位平安

人們常常有一句話,即“為官不為也是一種腐敗”,還有一條俗語,即“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些都充分反映了老百姓對官員大有作為的深切期盼和對庸官懶政的深惡痛絕。所謂庸官,就是看似不貪,實則渾渾噩噩,得過且過,以保全自身官位為首要,既不敢大膽貫徹上級決策,又不能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遇到工作以推擋應付為主,不求為人民服務,只求自家官位平安。

庸官護身符是官僚主義

庸官最大的危害是造成了嚴重的官僚主義,可以說,庸官和官僚主義是互為因果的。因為昏庸,所以不懂如何搞調查研究,不懂如何搞實踐,所以一切唯本本,工作起來則排斥群眾,對上級的政策則要麼機械武斷,一刀切,亂執行,要麼虛與委蛇,走形式,搞應付。在機關內部則追求所謂的形式正確,工作設置繁瑣的行政流程。寧肯不幹,把事業耽誤,但在自己的崗位上絕不擔責。在選人用人上則一味論資排輩,不看真才實學。在重大決策上則瞻前顧後,能拖就拖。總之,庸官的工作哲學就是哪怕工作做壞,事業失敗,也要明哲保身。

事實表明,一個地方的領導是庸官,這個地方絕對發展不起來,一個部門的領導是庸官,這個部門絕對不會有好的作風。因此,反對官僚主義,就要從治理昏官庸官入手。

治理庸官以懲罰為主

近年來,為了激勵領導幹部擔當作為,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如《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等,各地方亦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大量相應相關文件。激勵的手段當然是有效的,然而,真正要治理庸官,清理昏官,要從激勵為主到懲罰為主。因為庸官懶政的作風一旦形成,明哲保身的昏庸哲學一旦確立,不是簡單的激勵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獎勵的收益是相對小的,而被懲罰的後果則是嚴重的。因此,真正解決昏庸懶政問題,要從對庸官昏官的懲罰和清理著手。

一是要充分發揮好廣大普通黨員幹部群眾的監督作用。庸官昏官之所以能夠坐穩自己的位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在於欺上瞞下,對上表現出一副兢兢業業、勤勤勉勉的樣子,對下則要麼推衍搪塞,要麼霸道蠻橫。因此,僅靠上級監督不能有效發現昏官庸官。只有直接面對他的下屬工作人員、被服務的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清楚分辨。

二是要抓住典型案例。以往的負面典型案例,大多以貪官為主,而對昏官懶政進行處理的典型案例相對而言較少。要真正把不作為和昏庸懶散當作腐敗一樣認真治理。對那些昏庸懶散造成執行中央決策不利或者盲目執行造成群眾利益受損的,要嚴肅懲處,並廣泛通報,以儆效尤。

三是進一步形成德才兼備,能者上、庸者下的選人用人機制。實踐證明,用錯一個昏官庸官,耽誤的是一個地區或者一個部門長期的發展和工作;而用好一個幹部,就能夠帶動一大片。優秀的領導幹部一定是德才兼備的。只有真正踐行德才兼備,能者上、庸者下,以道德、學識、實績為用人取人衡量標準,讓昏庸者無處進身,才能真正解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問題,才能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奮勇爭先,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勝利。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