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和"儒教",儒家作為一種政治學派為何被冠以宗教之名?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學派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地位,已經不能用主流來形容了,近乎是壟斷。在這種學術地位之下,其後歷朝歷代的儒家學派,不斷擴展自己的外延,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

孔廟 孔子像

可無論怎麼說,在現代人的眼中,儒家或者說儒學可以稱之為哲學,可以稱之為政治學派,甚至可以稱之為一門人文藝術科學,唯獨將其當成一種宗教,似乎有些名不副實,歷史上的儒家,也很少有相關的宗教行為。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歷史上,會有"儒釋道"三教這樣的說法,將儒學當成一門宗教呢?

一、從起源來看,儒學帶有著以方法論的形式來闡述哲學觀念的哲學色彩,同時夾雜著想要治國理政的訴求,有政治學派的特點

從初始來看,儒家學說更像是一種帶著哲學色彩的學說,雖然其後發展成為一種主流的政治學派,但從孔夫子開始收弟子傳授儒家大道以來,教授的從來都不是政治學說,而是做人的道理。即我是誰,從哪裡來,該往何處去這三個哲學的命題。

從哲學的角度上講,儒家學說是通過解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來闡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


《論語》扇面

比如《論語》之中那句有名的句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中國人比較委婉,就算討論哲學的時候,也不會像是西方哲學家那樣,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等直接的概念,儒家哲學給你一個標杆,讓你自己去判斷你到底是誰,如果"喻於義",就是君子,"喻於利"則是小人。

由此來看,儒家學派似乎是一種帶著深重本土特色的原生派哲學。

可從儒家的開創者孔子的初衷來看,儒家學派又不太像單純的哲學,其根本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解決哲學上的三大原始問題,而是為了能夠進入朝堂,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論語》中講: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這意思就是如果自己的政治理念不能夠施行,那就乘一葉扁舟出海去遊歷。當然這還是中國人委婉的心思在作祟,否則好好的誰會想自己的主張能不能被當成國策去施行呢,根本還是在於想要"治國平天下。"

《萬世師表》牌匾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儒家又是一種政治學派。比及其後,隨著儒學在社會生活之中的廣為傳播,深入到社會生活的種種方面,諸如教育,中醫學等等方面,儒學的概念,早就不是最初單純的社會哲學或者是政治學說所能概括的。

如果非要找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從先秦到明清,儒學隨著一步步的發展蔓延深入,已經深入到民族的文化血液裡,更像是一種我們傳統文化的集合體,本身就可以涵蓋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大部分內涵,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代表著當時的先進文化,所以可以將之稱為流傳久遠,影響深刻的文化現象。

但不管怎麼說,從儒家學問的本質上講,其都跟宗教相差甚遠。

儒家與宗教雕像

二、儒學之所以被當成儒教,是因為儒學在傳統的文化中長時間佔據主導地位,在代表著儒學的士大夫和皇權的雙重推動下,使儒學具有了一部分宗教的特色

那麼儒教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儒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學術擴張,即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自此以後,儒學擺脫了民間學說的範疇,開始以官方指定全民都必須要溫故而知新的官學的形式,正式進入中國延續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之中。其推廣的深度,和延續時間的長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絕無僅有的。

孔子像

西方有句諺語叫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況且儒學還不是謊言,是經過上千年中國的精英知識分子,精心研究出來的普世學問。在此基礎之上,再加上千百年來官方和民間經久不息的傳揚,儒學在古代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士子之中,那簡直比真理還真。

那麼世界上比真理還真的東西是什麼呢?

是信仰,是深入到人骨子裡的,就算真理被打破,依舊還不會改變的東西。而信仰,正是宗教的前奏。

一群有信仰的人,如果他的信仰對象是神,那麼我們就將這樣的組織稱之為宗教。千百年來,中國文人對於儒學的信仰,自是不必多說,也就是說,現在儒學和儒教的區別,就只在於有沒有一個被信仰的神了。

《史記》部分內容

答案當然是有的。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

"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飲於孔子冢……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後從政。"

有廟自然就有神,孔廟之中祭祀的神,自然也就是孔子。原本孔廟只是孔子後人及其弟子悼念孔子的地方,其後隨著儒學地位的高漲,作為儒家聖人的孔夫子,自然也就水漲船高,成為連君王都要祭祀的神靈。

神話孔子的行為,到了唐宋之際達到頂峰,科舉制度的完善,讓文人徹底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科舉成為階層流動的重要工具。而本著國人遇大事都要跟神佛做一筆類似於"許願還願"的交易的想法,那些想要考科舉的人,拜什麼還能比拜一拜作為考試題庫的儒家經典的創始人,孔子更合適的呢?

孔廟

再加上統治者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發展截取儒學之中的觀點,將"三綱五常"立為人民的行動準則,為了讓百姓們實踐這些有利於封建統治的準則,不斷的推動孔夫子走向神化的過程。

關於儒學的信仰有了,信仰的神也是現成的,儒家雖然不是宗教,但完美的滿足了宗教所需的要素:被信仰的神,教義,教眾。故此被稱之為宗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三、 實際上,儒學只是長得像宗教,不代表它就是宗教。儒學與宗教最大的區別是,宗教信仰的是非理性的神靈,是不會變化的。而儒學本質上信仰的是知識,是會更新換代的

但從根本上講,儒學和信仰儒學的人,以及孔夫子這個被神化起來的創始人這三要素,組成了儒家,只是看起來像宗教,本質上自然不是宗教,這也是"儒教"的概念之所以沒能成為儒家文化的主流的原因所在。

先從宗教的特徵上來看,宗教的信仰是非理性的,純粹的信仰,被信仰的對象是超自然的神靈,往往在宗教的解釋中神靈擁有全知全能的法力。

王明陽著作《傳習錄》封頁

顯然中國古代文人對於儒家的信仰並不是非理性的,或者說並不總是非理性的,很多時候後人對於前人所繼承下來的儒學經典,是持批判性繼承的態度的,是要講究時移事遷,隨之變通的。

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就是明朝的"心學",對於宋元"理學"的批判性繼承。

在程朱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基礎之上,心學雖然表面上說是繼承理學,是理學的一個分支,但實際上,不管是強調的"格物致知",還是"我心即宇宙",都是對於存天理滅人慾的顛覆。

在王陽明弟子們記載他學說的《傳習錄》中,記載著一句話:

"天下無心外之物。"

一個強調天理悠閒,人慾在後。一個強調我心即宇宙,既然心成了宇宙,那麼心中的慾望也就是宇宙之中的天理了。

實質上這種繼承說是批判性的繼承,都是在照顧前人的面子,基本上就是顛覆。

而這正是儒學一代代往前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即更新換代。從這一點上看,儒家學說就跟宗教區分開了,沒有見過那個流傳久遠的宗教教義不聽在變幻的。

另一方面,從信仰的神來看,儒家文人對於孔子的信仰,只是出於對學識和人格的敬仰,本質上信仰的還是學問,而不是孔夫子這個"神",這是儒學之所以不是儒教的一個核心區別。

《論語》封面

說的直白一點,儒教的這個概念,是皇權樹立起來給普通人的,真正孔夫子的信徒們,本身對於孔子的信仰,是信仰他的學識,信仰他為人處世的道理,而不是孔夫子的法力,當然事實上他也沒什麼法力。

換句話說,如果以組織結構的形式來看,儒教這個"被"建立起來的宗教,他只有群眾基礎,而沒有上層建構。

綜上,儒學之所以在很多時候,被很多人看做是一種宗教,本質在與從外在的呈現形式上看,儒學滿足了宗教的基礎需求,並且有著明確的,類似於宗教教義一樣的理念和追求。

但實際上,像不代表它就是,儒學從本質上講,還是一種帶有著強烈的中國本土特色的社會哲學,人文科學,以及政治學派,它有宗教的群眾基礎,但沒有宗教的上層建築。儒家的信眾們信仰的,也不是孔夫子或者是歷代聖人,而是他們所代表的學問和品德。



參考文獻:

《論語》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