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線日記】這一天,我喊了上百遍“戴好口罩”

【防控一線日記】這一天,我喊了上百遍“戴好口罩”

繪圖:新北區檢察院 張騮


常州市新北區檢察院 尹媛

我們新北區檢察院派出16名檢察志願者,協助羅溪鎮鎮政府的防疫工作。

這日,我和周銘翊換崗到另一個村的村口執勤,就見身著紅馬甲、精神抖擻地大爺大媽們已經在執勤了,他們都是一早就到崗,一守就是12小時,白班晚班輪流倒,滿懷敬意地跟他們打招呼:

“大爺大媽好,今天我倆來做志願者。”

“咦,來的是倆小姑娘嘛,那個胖小夥呢,怎麼沒來呀?”

“哦,您說的是小賀啊,他今天在另一個卡口服務呢。”

“小夥子很認真負責,好樣的!”大爺大媽都豎起大拇指。

村口的任務是檢查出入車輛和村民的通行證、身份證,詢問去向,確認行程。大爺大媽們熟悉村上人,就打前站,跟進出的村民交流,我和銘翊負責測量體溫,登記核實證件,流水式作業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一位阿姨到村口給人送東西,發現她口罩戴法怪彆扭的,仔細再看,哦,鬆鬆垮垮,歪歪扭扭,完全不服帖,聾子的耳朵——擺擺樣子的。我給她測體溫,幾乎忍不住要出手糾正一下她的口罩:“阿姨,您這麼戴口罩是沒用的,您得這樣戴才行。先把綁帶放在耳朵後面,然後您得上下拉開褶皺,口罩全部罩住下巴、嘴巴、鼻子後,特別重要的是按壓這個金屬條,讓它貼緊鼻樑,這樣才能完美地阻隔飛沫和病毒呢。”帶著口罩說話,嗓門得高八度,怕她聽不明白,配合誇張的手勢比劃著:“阿姨,戴不好口罩等於白戴沒戴,近距離接觸15秒就可能感染”嘮嘮叨叨給阿姨說了一串防控常識,阿姨終於點了點頭,按照我說的方式重新戴好了口罩,微笑著擺手告辭。

於是,我就留意起村民們口罩佩戴的問題,發現相當一部分村民戴口罩的方式不規範,有把口罩拉到鼻孔下面的,有沒按緊鼻樑金屬條的,有說話時就脫掉口罩的,還有的說我就是出門摘個菜洗條魚送個東西,也就一小會兒,沒必要那麼麻煩戴口罩啦……“口無遮攔”是大患吶!

心急如焚,我們5名志願者通氣後,一致同意給自己增加一項執勤任務:觀察每個進出村民的口罩戴法,做好“守門員”!

遠遠看到出門溜達“口無遮攔”的村民,我就扯著嗓子喊:“口罩!口罩!出門戴口罩!”;出入卡口車輛駕駛員不戴口罩的,就先比劃戴口罩的手勢,再讓打開車窗;口罩佩戴不規範的,輔助誇張的手勢一個個講解示範,絮絮叨叨科普……每個志願者都像一臺復讀機般重複著,高喊著:“口罩!口罩!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嘛。

八小時執勤下來,呼喊了上百遍,嗓子全啞了。還是不放心,晚上發動志願者集體設計規範佩戴口罩的海報,內容要簡單明瞭,圖解得上高清大圖,字體必須搶眼震撼,總之得符合村民的口味。連夜打印,第二天帶到各個卡口,張貼在顯要位置,發放到村民手裡……

幾天下來,效果顯著,不信你去看看進出卡口的村民,各個佩戴口罩的方式都跟鍾南山院士的戴法一樣樣的呢。

防控疫情,關鍵在細節;當好志願者,用心才硬核!

【防控一線日記】這一天,我喊了上百遍“戴好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