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首創。

 東漢末年,狼煙四起,群雄逐鹿。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帶領關羽、張飛三訪諸葛亮於南陽,為劉皇叔指點迷津暢談天下大勢。提出先取荊州為根據地,再西取益州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後進圖中原,匡扶“漢室”。最終統一天下的戰略——《隆中對》。也就是這次流傳千古的談話,為劉備量身打造的對策,便開啟了諸葛亮“鞠躬盡瘁”蜀漢丞相生涯,更開啟了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首創。


然而,早在秦末動亂時。“興漢三傑”蕭何、張良就向劉邦建言過經略巴蜀。劉邦與項羽鴻門宴會之後,封劉邦為漢王。由於劉邦沒有如願當上關中王,反而被趕到一邊的巴蜀欲與項羽決裂。曹參、樊噲、周勃等一直跟隨的將軍們也贊成劉邦與項羽一戰。但是具有政治遠見的蕭何,非常清楚的知道力量相差懸殊,所以極力反對與項羽決戰,主張先經營巴蜀,等待實力強大之後,再奪回關中,進兵中原與項羽決戰。《漢書·蕭何傳》: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首創。


“謀聖”張良也曾經向劉邦指出:章邯、董翳、司馬欣率數十萬關中子弟兵投降項羽,卻大部分都被坑殺,這三個人反而封在關中之地,關中的百姓對他們早已恨之入骨,斷定關中人不會再擁護他們,更別說替他們打仗賣命了。而劉邦進入關中,約束官兵秋毫無犯,與關中人約法三章,深得百姓愛戴擁護。關中百姓早已劉邦未封關中王而義憤,早就期望劉邦進兵關中地區。因此,只要劉邦起兵漢中東進,關中皆可迅速平定。劉邦完全採納了蕭何、張良的意見,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垓下四面楚歌,最後項羽自刎烏江邊,建立近四百年大漢偉業。

“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首創。

《隆中對》中言“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而諸葛亮制定的伐魏策略,也幾乎參考漢高祖劉邦集團的出川路線。但三國時期的政治

態勢和楚漢時期已經完全不同。東漢建立以來都是以洛陽作為都城,曹操挾天子遷都許昌幾十年以後,諸葛亮才開始出兵祁山。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制定《隆中對》時,曹操集團經營許昌作為都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加上劉備集團後來爭奪荊州、益州、漢中三地,到諸葛亮出兵北伐六出祁山時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轉移到許昌。這樣即使蜀漢出漢中進而攻下長安,對曹魏建立已久的政權也不會有致命的打擊。這一些情況就是後來諸葛亮數出祁山無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首創。


諸葛亮執意北伐的理論前提,在《隆中對》也有講明,就是控有荊益兩州。然而早在數年之前,關羽“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只剩益州能夠支撐蜀漢集團政權經營。劉備為關羽復仇伐吳,夷陵之戰大敗損失慘重。也使孫劉聯盟完全破滅,雖然後來有所恢復,但基礎已失。種種原因來看根本無法支撐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戰略決策。諸葛亮能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荊州失守後,兩路北伐之夢破滅,諸葛亮只有兵發秦川一策,已然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了。

“三分天下”並非諸葛亮首創。


劉邦以漢王定鼎天下的歷史早就流傳,而劉備的割據形式極其相似,可能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認識來源。以後諸葛亮連年北伐之事也與之符合,說明兩者之間有著思想認識上的聯繫。


諸葛亮無法走出當時的侷限,無法改變蜀漢政權無力迴天的現實,更不用說創造漢高祖劉邦的統一偉業。諸葛亮去世28年後,後主劉禪在成都請降在史書上留下笑柄,這更是諸葛亮無法預見和不能接受的了。

歷史只給了諸葛亮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治舞臺。《隆中對》雖可稱非凡,但也只是歷史和時局的產物。不論個人的素質與才能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