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禮兩難下“棄船”匯源果汁退市難迴天

朱新禮兩難下“棄船”匯源果汁退市難迴天

時代週報記者:張夢琳

停牌近兩年的匯源果汁(1886.HK)沒能熬過這場寒冬, 走到了退市邊緣。

2月14日,匯源果汁收到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稱“聯交所”)發出的函件。

函件指出,由於公司證券買賣自2018年4月3日停止交易,無法於2020年1月31日前履行復牌條件,並在聯交所恢復證券買賣。聯交所決定取消匯源果汁的上市地位。

聯交所表示,如果匯源果汁決定不根據上市規則第2B章申請將除牌決定提呈至聯交所上市複核委員會複核,匯源果汁股份的最後上市日期為2020年2月28日,匯源果汁股份的上市地位將自2020年3月2日上午9時正起取消。

匯源果汁回應稱,公司正在考慮除牌決定,並將就此向其專業顧問尋求合適意見。

這意味著,匯源果汁進入退市倒計時。

與此同時,在收到聯交所退市通知函的前兩天,匯源果汁宣佈,朱新禮已辭去了公司董事會主席等職務;其女朱聖琴也辭任了公司執行董事。匯源果汁執行董事鞠新豔“接盤”董事會主席職位。

朱新礼两难下“弃船”汇源果汁退市难回天

2月15日,時代週報記者向匯源果汁總部致電並致函詢問退市、董事會主席換任等相關事項,截止發稿未收到回覆。

“匯源果汁退市是意料之中的事,公司連年虧損、高額負債,而且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的確是不能再繼續上市了。”2月15日,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鉅額債務纏身

曾紅透半邊天的飲料巨頭匯源果汁,因一次違規借款徹底敲響停牌“警鐘”。

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在未獲得董事會批准以及未公開披露的情況下,匯源果汁向匯源集團旗下的關聯方北京匯源出借42.75億元貸款,以便北京匯源公司資金週轉和債務清算。

這一行為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於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准及披露的條款,港交所考慮將其停牌處理。

此後,匯源果汁雖然發佈公告稱,已經訂立了書面的貸款協議並終止了相關貸款,以遵守上市規則的規定。但也沒能挽回停牌的命運。

2018年4月,匯源果汁被港交所宣佈停牌,停牌前市值跌到54億元,與市值頂峰時期的300餘億元市值相比,相差近六倍。

與此同時,匯源果汁自身危機也露出端倪。

根據匯源果汁2017年中報顯示,其總負債已超過110億元,年利息支出佔淨利潤的比重高達400%。此後,匯源果汁2017年財報、2018年財報以及2019年半年報迄今為止再未有披露。

事實上,這些年,匯源果汁大小債務不斷。

2019年9月,先鋒集團旗下P2P平臺工場微金的公告調查顯示,伊春源原商貿有限公司、伊春匯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虎林匯源新生態乳業有限公司、虎林匯源新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四家匯源果汁旗下公司,因無法償還418.5萬元的欠款,擬以匯源果汁系列產品等抵債。

高額負債讓匯源果汁盈利持續承壓,高管紛紛請辭。時代週報記者統計,匯源果汁在2019年有6名高管相繼離職。

朱新礼两难下“弃船”汇源果汁退市难回天

其中,部分高管在離職時表現出對匯源果汁管理層面的不滿。

在2019年1月中旬辭職的許清流向董事會表示,其關注到本公司及其管理層在向其提供有關相關貸款或本公司一般事務的數據時欠缺主動,認為因此影響到其履行作為董事之職責。

同年2月辭職的閻焱表示,在向董事會提出有關相關貸款問題近一年後,有關問題仍然不明確且尚未解決。

而一手打造匯源果汁的朱新禮,也從國民“果汁大王”淪為失信被執行人,成了“老賴”。

去年12月,招商銀行向法院申請查封、扣押、凍結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權、銀行存款及其他價值,共計約41億元資產。而朱新禮作為德源資本董事有權代理人,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此外,中國執行信息網顯示,朱新禮目前仍有三條限制消費令未處理,包括限制其乘坐飛機和動車、購買不動產、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等;天眼查顯示,其周邊風險高達768條,大部分都是來自匯源果汁旗下公司主體。

“匯源果汁公司有嚴重的內部管理缺陷、控制風險缺陷,整體經營處於艱難的狀態。”梁振鵬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梁振鵬認為,匯源果汁現在急需解決的問題是自身的財務危機,讓公司轉入正軌、降低負債率,回到正常經營的狀態,再去考慮重新上市問題。

進退兩難

該如何填補負債“漏洞”?創始人朱新禮似乎也沒有想出辦法。在退市邊緣之際,如前文所述,朱新禮及其女兒朱聖琴選擇了辭職。

“創始人也意識到匯源果汁的困局不容易解決,把經營權交出來是意料之中的事。”2月15日,凌雁管理諮詢首席分析師林嶽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這也是資本運作的手段,吸引投資者進入匯源果汁,讓投資者來判斷該如何去操盤和運作。

朱新礼两难下“弃船”汇源果汁退市难回天

但想要融進資本,就得有與之相對等的優勢來匹配。

林嶽補充道,匯源果汁還是有大量優質的資產,例如基礎設施工廠、果園、農場風上游資產。這些資產雖然給匯源果汁本身帶來不小的壓力,但換個角度來看,都是吸引外來投資的優勢。

2003年,一場與可口可樂尚未成功的合作,讓匯源果汁將資源集中放到上游。在湖北、安徽、山東等地建設了水果加工基地,發展水果品種改造及深加工,兩個月內投入了20億元。

此後,匯源果汁不斷進行融資,增加對廠房設備、土地等生產資料的投資,花費的資金錢估計在60億元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匯源已在全國10餘個省份規劃建設了20餘個農業產業化園區,連接起1000多萬畝優質果蔬茶糧種植基地。

“匯源果汁遍佈全國的生產鏈條,以及公司上游供應商的網絡體系,包括匯源果汁商標高知名度,都是匯源果汁價值所在。”梁振鵬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2019年中旬,匯源果汁曾嘗試與天地一號合作將品牌、經營權讓出,退居上游。

根據雙方達成的合作框架協議,天地壹號與廣州和智以現金方式向潛在合資公司出資人民幣36億元,佔股60%;匯源果汁以資產出資方式出資24億元,包括匯源果汁商標。

同時,匯源果汁向合資公司以及天地壹號提供果汁生產所需的原料及代加工生產服務。

但此次“牽手”卻以失敗告終。

林嶽表示,依照目前匯源果汁的優勢來看,找到合適的投資方,除了可以輕鬆利用自身已成體系的上游產業鏈外,還能通過對方的營銷渠道帶動匯源果汁回血。

但梁振鵬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按照目前匯源果汁的經營狀況,想要通過自身造血能力將高額債務償還,成功幾率微乎其微。

“但如果有資本對匯源果汁進行收購重組,需要收購方來承擔上百億的高額債務,這個事實也會讓不少資本打退堂鼓。”梁振鵬補充道。

進退兩難的匯源果汁,未來將何去何從?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