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範向東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26歲的匯源果汁(HK:01886),本應當正值壯年,卻已顯垂暮之貌。

7月20日,匯源果汁發佈公告稱,若公司未能在2020年1月31日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港交所將會展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這意味著,如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復牌,匯源果汁或將面臨被退市的風險。

在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匯源果汁向北京匯源飲料(大股東朱新禮持有該公司絕大部分股權,非上市體系)違規提供42.82億(年利率10%)短期貸款,以便北京匯源飲料應付臨時營運資金需要及還債。

這件事都還沒得到董事會批准,也沒有簽訂協議,更沒有對外披露。如此操作,似乎暴露了朱新禮“一言堂”的作風。由於涉嫌違反香港上市規則中關於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准及披露的條款,匯源果汁自4月3日起停牌至今。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匯源上市十餘年,朱新禮的職稱還是“高級經濟師”,冒這麼大風險給子公司還債,再加上匯源2017年年報多次延期,目前只有未經審計的財務公告,不免讓人懷疑42.82億的背後,還可能有更大的缺口?

“牆倒眾人推”,今年3月底,就在違規借貸被曝光前幾日,淡馬錫控股清倉了其所持的匯源果汁的全部8.23%股份。而停牌、面臨退市風險的匯源又被爆出“百億債務壓頂,資金鍊或斷裂”,匯源果汁已經累計負債114億元。

“民族品牌”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百億負債之謎

首先,我們要了解清楚,這百億負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據匯源公告顯示,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匯源總負債為114億,資產負債率為51.8%。目前可口可樂的負債率在75%左右,康師傅在60%左右,114億負債單獨拎出來看比較驚悚,但放在總資產裡看,還算在正常範圍內。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總負債

不過這114億裡面,有84億都是通過銀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等渠道拿來的借款。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借款情況

借來的錢,終究是要還的,而且還得連本帶利。匯源拿著這些錢都幹嘛了?

通過查看匯源2006到2017年的年報,在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等融資活動較多的年份,匯源對廠房設備、土地等生產資料的投資也相應的增多,粗略估計,這些年匯源花在廠房設備上的錢在60億元左右。

不過,匯源廠房設備買了,資產規模大了,營收逐漸上升,淨利率卻呈走低態勢,已經越過了虧損的底線。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事實上,上圖不太能反應匯源的真實經營情況。從2011年開始,匯源的銷售活動就基本不賺錢了,如果看扣非淨利潤,匯源已經連續6年虧損。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7年業績公告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政府補貼一直佔據匯源利潤的大頭。

2011年政府補貼為2.01億元,佔淨利潤總額的64%;而2012年和2013年政府補貼的額度甚至超過淨利潤總額。2013年,匯源果汁的年報雖然顯示業績淨利2.29億元,但扣除出售成都和上海工廠的收益4.26億元和政府補貼2.25億元,匯源實際業績仍為虧損。

2017年也同樣如此,在未經審計財報中匯源的淨利潤為1.35億,但這裡面有1.3億是為融資收入(外幣匯兌),0.3億為政府補貼。

2017年上半年,匯源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已達187天,同期為138天,應付賬款週轉天數為191天,同期為159天。而在2011年,這兩個數據分別是59天和118天。

業務不賺錢,匯源就沒有足夠的利潤還錢,換言之,匯源沒法自己“造血”,匯源只能靠融資和出售資產維持企業運作。

這種情況從2012年開始,就把口子越撕越大:

2012年,匯源借了50億,還了46億,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匯源基本上每年都會賣出一部分廠房設備“回血”。2013年前後,朱新禮出售了12家子公司,2015年又出售9家工廠。2017年,匯源又向銀行及其他機構借了45億。

出售工廠可能是“拆東牆補西牆”,也可能是淘汰落後產能,調整優質資產,可舉債還錢的結果是窟窿越來越大,逐漸把自己帶入了“負債死循環”,而匯源又沒有擺脫困境的騰挪術。

據公告,2017年匯源的利息支出已達5.46億,是1.35億淨利潤的4倍還要多,要是沒有補貼等其他收入,匯源怕連利息都要還不起了。

更有意思的是,據新金融觀察記者報道,在2017年淨利潤實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有不少匯源員工沒能按時拿到今年2月份的工資,而且這種工資延時的情況從去年年底就開始了。

歸根到底,114億負債“窟窿”填不上,應該是匯源的盈利能力出現了問題。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何以至此?

匯源現在市值只有53.97億港幣,朱新禮給北京匯源飲料還債的42.82億元借款,幾乎快要挪走一個“匯源”了,當年人人知曉的“民族品牌”,何以至此地步?

  • 可口可樂併購失敗後遺症

談匯源,真的繞不過的是十年前那起可口可樂併購案。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公司宣佈,擬以每股現金作價12.2港元,總計約179.2億港元(約合24億美元)收購匯源果汁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換股債券。

2009年3月18日,中國商務部認定可口可樂收購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依據《反壟斷法》做出了禁止收購的裁定。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匯源的投、融資現金流可以看出,在2007年,匯源進行了一輪比較大的投資。

當年朱新禮想去做果樹去做農業,認為這裡面是有規模化的商業機會,是想把匯源賣掉的。

據時代週報報道,匯源果汁投資20多億元鉅額資金新建工廠,準備轉型做上游的純果汁原料供應商。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此外,匯源果汁大幅削減銷售人員,砍掉了一些銷售渠道,財報顯示,2007年底,匯源員工總人數為9722人,銷售人員為3926人,到2008年底總人數為4935人,銷售人員僅剩1160人。

結果就是,匯源成為自2008年8月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第一個未獲通過的案例。“民族品牌”是保住了,但在那之後的匯源就一蹶不振,業績停滯不前。

2009年,匯源銷售員工暴增上萬人,重新建立銷售渠道,從員工數量的變化上,就能一窺可口可樂收購失敗後,匯源產銷不平衡的情況,以及內部的持續動盪。

此後,產能利用不足以及折舊問題也蠶食匯源的利潤,不得已,匯源開始出售原材料並涉足飲料代工,這也變相削弱了自己的品牌價值。

  • 轉型的阻力在內部

匯源果汁的“家族式管理”一直被外界所詬病。

虎嗅作者張書樂在《匯源內傷,盈轉虧之下還能榨出多少“果汁”?》中如此描述匯源:“如果一個公司超過半數的員工和管理層都是老闆的同鄉,會產生諸多問題,尤其是對職業經理人來說,這意味著遇到了一個水潑不進的利益陣營。”

2013年,前李錦記醬料集團CEO蘇盈福出任行政總裁一職,朱新禮曾斬釘截鐵地表態說:“哪怕匯源被我新招來的人折騰死了,我也認。”蘇上任後開啟激進的改革,開了很多匯源老人,然而僅一年後,蘇盈福便辭任。

2014年4月,前百事大中華區飲料運營副總裁梁家祥出任匯源果汁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生產運營。同年9月,原常務副總裁於洪莉任職執行總裁。2017年,崔現國接任執行總裁一職,但今年6月崔現國已經悄然離職。

朱新禮習慣以農民自稱,在企業管理上喜歡任人唯親。長期以來,朱新禮的兒子、女兒、胞兄、胞弟、女婿等諸多親屬均曾在匯源出任要職。

這次朱新禮挪用42.82億元匯源管理層卻沒有動靜,也顯示了朱老闆在匯源的絕對話語權。

現在,匯源果汁又迎來了新任CEO吳曉鵬“空降救場”。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擅長財務的吳曉鵬在這個關鍵節骨點被選中擔任CEO,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匯源是為了擺脫債務與融資上的危機。

  • 內部變動影響銷售

100%果汁是賴以起家的核心業務,也是其最具競爭優勢的項目,在細分市場佔有50%以上的份額,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但也僅限於此了,除了果汁,匯源並沒有叫得響的產品。

如果繼續在本就狹窄的果汁領域再次細分市場,不但犯了“左右互搏”的大忌,也忽略了不斷湧現的新品牌以及地面鮮榨果汁店的衝擊。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匯源產品銷售額走勢看,非果汁的其他產品貢獻的銷售額越來也多,目前匯源推出了蘇打水、氣泡飲料、功能飲料、乳酸菌等新產品。

隨著各競爭對手不斷湧入,比如臺灣的統一和康師傅;美國的可口可樂美汁源;國內農夫山泉等紛紛發力果蔬飲料,競爭日益激烈,多元化可能是匯源的轉型之路。

匯源財報裡提到,毛利上市與“其他”產品的銷量有關,但是,匯源的各個產品線銷售不穩定,這也許與會員管理層頻繁變動有關。

此外,2016年,匯源的銷售人員從9222人銳減至1332人,銷售跟不上,2017年匯源的銷售額出現下降。朱老闆這葫蘆裡賣得什麼藥,難道想向員工費用要利潤?

即便匯源內部動盪,匯源的100%果汁已經在國內市場保持十年領先,還是有很強的市場號召力。

高管變動頻繁,員工人數波動大,產品銷售不穩定,包括未來進一步的創新以及渠道探索,首要解決的問題,應當從家族式管理是向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轉變。

“打腫臉充胖子”?

雖然匯源的利潤還負債利息都困難,但廣告的投放可沒落下。

去年年末,匯源亮相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在CCTV1《朝聞天下》、CCTV2《第一時間》、《國際財經報道》、《經濟信息聯播》、CCTV13《24小時》等多個重點欄目進行品牌露出。

實際上這些都是央視品牌計劃的廣告資源位,匯源在用央視品牌給自己背書。

百億債務壓頂,匯源到底發生了什麼?

還有2018央視春晚廣告植入,匯源成為“2018CCTV春晚指定飲品”。春晚廣告可謂是寸秒寸金,2018春晚曝光時長最長的是淘寶,然後新浪微博、第三就是匯源。匯源在央視砸了多少錢,各位可以自己想象。

此外,匯源還在《百萬英雄》開設過專場,聯合綜藝《非凡匠心》第二季、電視劇《美好生活》、電影《紅海行動》等玩轉娛樂跨界營銷。網絡媒體上,好像也有匯源的文章投放。

從未經審計的公告看,2017年匯源銷售與營銷費用少了4億,同時營收也同步降低,用營銷帶動營收可能是匯源2018年發力營銷的原因之一。

這些營銷有效果嗎?還不知道,因為匯源2017年年年報仍在延期,2018年的財報估計也要一延再延了。

有錢去央視打廣告,沒錢給員工發工資,真想問一問朱老闆,這手裡真有錢,“打腫臉充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