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食安全,保障醫療救援,黑龍江人自豪!別總盯著短處說話

疫情面前,什麼最重要?安全最重要!吃飯最重要!平時你瞧不上眼的米麵油,在災難面前就成了戰略物資,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糧食安全。為湖北疫區送去大量糧食,這就是穩定全局的大事,是保障湖北糧食安全的大事。而黑龍江,就這麼做了。

保障糧食安全,保障醫療救援,黑龍江人自豪!別總盯著短處說話

保障糧食安全——2天調集3000噸大米捐贈湖北

有人曾問:“你家裡有面袋子嗎?還有米缸嗎?還有油罐子嗎?”現在的城市人,家中哪有這些?一家能存個20斤米、10斤豆油、5斤面就不錯了。但是,碰到了新冠疫情,全家人需要宅在家裡一個月左右,像武漢這樣的千萬人口大城,這些東西夠吃嗎?如果當地沒有存儲,如果不從全國調撥,就可能產生更大的亂子。保障糧食安全,從這點可以明顯看出是多麼重要。

黑龍江是全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僅北大荒集團,每年調出的糧食可供京、津、滬三市和解放軍三軍一年的糧食供應,可以供給1.2億城鎮人口一年的口糧。

在全國,像黑龍江這樣自然資源(糧食、石油、煤炭、木材)稟賦好卻又經濟發展不強的地區,平時總是被人詬病。但很多人不知道,黑龍江的這些資源儲備是為了全國一盤棋、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而為。

人民網報道,2月12日,黑龍江省決定緊急調集3000噸優質大米捐助湖北省,用物資支援方式與湖北省人民共同“戰疫”。2月14日,編掛49輛滿載著黑龍江人民深情厚誼的3000噸三江平原大米專列順利從佳木斯站發出,開往疫情防控一線湖北省孝感市,這是黑龍江省支援湖北省的首列捐贈大米專列。

仔細看要點:“3000噸”優質大米,“首列”“捐贈"大米專列。意思中透露著:每個中國人每年大約消費97公斤大米,平均每天消費半斤多一點,3000噸大米正常夠武漢千萬人口消費1天;這是“首列”“捐贈"大米專列,意味著還會有第二列,第三列;除了捐贈(值多少錢就不去算了),還會有正常的商品大米持續供應,也不排除繼續捐贈。可以說,保障糧食安全,黑龍江又做了貢獻。

黑龍江總是做幕後英雄。早在2003年支援抗擊"非典"期間,黑龍江省尤其是黑龍江墾區創造了7天向首都緊急發運2萬噸優質大米的奇蹟,迅速緩解了首都糧食緊張局面;在2008年為支援四川汶川災區,48小時加工發運2400噸大米;在2010年西南五省區大旱的關鍵時刻,又向災區重點四川省緊急調運大米10000多噸。在國家需要的時刻,在重大突發事件中,黑龍江真正發揮了“大糧倉”、“壓艙石”作用。作為黑龍江人,你不覺得自豪嗎?

保障糧食安全,保障醫療救援,黑龍江人自豪!別總盯著短處說話

保障醫療救援——區縣醫護人員都去了疫區

2月15日晚,第五批黑龍江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從哈爾濱出發,奔赴湖北抗擊疫情一線。醫療隊102人,來自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香坊區人民醫院、道里區新發紅十字醫院、道外區太平人民醫院、南崗區人民醫院、齊齊哈爾市泰來縣人民醫院、富裕縣人民醫院、富裕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大慶龍南康復醫院、大慶油田南區醫院、林甸縣醫院、讓北醫院、大慶油田鐵人醫院、大慶油田五官醫院、杜爾伯特婦幼保健院、伊春市中心醫院、伊春市第一醫院、美溪人民醫院、翠巒人民醫院、伊春市第三人民醫院。

可以看出,黑龍江省連區、縣一級醫院的醫護人員都派了出去。人不夠用呀,省市級重點醫院的醫生早已在大年初二就已經去湖北了。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共有5支醫療隊、101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主要援助孝感市。

可黑龍江自身卻很難:截至2月15日24時,黑龍江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5例,現有疑似病例122例。全省當日發熱門診診療人數1941人。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4912人, 尚有4685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不顧自己省份人民的治療,卻遠遠捨命去湖北幫忙。好像有點傻,但這也是格局,作為黑龍江人,你不覺得自豪嗎?

別總盯著短處——多些自信、多些樂觀

誠然,黑龍江的防疫工作還不盡如人意,確診病例在全國靠前,但全省上下一致努力,疫情確實得到了控制,人們日常生活也很有保障。非常時期,我們應該多些自信、多些樂觀、多些信任,別總盯著短處,也瞭解一下黑龍江的偉大。作為黑龍江人,我們不能總是自黑。自豪一些,不是挺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