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吃飯,AA制才是最好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沐沐觀點】“和同事吃飯,AA制才是最好的”,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原因有二:一是同事之間AA制可以互不虧欠,互不期許,減少雙方負擔;二是職場最終靠的是能力,而不是無用社交。

同事關係不同於朋友和家人關係,由於存在著合作、競爭和利益,很難像對待朋友和家人那樣,但求付出,不求回報。

下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吃飯AA制才是同事之間最好的模式。


一、職場間的同事關係,越純粹越好,不要虧欠,不要期許

我們先來看兩個故事:

故事一:小吳家裡條件一般,剛參加工作沒什麼錢。部門經常組織聚餐,礙於面子,小吳就去了。有一次買單,小吳有點不好意思,就說:”要不今天我來吧?”同事小王很大方的說:”知道你條件不好,還是我們來吧。“小吳也就沒再爭辯。慢慢的,小吳發現部門同事經常把工作推給他,也不好拒絕,只能接受,工作累,心更累。故事二:小王經常請別人吃飯,時間長了,聊天時小王就會說:“小張豪爽,每次吃飯搶著要買單。小李最沒勁,每次喊都不去。小劉就特別小氣,從來都不請我們吃飯。還有小吳,他就是去蹭飯,我其實根本不想喊他。”

發現了嗎?僅僅是因為幾頓飯,付出少的一方就會感到虧欠,而付出多的一方就會期許回報,就像故事裡的小吳和小王。

小吳付出的少,覺得虧欠了同事,於是在同事把本不該給他的工作推給他的時候,心裡雖然不願意,也還是一次次默默忍受了。

而小王付出的多,就覺得自己有權力對別人評頭論足,想著反正我請他們吃過飯,這些人都擔著我的情,說他們兩句也沒什麼。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人情社會,但我們要清晰的認識到,職場裡的人情是參雜了很多因素在裡面的,並不單純。

在職場裡總想著我虧了,你賺了,人情參雜越多,做事就會越在意得失。總想把自己虧損的部分彌補回來,如果彌補不回來,吐槽兩句也是好的。

正確的做法是要明白,職場裡大部分都是為了聚會而聚會,採取AA制絕對沒問題,大家也都沒負擔。

如果其他人不接受AA,某人一定要請客,你也及時把自己那份錢轉給買單的人。一般來說,他客氣兩句,也就收下了,心裡還會感謝你的,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天上刮來的。

如果真遇上同事結婚、升職等喜事,請大家吃飯,隨禮或者帶上禮品參加即可,既有祝福,也無虧欠。

保持AA制的相處原則,你的每一份付出才會得到尊重。

職場最終靠的是個人能力,讓自己變得優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的好兄弟南哥,以前在公司裡是出了名的不合群,吃飯必須AA,不喝酒,不參加不必要的聚會,不是自己的活堅決不做,都是他的規矩。每天早起跑步健身,上班工作,晚上看書考證。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另類,不和他玩。後來,南哥越來越優秀,因為自律,有了腹肌,考了證書,業績爆表。慢慢的,他身邊朋友越來越多,都是向他學習的。當然,再有南哥參加的聚會,大家也都不裝了,理直氣壯的AA。

說實話,現在職場裡的聚會,80%都是無用社交。

職場裡同事之間,到處充滿著競爭關係,利益面前,平時積攢的酒肉感情根本不堪一擊。

工作之外,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和壓力,都要為自己考慮。評優有名額,重要崗位一個蘿蔔一個坑,關鍵時候,還是要憑真本事。

所以,真正能幫助你立足的,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搞關係,不是迎合環境,而是讓自身變的優秀。

一個人在職場成長的快慢,往往取決與八小時之外。

八小時之內,就是認真工作,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

八小時之外,我們更應該用來提升自己!

君若精彩,蝴蝶自來!


最後,總結一下。“和同事吃飯,AA制才是最好的”,這句話我非常認同。

一是因為請客會在同事之間產生虧欠和期許,給彼此增加負擔;二是因為的確沒必要糾結於人情,現在的聚會大多是無用社交,職場最終靠的是讓自己變得強大。

所以,如果你心裡想和同事之間吃飯AA,僅僅是礙於情面,就勇敢去做,不要計較太多。

這個問題的觀點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沐沐君,世界500強企業10年工作經驗,獲得過市級五一勞動獎章、市級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目前屬於企業中層管理幹部,熱愛跑步和寫作。喜歡用樸實通用的語言分享職場經驗,歡迎大家關注沐沐君,共同交流,一起進步。

沐沐君


同事之間吃飯跟老同學吃飯是兩碼事。同事吃飯看似小事情,其實這跟地域文化、企業工作氛圍、辦公室環境有很大關係。

我的座標是在重慶。有兩個極端,一個是我所在的公司經常同事聚會,不算工作餐每週至少兩次。另一個我大學室友公司,頂頭上司是外地人(具體什麼地方不提,以免有人說我地圖炮),明令禁止員工非正式聚餐,一經發現還會考核,一年到頭同事們也吃不了幾次飯。

重慶人耿直,沒什麼花花腸子,同事們在一起工作是緣分,下班了呼一句"今晚吃飯,我請客"之後,響應的同事一擁而起就高高興興的吃火鍋去,不能去的說一聲有事兒坐莊的人也不會覺得有啥。

這種吃飯,不是工作餐,是工作之餘同事們自發發起組織的,是一種公司內的非正式交流形式。AA制有很多種形式,重慶這邊比較流行輪流坐莊的形式,這次我請,下次BCDE輪著轉。如果某人因為有事好幾次沒參加了,可以自己主動提出來做一次莊,這基本上形成了一種默契。什麼檔次什麼價位甚至吃什麼都不重要,實在不知道吃啥,那就火鍋!主要是共事的同事又找到一個由頭可以一起吐槽公司吐槽客戶了。重慶崽兒就是這麼耿直,哈哈哈……

有女同事的話,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讓女同事付錢的,男同事輪流AA就可以了。女同事參加了之後也會主動回請的。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就是我認同同事吃飯AA,有女同事可以AB,但是形式不用非得大家吃完了在一起轉紅包付錢,輪流坐莊的形式比較好。

同事吃飯,我認為是建立在大家相處融洽的基礎上的,千萬不能因為吃飯形成小團體,這樣對公司來說是管理上的危險信號。

純手打,歡迎大家一起探討。重慶人就是耿直,哈哈哈……


職場諮詢筆記


我認為這樣剛開始難免會有些尷尬。我原來是一名軍人,出去吃飯或者偶爾聚聚都是誰有“好事”提議的話,誰買單。持續下去就會相互邀請,這樣還有相聚的合理理由,多好。

現在我也到地方了,在單位上班。和同事一塊出去吃飯機會多了,誰買單也要看情形:要是一塊加班,正常吃飯那肯定是AA,如果是誰找個理由,邀請大家那肯定是邀請人買單。

出去吃飯吃的是心情,如果因為這事鬧的影響心情,我想同事友誼也不會持續很長!!!




鋒運天下


我覺得同事之間吃飯AA是挺好的。親兄弟明算賬,何況同事之間的關係是互惠互利,平等公開。之前我有情況是跟同事輪流請客,但是難免今天吃貴了一些,明天吃便宜了一些,今天誰誰誰出差了沒能來午餐等特殊情況,這樣一圈下來,難免公平有失偏頗,回過頭還得細算人情加減,耗費心力。不如一次就是一次,大家心力都痛快敞亮。


沐霖養晦


和同事吃飯,AA制是才是最好的,我先說說那些時候適合AA制,同事要是每天在一起工作,而且還每天在一起吃飯,大家在一起吃可以品嚐到各種菜,說說笑話可以放鬆一下心情,我覺得這個時候AA制比較好,這樣大家覺得心裡比較舒服,誰也不欠誰的情,這樣工作起來容易相處,遇到什麼工作上的上有糾結事雙方可以直言不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省的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顧及這個、顧及那個,也不利用工作進展,再說大家是成年人,直來直往比較好。

還有一種同事之間關係比較好的,在工作上方方面面的都比較照顧你和關照你的,你偶然主動提出吃飯,那就不適合AA制了,也為了增加同事之間的感情,也是為了她在工作中的照顧和表示自己對她的感謝,必須自己掏腰包請客,也可以偶爾請關係比較好的同事去她們去唱唱歌、喝喝下午茶,如果公司給你發獎金了,為了活躍一下氣氛,也可以叫大家一起聚聚餐,那就不適合AA制了,AA制也要看場合,有時候適合,有時候不適合,看具體情況而定,要是事事分得清清楚楚,我覺得好像沒有人情味,還是必要時請大家吃吃、喝喝比較好,有時候也不能把錢看的太重,也要在能力範圍內請請大家比較好。





汗雪寶馬


“和同事吃飯,AA制才是最好的”,我五五分吧,這個問題實際上有很大學問的,根據每個人的層次和環境不同,每個人的處理方式可能大不相同。

如果是公司不管飯,天天出去飯店吃飯,在這種情況下AA制無可厚非,也可以是今天他付錢,明天你付錢,或者提前都把吃飯的錢讓一個人管理,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如果是因為同事經常在工作中幫忙,想感謝一下同事請吃飯,那你就不能AA制吧,痛痛快快把錢付了吧。

如果是同事之間聚會,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遵照組織者的意願進行AA制,或者有專人請客。

如果是久未見面的前公司同事偶遇了,一塊吃個飯,就應該主動結賬了,你說是吧。

好了,就說這些吧,你在這個問題上都是怎麼處理的呢,期待能看到你的想法。

這裡是職場加油站,我是IT老王,感謝關注!


花園口IT老王


個人認為看要在什麼場合和情境下。

如果多人吃飯,aa制也很自然,人多讓誰請都不合適,關鍵下一次什麼時間湊齊就很難說,所以乾脆aa制,這樣誰也沒話說,也都能接受。

如果是人數少三四個人平時大家定期聚餐工作交流對接的也比較頻繁,還是建議輪著請會顯得自然些,也利於增進相互瞭解和工作協同。

如果外企工作正常工作聚餐或私下聚餐,實行aa制無可厚非。本身在國外aa制可能會比較自然。

而國內人情味比較重,刻意這樣會顯得生疏。在國內企業和同事吃飯如果還aa制一般比較生分的在一起吃飯時會aa制,稍微熟悉點的還是比較傾向相互輪番請吃飯顯得自然些,如:今天你請,下一次我請,不約而同的形成默契共識。

我在一家企業時和兩個同事關係相對要好,走的比較接近些,平時吃飯也沒有相互爭強付賬,誰也沒想過要佔誰便宜,大體就是這次你掏錢了,下次就我掏錢付賬,第三次時自然也就是第三個人付賬了,這樣持續十多年一般都是這樣的,以至於後來形成了另一種情形:中間相隔了一段時間,再聚餐時誰發起聚聊誰負責買單。

聚餐吃飯相互請客,一來二往的就熟悉和拉近距離了,如果同事之間始終停留於aa制這種形式。無形中相互給對方一種大家僅僅停留於同事關係上,在交往中難免有所提防,不利於雙方之間認同感的增進。





豹策崔巍


贊成這個觀點!

在老單位就是這樣,經常和同事聚聚吃個飯,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感情溝通,方便在平時的工作中交流更順暢。剛開始還好,大家都心照不宣,你請一頓,我請一頓,時間一長,就麻煩啦!有的請的好,有的請客舍不得花錢,甚至有的就撿漏不請了,雖然大家不說話,但心裡就不舒服,背後出現了議論和詆譭,該起的作用沒起到,還起了負面作用。

現在我們同事聚餐吃飯,就一個原則,全憑自願,還要AA,問題得到了解決,而且感情也沒有疏遠,該溝通的也溝通了,而且還沒有負面影響,感覺如果能AA的最好實行起來,實在不行,就別參加了,沒必要的社交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把握不好火候,還有負面作用的話,就更得不償失了。


裴向東


認同

和同事吃飯,AA制最大的好處是:同事間的關係更融洽,更長久,更有利於工作。

表面看來,和同事吃飯,誰請客誰買單,證明著他人際關係好,會做人,辦事能力強。其實真不是這回事,真正能證明一件事情好壞的,只有時間。

記得一年前去臺灣,和哪裡的朋友聚餐,人人興高采烈,個個滿懷暢飲,朋友之情溢於言表,用暢快淋漓形容也不為過。

在聚餐中我發現,他們都是各點各的飲料,喝啤酒的點啤酒,喝白酒的要白酒。喝的飲料瓶,啤酒瓶,白酒瓶,都放在自己身邊。買單時,自己喝了什麼都告訴對方。菜錢是多少,酒水錢是多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當時很不理解,至於嗎!

聚餐散了,各自回家,回家的路上。

我帶著疑惑似的口氣問朋友:你們每次吃飯都是這樣嗎?

他不以為然的說:是呀,

我緊接著說:你們關係不怎麼樣吧!

他有點不高興的說道:怎麼可能,我們都是從小長到大,跟親兄弟一樣。

聽了他說的話,我只是默默無語。

在臺灣的幾個月裡,只要各自忙完了工作,一有空閒,都會聚聚。尤其是到了週末,都會邀三,五好友,或者是家人朋友,出去遊玩,吃飯也好,K歌也罷,所有事情都是AA制。k歌時,每個人都是把自己喝過的飲料瓶,啤酒瓶放在自己的座位旁,統一結帳,各自買單。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說明一件事,AA制沒有尷尬,沒有難為情,朋友可以盡興玩,盡興聚,這麼說吧,想怎麼盡興就怎麼盡興。

說到我們這裡的聚餐,就是另一番情形。首先來時各各都是喜氣洋洋,滿面春風。待吃到杯盤狼藉,快要買單時,上廁所方便的比比皆是,象快被尿憋死一樣。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個個都成了大忙人,天上,地下說個不停,好像不打這電話,自己中的那500萬大獎,就要失之交臂。還有的是,就像以前失過語,實然知道自己能說話了,吱吱嗚嗚,口齒不清的說著自己都聽不懂的話,真是應有盡有,醜態百出。

古語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想要建立牢固的友誼,不管是朋友還是同事,只有建立在帳目分明的基石上,友情才會常青。親兄弟明算賬就是最好的詮釋。

同事之間在一起吃飯,更應該AA制。那些想以吃飯,建立自己人脈關係的人,應儘早排除這一想法,真的只是想當然。同事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同事與同事之間,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微妙關係。在吃飯中,你真的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要是碰到別有用心的人,一不小心,是非來了,惹禍上身了都不知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就是這一道理。

再則,同事之間吃飯,不是一天兩天,如果不是AA制,或多或少尷尬是不可避免的,時間久了,矛盾慢慢積累,到哪時,共事都難。

所以,不管和什麼人吃飯,AA制才是最好的。


雲淡風輕1658


關於這個問題:我並不認同這句話。

西方人比較喜歡AA制,但是對於東方人來說,整體還是比較喜歡主動請客。所以我個人偏好是請客吃飯。

當然請客吃飯,我值的是偶爾一起碰到了或者約好了出去吃飯。而不是平時上下班那種常規的。那種常規的一來有時候帶飯,有時候叫外賣,大家肯定是各付各的。

所以我說的請客吃飯。就是小概率的小聚。因為一來是同事,難免需要對方幫忙的時候,一起吃飯,主動買單,可以增進友誼。也許對方也會想著下次他請,所以其實也基本上是吃來吃去。但是相互的性格可以摸透,是不是小氣的人,是不是較真的人.....這些點了解了,好判斷以後相處的方式。

所以,我更喜歡請客吃飯,而不是主動說AA制!

謝謝,加油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