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主動變“勤快”,家長要懂得學會“偷懶”

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被父母們寵愛著。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不用做,父母們都給孩子一手包辦了。所以很多孩子都被媽媽慣得,變成了一隻小懶豬。殊不知孩子懶惰的背後往往都是因為有一個勤快的媽媽,從小把生活大事小情都包攬,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懶惰。有時候聊天總能聽到有媽媽抱怨自家的孩子懶,滿地的玩具不收拾,吃飯要喂,穿衣服要別人給他穿,愁死了。其實這些都是父母自己太“勤快”造成的。

想讓孩子主動變“勤快”,家長要懂得學會“偷懶”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勤快”做父母的就要學會懂得“偷懶”

父母們應該偷哪些“懶”?讓孩子變“勤快”

一 懶得替孩子整理玩具,收拾房間

沒有生孩子之前,家裡時時刻刻都可以保持著乾乾淨淨的狀態。即使2,3天不打掃,也能保持乾淨的狀態。但是家裡多了一個小朋友以後,不要說2,3天打掃一次。就是1個小時沒有注意,孩子都能把一個乾乾淨淨的家裡,瞬間搞得一團糟。儘管父母交和孩子說了一遍又一遍,自己的玩具玩完要自己收拾好。但是孩子總是把父母說得話當做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的,根本就不長記性。每次都是父母實在看不下去了,替孩子收拾好。孩子也就是抓住了父母總會幫自己收拾的心態,所以每次玩完,都不會自覺的去收拾。

想讓孩子主動變“勤快”,家長要懂得學會“偷懶”


因為父母總是幫助孩子收拾玩具,整理房間,讓孩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慣。父母們想要自己的孩子勤快起來,就要學會偷懶,不要次次都幫助孩子收拾,整理

孩子也需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個成員,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做家務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懶得給孩子餵飯

很多父母都會給自己的孩子餵飯,1歲之前的孩子,動手的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做父母的給孩子餵飯,是正常的。到了孩子2~3歲的時候。孩子其實已經有了自主吃飯的能力。但是很多父母還是會選擇給孩子餵飯,因為覺得孩子自己吃飯不專心,有很慢,常常吃到飯都涼了,都還沒有吃完。所以父母乾脆就自己喂,想著孩子大一點的時候應該就會自己吃飯。說到底就是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自己孩子的能力,雖然說孩子吃飯的事情是一件小事情,卻能提升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情。

從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事情開始,可能開始孩子自己吃飯,時間會比較久。父母可以用鼓勵和激勵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快點。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更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所以在孩子吃飯這方面,父母也應該偷偷“懶”

想讓孩子主動變“勤快”,家長要懂得學會“偷懶”


三 在孩子的興趣上,父母們也要學會偷懶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興趣選擇上帶有太多的功利性了,比如說現在好多中國的孩子在學習鋼琴,但是像朗朗這樣揚名國際的卻少之又少。很多時候說是孩子的興趣,不如說是父母們自己的興趣。很多家長會讓家長去學畫畫,因為覺得大家的孩子都去學畫畫,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輸。但是都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可能孩子不喜歡呢?然後看孩子學了一段時間,畫畫都沒有什麼進展,還指責孩子說,花錢給你去學畫畫,你都不認真。其實是孩子對畫畫根本沒有興趣,對自己沒有興趣的東西,又怎麼會用心去學呢?所以在孩子興趣這方面,父母們也應該學會“偷懶”不要給孩子增添太多負擔,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

想讓孩子主動變“勤快”,家長要懂得學會“偷懶”


有時候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父母自己成長的自我增值的時期,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也是父母自己的時光。莫忘初心,生命是一段旅程,不是一場競賽,不要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中的籌碼,也不要把自己的期望,施加到孩子的身上。要知道,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做父母的應該是幫助孩子朝他們的目標前進,而不是把自己的目標施加給孩子,讓孩子替自己完成。

想讓孩子主動變“勤快”,家長要懂得學會“偷懶”


父母是有效期的,在對待孩子這件事,有時候可以偷懶,但是有些是一定不能偷懶!孩子的教育不能偷懶,陪伴孩子不能偷懶,孩子的教養不能偷懶,孩子的人格培養不能偷懶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