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偷懶這詞,大家都知道是個貶義詞,但我今天要說的偷懶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懶。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媽媽手心裡的寶。

孩子放聲啼哭,是餓了還是不舒服了?媽媽不管此時手頭上多忙,都會放下三步並兩步地跑過去看望。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還不會吃飯,不會穿衣,媽媽都會屁顛屁顛地去幫忙。

想說,忙碌不堪的媽媽,你是不是應該歇歇了,應該放手了?你的不放心,你的幫忙,難道不會成為束縛孩子的雙手,讓他學不會長大?

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呵護,父母的幫助,但到了一定階段,父母是不是就應該學會放手,學會適時的偷個懶呢?

那麼,如何偷懶,如何學會放手呢?

一、狠心一點點

誠然,父母對孩子都很寶貝,覺得孩子會受傷,會痛苦。所以,總是想方設法地想要幫助對方,減輕他的傷痛。

但有時候,因為你的不放心,可能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依賴。

因為每次自己遇到困難了,都會有家長替自己撐腰,家長是自己最有力的後盾。

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對自己形成依賴,就要學會狠心一點。

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17歲的神童魏永康,在別人還沒有完成高中學業的時候,他就以出色的成績考入了中科院。

但不久之後,他卻被學校勸退了。

而原因竟然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

下雪天的時候,還空著單衣、拖鞋在校園裡穿梭。

從來不知道打掃衛生,髒衣服、臭襪子在寢室裡隨處可見,跟別人的溝通也成為了問題。

這一切,都是他的母親造成的,因為她覺得只要孩子成績好,就不用幹家務,一心學習就好。

因為母親的不狠心,卻讓魏永康成為了生活中的白痴。

二、讓孩子學會參與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都跟孩子有關,那麼作為父母的就應該讓對方多多參與,不要讓他置身事外。

像去培訓班,學習以及生活上的事情,都儘可能地徵求對方的意見。

不要只是自己的“一言堂”,由自己來決定任何事情,孩子根本沒有發言權。

朋友家的女兒上幼兒園起就開始學舞蹈和鋼琴,訓練每天都很辛苦,但她還是堅持了三年。

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雖然她每天都在抱怨,但過後還是照常去上課。

每次問起朋友,她總是說,這些都是她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堅持到底。每次女兒不想學了,父母總是會轉移她的注意力,慢慢引導。這中間沒有打罵,也沒有恐嚇之類的,最多也只是聽聽她的意見。

朋友家的女兒雖然學的很辛苦,但還是在堅持,因為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而父母當初也問過她的意見,在學習的中間,也適當地給予了安慰及意見。

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我想這樣的孩子,以後做任何事情,都能夠成功。

因為她有毅力,也有恆心,會為了一件事,去付出努力與汗水。

而任何事情,只有是自己選擇的,她才會心甘情願地去做,即使是中間經歷了折磨與苦難,也都會去一一克服。

三、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其實也來源於父母的鼓勵與狠心。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做父母的就應該讓孩子去解決問題,並給予適當的鼓勵。

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在不斷的學習與鍛鍊中成長,讓他漸漸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並不比別人差,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工作。

群寶是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平時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總會選擇逃避來解決問題。

這一次,老師讓他們背英語課文,群寶回到家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拖延不想做。媽媽看到了,拿起書本對他說:“我們一起看行嗎?”

說完,媽媽坐在他身邊,跟他開始一起背課文。把段分成詞,把句分成詞,慢慢地確寶能背下一句話了,能背下一個段落了。

而在他背的過程中,媽媽總是會給予適當的鼓勵,一直激勵著他。

優秀的媽媽,都知道如何“偷懶”

孩子自信心的提高並不是速成的,需要我們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增強,不斷磨練,才能夠讓它慢慢地得以提高。

結束語: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會覺得孩子還小,需要自己的照顧。其實,離開了父母的懷抱,孩子比任何時候,都來得獨立與自主。

因為有父母在身邊,他會形成依賴,父母總是會幫著自己,但當父母狠下心來,撒手不管的時候,孩子失去了依靠,他才會不得不自己去做。

所以,父母在該狠心,該偷懶的時候,還是應該適時的偷個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