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明天是小萌六週歲的生日,媽媽帶小萌一起去蛋糕店訂蛋糕。小萌非常開心,到了蛋糕店聞到了蛋糕誘人的香味就走不動路了。

“媽媽,我想吃蛋糕”。

媽媽摸著小萌的頭,蹲下來對她說,“萌萌,明天才是你的生日,等到明天你就可以吃蛋糕啦。”

小萌的視線一直離不開蛋糕,恨不得現在就把美味沖天的蛋糕裝進肚子裡。她委屈巴巴地對媽媽說,“但是我現在就想吃......”媽媽拉起她的小手準備回家時,她竟然大哭起來,說媽媽一點都不愛自己了......

如果你是小萌的媽媽,你會怎麼做?是現在滿足她的需求還是延遲她的滿足藉此培養她的自制能力?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小萌媽媽現在的處境,當孩子對家長提出很多及時的要求時,家長們到底該如何做出正確的反應呢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延遲滿足”的重要性,為了以後更大、更多的獎勵而放棄現在可以立即得到的好處,這一過程其實培養了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雖然孩子在年幼時,自我控制能力就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強,對自己的學習和遊戲很有規劃,懂得為了更好的玩耍要先把作業完成;而有的孩子則本著使自己快樂的原則,會及時滿足自己吃喝玩樂需要,沒有剋制自己玩耍的衝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成長中的任何階段,自我控制能力都有可能改善。所以,各位父母不要猶豫,要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幫助他們“為明天的一盒糖放棄今天的一顆糖”。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首先,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通過練習得以提高。心理學家鮑邁斯特認為,意志力就像肌肉,練習越多,它就越強。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一些簡單的練習開始增強孩子的自控能力。

莉莉有一個讓媽媽非常頭疼的毛病,就是寫作業的姿勢很不規範,總是兩三分鐘就開始彎腰駝背,現在莉莉的視力已經有些近視了,可她才上小學一年級。其實莉莉這個年級的小朋友已經是有自我認知了,她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坐姿,可正確的坐姿卻讓她渾身難受、不舒服,反而錯誤的坐姿會讓她感到舒服。

是的,滿足他們及時的舒適感,卻沒有意識到日積月累的“舒適感”之後的代價卻是可能導致彎腰駝背、視力下降等情況,而這恰恰導致了孩子現有的一些不良行為。對此,家長們可以從簡單的坐姿讓孩子建立起自我控制的能力,當孩子能保持30分鐘正確的坐姿就予以獎勵加以強化,漸漸地即使沒有獎勵,他們也會形成良好坐姿的習慣。

其次,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規範並說明其意義,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規矩要清晰;逐條向孩子解釋清楚這些規矩,並說明其執行的價值,讓孩子能夠完全理解並願意接受為止。

簡而言之,要讓孩子“知其然, 並知其所以然。”

小萌的媽媽在面對小萌哭鬧的情境時,她沒有選擇打罵孩子或者責備孩子不聽話,而是蹲下來抱著孩子,幫她擦掉眼淚,等她情緒宣洩完了稍微平靜一點對她說,“萌萌,媽媽知道你想吃蛋糕,媽媽並不是不給你吃,而是我們需要等待一會。現在蛋糕還沒有做好,明天才是你的生日,我們明天就可以吃到你想吃的蛋糕了,而且在生日那天吃蛋糕才更有意義,說明我們的萌萌又長大啦,是不是呀?”小萌聽了媽媽的話,擦乾眼淚,明白了等待的意義不再哭鬧,點點頭和媽媽回家了。

很多時候,家長們對待孩子無理取鬧的情境會採取強制的措施,只說“不行、不可以”,卻沒有解釋,這會讓孩子產生懼怕家長的心理,久而久之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聰明的家長不僅告訴孩子“不可以”,還會耐心告訴他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孩子才會更容易接受,也明白了延遲滿足的意義。

最後,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和選擇,減少對孩子的控制。有規則並不意味著事無鉅細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對年長的孩子而言,讓他們在學校和家庭中有發言權和自主權,會非常有利於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提高,很多事情他們希望能夠自己完成,家長過多的干涉反而影響他們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

鑫鑫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基本上學習不用父母操心,因為他和父母“約法三章”,只要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其餘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所以,每次放學回來,鑫鑫都會自覺地去做作業,延遲自己玩耍的慾望,因為他知道只要完成學習計劃,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而且父母對他沒有太多的控制,因此每次完成作業的效率也非常高。

現在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了嗎?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歡迎關注訂閱~

您的點贊是對我最高的讚賞(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書寫粗心、計算馬虎、寫作業拖拉、成績上不去....等一切關於學習、成長過程中問題,私信我,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