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到4月份開工的話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經濟的壓力?

帥帥得


四月份,哎呀,我們農民就要幹活種地的準備了,家裡就是少點鹽,在正兩袋煙夠吃一個月了,菜窖裡的菜應該哈能吃一個月剩下的就該扔掉了,再去磨坊磨一麻袋米,還夠吃倆月的,農民的日子可沒有城裡人過的好啊,農民的難誰知道啊,你說是不。


誰是傳說586


如果單單看個人的存款,全國不說90%,最少80%的人撐到四月份開工應該沒有問題,畢竟2個月的收入,對於愛儲蓄的中國人而言,存下2個月收入的存款並不算是一件多難的事情。但是現實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簡單的。

如果真的4月份在開工的話,那麼最少三分之一的人撐不住,當然這個不是指他們的存款撐不住,是他們就業的單位撐不住,單位撐不住,個人就要失業,而短時間裡大批量的失業人員,要想再就業,難度就大大增加了,所以當4月份開工時,會有很多人發現自己寂靜無工可做了。

按照2020年2月6日清華大學團隊的調研預計:受疫情影響,我國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也就是說只要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超過2個月,全國近三分之一左右的企業都得拜拜。

很多人或許不理解,認為企業以往賺錢這麼多年,怎麼短短兩個月就會撐不住呢?很多企業確實不是沒錢,只是沒有資金流,而資金流斷裂是最恐怖的,這也就是財務上為什麼會有一個:“現金為王”的概念來說明現金很重要。

舉個簡單的例子:企業經過前幾年的努力發展,到今年共賺了1個億,但這1個億並不是都在公司賬戶裡的,其中4000萬元體現為存貨、3000萬元為應收賬款、2000萬元投建各類固定資產、500萬元為預付賬款,企業賬戶上目前的現金實際僅有500萬元。假設企業每個月的固定開支為800萬元【不算原材料成本】,以往企業每個月銷售可以回籠資金3000萬元,假設原材料成本為2000萬元,扣除原材料成本後,可以一直維持穩定的1000萬元/月的收入,再扣除固定開支,每月還能節約200萬元,那麼企業經營沒有任何問題,但一旦企業停工失去收入,賬面上的500萬元連一個月都撐不過去。這就是資金鍊斷裂。現實中很多企業可能經營本身沒問題,但是因為資金鍊斷裂(一般都是盲目快速擴張所致),導致企業逾期、欠息,最終引起供應商全部追討貨款,企業被迫倒閉。

很多人會說企業為什麼不多留點資金在賬戶上,當你做到老闆你就知道,大部分人都會有野心,想著繼續做大,所以會一直在投資,當然並非說企業都不在賬戶上留任何資金,一般90%以上都會留足1個月所需;70%會留足2個月左右的所需;50%左右的企業才有可能留足3個月,留足6個月的基本不會超過5%。因為企業主們的信念就是錢放在賬戶上是最傻的,只有再投資才是明智的。

總結

綜上所述,4月份在開工的話,單單看存款的話,80%的應該不成問題,但是考慮到後續的影響,估計最多就60%的人可以撐住,所以並非越晚開工越好,不是每個人都是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央企、國企員工的。


鯉行者


4月份全面開工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全國很多地區2月底3月初都會迎來一波復工高潮,4月份不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相對概率會小很多。

至於存款的問題,我覺得小微企業的老闆可能比普通員工更支撐不住。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疫情控制形勢總體向好,復工不會很晚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我覺得疫情還是在朝著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一方面,除了湖北以外的全國其他地區,疫情新增病例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一定明顯下降,至少也很少明顯新增的了。

最近大家去觀察下官方給的數據,很多省市都連續好幾天新增病例下降了,拿我們杭州來說,連續幾天都是個位數,相信很快可以歸零。

另一方面,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新增病例的統計口徑也做了調整,所以問題該看到的也都看到了,剔除過去沒有統計進去的病例,實際上的新增病例也有在下降。

而且國家的“大四”醫院都已經奔赴武漢了,這可是國家最精英的醫學力量,這樣集中到一個地方還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加上我們還有一直奮戰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專業們,我相信疫情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控制。屆時全面復工就具備了條件。

復工大概的時間,我想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的概率比較大。因為再延遲,確實整個國家的經濟也要產生嚴重的影響,很多企業撐不下去。

至於提到的很多企業目前不允許復工,並不是企業自身一定不想復工,主要兩個因素影響:

第一,當地的疫情狀況還沒有拐點跡象,當地政府不同意企業復工。很多城市目前對企業復工都要求事先申報審批,如果政府不批准,企業自然就沒辦法復工了。

第二,有些企業老闆出於行業特點,顧慮員工復工後疫情傳播的風險,寧可推遲一些。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比如之前恆大集團許家印就是一再推遲了復工的時間,售樓部和地產項目都不得早於2月20日。

二、真到4月復工,恐怕形勢不容樂觀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新聞,最近已經有一部分企業開始裁員了。

比如某傳媒公司,某些酒店行業等等。

要知道這才是2月中旬,如果再延遲一個多月全國才能全面復工的話,恐怕將有相當一批的企業都要倒下。

這種局面不是國家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企業老闆所願意的。

這些企業裡頭,首當其衝的就是服務行業,比如餐飲、娛樂、酒店、旅遊業等等,然後房地產、建築等行業都會影響很大。

這些行業的從業員工人數巨大,覆蓋人群廣,要是服務業都崩潰了,員工就必然都會面臨失業,那對整個社會是災難性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國家不會讓企業那麼晚復工,疫情雖然可怕,但政府和人民齊心,還是有能力控制住它。

三、疫情危機下,職場人需要節流,但更需要學會開源

很多人說,疫情如此兇猛,沒法去復工了,是不是我該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呢?

我想說,量力而行,你若是存款不多,餘糧不足,自然需要節約一點。本身你在家待著也沒有更多消費,減少些網上的購物消費就好。

你要是經濟底子較好,也沒有必要如此焦慮,畢竟疫情只是短期的影響。

可我更像說,疫情當下,比起節流,你更需要思考如何去開源。

萬一企業下個月發不出你的工資了怎麼辦?房貸怎麼還?再不幸企業把你裁員了,面臨失業在家你又該如何?

這些問題都很現實,僅僅只有“儲蓄”的思維是沒法讓自己安穩一輩子的,你也需要一些創造性的思維。

比如,疫情在家,可以乾乾副業,賺點小錢也好,也許幹出一番名堂來了,副業就可以轉為主業。

又比如,在家期間,多學點知識,投資自己,以後疫情結束了你可以更有職場競爭力,賺更多錢也是不錯。

起碼,這些都比你在家坐以待斃來得強。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關於疫情防控問題,建議還是聽專家的。鍾南山教授表示2月底疫情的頂峰就將到來,過去以後疫情可能在4月底前結束。

目前,確實有不少企業陷入了停工、停產和裁員的危機。有不少網友接到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或者待崗通知。

首先給大家補充一下知識。

第一,解除勞動合同怎麼辦?用人單位要想通過經濟性裁員解除大家的勞動合同,必須要提前30天通知職工,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個月的緩衝期。裁員以後,用人單位還應當給職工根據工作時間發放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標準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多數人支持到4月份是沒有問題。

第二,安排職工待崗怎麼辦?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待崗的話,並不是給職工停發工資。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非勞動者原因企業停工停產的,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應按照約定支付勞動者工資。也就是說至少2月份工資待遇不會變,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按照各地規定執行。有些地區是要求支付70%~80%的最低工資標準,上海市是要求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生活費。

安排職工待崗期間,用人單位應當繼續為職工繳納著社保。

疫情不用等到結束,經濟生活就會逐漸轉為正常

疫情的拐點很重要,關係著人心安危。一般我們將疫情的拐點認為是當住院的確診病人人數每日的增加數,小於每日出院的病人來說,也就是說累計還在住院的人數逐步減小。目前我們的確診人數是約6萬人,其中包括臨床診斷人數1.3萬人。臨床診斷人數是國家對湖北省的標準新增加的,為了方便患者能按照確診病例相關的要求接受規範化治療,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實際上2月11日的新增確診病例只有2022人,2月12日至於出院人數達到了1184人,相信按照這一趨勢,病情的頂峰很快就能到來。湖北省以外的地區2月12日只增加了312例,確診病例已經連續9天連續降低,其實很多省市已經出現了治癒病人大於新增確診病人的拐點。甚至西藏的唯一一例確診病人已經出院,實現了確診住院人數清零。相信人們越來越安心,生活很快會恢復正常。

壓力最大的是企業

對於個人來講,除非是有房貸或者車貸要還的情況,一般來說壓力還不是很大。而且,如果受疫情影響造成收入銳減,也可以跟銀行協商,各個銀行也出臺了一定的優惠政策。

現在很多中小企業都是以資金高週轉來維持生存的,根據北大和清華聯合對995家小微企業的一個調研顯示,有85%的企業現金只能維持不到三個月。現金只能維持一個月以內的企業佔34%,現金能夠維持兩個月的企業佔33.1%。

如果小微企業大量倒閉的話,肯定會對就業產生影響。因此,各地陸續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比如一些國有企業集團會對租賃他們房產的小微企業實施減租,社保部門允許小微企業社保費緩交,還可以對堅持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進行社保費返還,甚至最高達上年度企業繳納的6個月社會保險費(包含職工個人部分)的50%。企業需要繳納的稅款也可以進行緩繳,一些地區還免除了城鎮土地使用稅。國家也通過逆回購等金融措施釋放了約1.7萬億資金,同時還有其他支持的金融政策等等。一般來說,除了受疫情影響非常嚴重的旅遊業、教育行業、餐飲業等行業以外,其他行業相信很快都會恢復正常的。

如果4月份就能夠回覆正常,相信很多企業都能夠藉助國家的幫助政策堅持下去的。


暖心人社


假如到4月份開工的話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住經濟的壓力?

大部分的人扛不住!

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看數據!

《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18—34歲年輕人月儲蓄平均為1339元。並且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都是存在著一個貸款壓力的。

所以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他們是很難維持一個收支平衡的。

第二,看公司!

目前的疫情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如果推遲到4月開工,大部分的企業是會倒閉、破產、裁員的!也就是說,短期來看大家其實並沒有什麼風險,因為現在處於一個在家拿著薪資的狀態,但是長期來看,如果企業倒閉了,員工就會失去收入,而這個時間尋找工作的難度是很大的。


所以,如果4月開工,企業倒閉,裁員開始,許多人不僅還不起貸款,而且還會面臨生活支出的壓力。

第三,就是看市場供應!

現在的供應狀況還算是不錯的,因為國家統籌安全,並且給予支撐。但是如果4月開工的話,大量的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食品會跟不上,到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的混亂,催生物價的不合理上漲。

結論: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會出現4月開工的情況。並且許多企業在2月10日和2月17日都已經出現了復工的情況。

那麼,在一邊是疫情防控,一邊是生活需求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做好完善的防護,才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因為經濟和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對於我來說基本沒有壓力,我在家搞農家樂飯店,一年租金就1500是一年,其他都是自己蓋的,雖然年尾備了很多貨,不讓營業,但是在農村家人都在一起就自己吃了過年,沒有請工人,忙的時候父母家裡自己人幫忙下,也沒有房貸車貸,都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不喜歡有100幹1000的事情,反正現在都沒有營業沒有收入,但是支出也少就吃吃喝喝的店裡都可以供應大半年,當自己給自己放假,現在沒事喝喝小酒,唱唱歌自己農家樂有ktv,看看電影(農家樂大廳有投影沒有外出)陪陪我兩個雙胞胎女兒(自己蓋的遊樂園沒有外出)本著錢多錢少夠用就好,知足常樂,人生幾何歡喜就好,











牛山尋歡問酒


如果到4月份才開工,有不少人確實承受不了。從1月24日進入春節假期,如果到4月份,基本上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假如真的是這樣,那麼受到影響的是兩類人:

第一類,是自己做生意的,如果生意做不成,沒有收入,資金週轉就會很困難,有不少做生意的都是貸款做生意,不開張的話,貸款都會壓跨自己。

第二類,無固定工作的,沒有穩定工作的人群,春節一過完,就需要準備打工掙錢了,本身沒有什麼積蓄,再沒有收入的話,可能吃飯也會成問題。

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太恐慌。

首先,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復工了,在2月10日時,廣東、浙江等發達省份的企業都相繼復工,而且已經分批的擬定了復工企業名單,不可能一直到4月份才開工,復工的企業會越來越多。

其次,如果真的到4月份才開工,最緊張的其實不是現在無法開工的人,而是企業,企業如果不能正常運轉,有些一個月就會倒閉,企業比工作的人還要緊張,不會拖到那個時修成。

最後,從最近的疫情情況來看,是在往積極方面好轉的,相關藥物正在進行臨床開發,包括疫描也在加緊研發,而除湖北外的地區,確診病例已連續十天下降。預計情況會逐漸好轉,大部分企業都會相繼復工的。


財經宋建文


前幾年,很多人都說90後這批年輕人,他們的消費觀念超前,人均負債12.5萬,雖然我不知真假,但是作為90後的一員,我是真真實實地負債了,並且負債額超過了12.5萬這條平均線。

因為負債累累,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每天面臨著金融機構的電話催收,還飽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一刻也不敢鬆懈。

我相信有很多人同樣面臨著負債,他們有的欠債比我還多,幾十萬幾百萬的都大有人在。大家都飽受著煎熬與困苦,想早日脫困上岸,只想過上平靜的日子,但對於我們這幫負債累累的人來說,太難了!

今年的疫情事發突然,受眾影響面很廣,不僅封城封村封路,還要求人們做好隔離,不準聚眾聚會,出門都要求佩戴好口罩才能出行。

而且,這次疫情突發被ZF公開,並要求隔離的時間是在春節前10天左右,很多企業老闆和個人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就被這個病毒疫情給攪和了生活和計劃。

我們大家都知道,國內很多的大中小企業的日子,其實過得並不美滿,很多企業都向金融機構貸了款,每天所承受的租金、利息非常的高;而我們個人,也有很多人欠有信用卡、網貸等金融機構的錢,現在疫情這麼一影響,大家都沒有了資金來源,就好比人體器官斷血供應不上一樣,短期內勢必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未來半年內,會有一部分企業扛不住資金壓力而破產,一部分個人也會因為沒上班,沒有工資收入而導致個人信用逾期,而金融機構的壞賬率也會攀升,這些都在所難免。

但大家也不要有恐慌情緒,因為這次疫情是全國性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受到影響,只有配合好ZF機構的安排去做好隔離防護,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度過這次難關了![贊][贊][贊]


榮耀哥vlog


按照目前的情況,疫情防控是處在關鍵時期,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的,但是很多人就未必能支撐下去了,畢竟可以熬過一兩個月,大部分的商戶未必能撐到四月份,前幾天有一則新聞報導41天96家房企破產,雖然因為樓市降溫引起的房企生存艱難,但此次事件也是對房企存在較大的壓力,加快了房地產市場房企的快速洗牌過程,如果回到大部分商戶這裡呢?其實現在沿街店鋪都不開張,不僅僅是商戶影響,此時事件影響的是方方面面,更對經濟有較大的衝擊。

我一位朋友是開雜貨店的,自從疫情事件發生之後他的店鋪就關了一個多月了,租的是三百多平方小超市,每年店租十多萬,可是按照目前的情況每天關店門,他的損失也是很多的。加上貨物積壓過多,對他來說也是很苦惱的事情,如果延遲到四月份開工,他也將損失一筆的資金,起碼今年賺不了什麼錢了。

那四月份開工,有多少人可承受經濟壓力?

1、很多企業難撐三個月。

要知道企業和個人不同,雖然事件還在發生,但是個人若三個月沒有收入,各種房貸車貸的壓力會出現,吃白米飯改吃方便麵,銀行可以給你延期貸款,但是企業就未必能撐那麼久了,因為很多小公司不僅需要人力成本,在沒有收入時一直支出,很多老闆也是憂心忡忡,一旦停工的時間過久,他們面臨的打擊是最大的。

這些企業為了留住員工,每個月還按時發薪資,為了不面臨更大的危機,還需要繳納各種場地租,一旦熬不下去,可以開工的會冒險開工,不能開工的就只能去貸款,所幸現在政策也對小微企業加大了扶持力度,撐一撐還是可以的,但今年要賺大錢很難了。

2、疫情之後的影響仍存。

如果談論到疫情時期,很多人都不能做事都會被影響,大部分的是收入都降低了,甚至有人無收入不能償還貸款了,但是疫情過後其實影響還是存在的,一些人流量集中的餐飲、旅遊、娛樂等項目仍然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基本上今年能不虧錢後面疫情事件過去能保本就不錯了。

這時候建議儘量開源節流,能省即省,畢竟這種事件是大家都需要面對的,既然如此就等吧,相信在短期內事件會慢慢開始轉好,不一定要到四月才開工。

因此,如果到4月份開工的話其實大部分的企業都承受不住經濟的壓力,很多人也面臨著各種貸款的問題產生,企業也將損失一大筆資金,但要到四月份開工的可能性並不高,目前還是等消息,相信會慢慢轉好的。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以我為例說一說吧。開有一個小裝修公司,做工裝,收下兩個管理人員,另外年前和朋友合夥投資開個早教中心,十一月份開始裝修,現在還沒有裝修結束。春節前盤點下來,19年賬面利潤能有個幾十萬吧,但是實際是有200多萬的款沒收回來,春節前應收款300零幾萬,實際只收到了40萬不到。賬面上算我幾十萬的利潤,實際上反倒還有差不多50萬的貨款沒支付,信用卡還欠將近50萬,借款大概20萬,同時還要支出30多萬投資早教中心,節後新項目開工的預備金。算下來19年賬面上利潤幾十萬,實際是倒欠了一百多萬的外債。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只需要撐一個月後,早教中心開業收費有資金流動,項目上有進度款流動,我一點都不擔心運營。但實際情況如果要停擺到4月。。。??這麼說吧,3月份我就必須跟銀行對接房子車子抵押貸款的事情,4月份沒有資金入賬我就死定了。倒不是說會馬上破產,但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信用卡一旦逾期,就會導致我很難再從銀行貸款,後續就會一連串的影響我項目進展和公司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