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肿瘤医院医生黄巍:报到6小时后就加入“战斗”

2月14日,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派出医疗队支援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医疗中心的第二日。下午报到,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医护人员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中。哈医大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黄巍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了支援“前线”首日的工作。

哈医大肿瘤医院医生黄巍:报到6小时后就加入“战斗”

  2月14日 哈尔滨 多云

  今天是2月14日,也是我支援省新冠肺炎重症医疗中心的第二天。此时已是凌晨4点,我刚刚下班回到住所,消毒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没有了困意,思绪给我拉到了13日中午。临行时的誓言还在脑海中回荡,哈医大肿瘤医院领导的嘱托依旧在耳旁响起,曲国蕃院长还亲自带队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目前这所医院接诊黑龙江省各地的重症患者,作为一名重症医生更知道职责所在。

  13日下午14时左右,我们到达支援地。哈医大一院纪委书记马常富及医务部的领导欢迎我们并给我们做了细致的培训。每个人都在反复的强调穿脱防护服的重要性,保护好自己我们才能救治更多的人。

  培训结束已经是下午16点左右了,医务部的领导带我去见了ICU的病区负责人费东升主任。一进办公室看到大家都在紧张的工作,因为全省各地的重患者都在陆续的往这边转诊。两部电话像商量好似的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的响,费主任在接电话的空隙时间问我,“你现在能进去吗?”当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内心想这么快,虽然来之前已经做好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感觉好突然,但现实的是临床工作就摆在面前。考虑我还没有办理入住,工作需要的用品还没准备好,最后安排我上当晚20点到次日凌晨2点的班,这样我还有一点时间做物资上的准备。

哈医大肿瘤医院医生黄巍:报到6小时后就加入“战斗”

  在这里医生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护士的工作时间是4小时,对于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这几个小时是非常辛苦的。所有的医护人员一旦做好防护,为了节省医疗资源大家不敢喝水,而防护服密不透风,刚刚穿完没等到病区就已经开始出汗,到了病区紧张的工作一会儿全身都湿透了,工作几个小时后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喝一口冰镇的汽水,这种想法放在疫情之前再平常不过,但在隔离病房已然是种奢求了。

  期盼疫情快点过去,我们可以自由的呼吸,可以正常的上下班,可以跟家人一起过周末,可以去看电影……

  跟我一起来的还有16位美丽的白衣天使跟帅气的张佰承医生。我们定将精诚合作,不辱使命,坚决打赢防疫攻坚战!我是医大肿瘤医院重症人我骄傲,我自豪!

  天渐渐亮了,我该睡觉了,养足精神,继续奋斗!

  (李宴群 刘睿 记者 石岩松 王忠岩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