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威尼斯商人》是英國著名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於1596~1597年創作的劇目,是他32、33歲盛年時所寫的作品。

當時的英國,正值伊莉莎白一世在位之時,一個被視為英國曆史上的黃金時代,整個國家呈現一片鼎盛的態勢。

愛好戲劇的伊莉莎白在1559年到1574年間,逐步建立了戲劇和演出公司的特許制度,試圖從劇本到劇院全面控制新興戲劇業。而時正盛年的莎士比亞也憑著自己的才華得到了皇家的肯定,從1594年起他就被遴選為伊麗莎白御用戲班子成員。

《威尼斯商人》正值此時誕生,作品中承載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但也將個體理想與英國現實間的矛盾和盤托出,因此整部劇又多了一絲諷刺意味。某種意義上來說,整部劇仍未脫離主流價值觀和英國貴族們的喜好。同時,這部被捧譽為四大喜劇之一的《威尼斯商人》,在當時或許是喜劇,如今再看其實它也是一部反映同一時代下“夏洛克式的悲劇”的經典之作。

本文將從這部名著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基督徒與猶太人之間的對立關係來解構夏洛克們的自衛式的卑劣與悲情。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01、《威尼斯商人》的時代背景:猶太人因與基督徒在教義上的迥異而受盡排擠,生存空間不斷減縮

傳統觀念中對夏洛克的評價,不外乎貪婪、唯利是圖、冷血、卑劣。夏洛克最令人恨之入骨之處,莫過於他在法庭上對安東尼奧的步步緊逼,冷酷無情且毫無憐憫之心的作為。

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過是夏洛克的表象,我們看到的都是他言行的結果,而其背後的原因才是揭開某些未知的面紗。到底是什麼緣故,讓這個視錢如命的放貸者寧願損失本金、不接受雙倍甚至多倍的賠付,仍要千方百計將品格高尚的安東尼奧置於死地,堅決為剜那一磅毫無實際作用的肉?

當你瞭解了現實中夏洛克們作為異邦人,所面臨的不公義環境與困境時,相信你便會對夏洛克們的理解更立體。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猶太人拒絕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救世主)的事實,成為他們被排擠的“原罪”

猶太人與基督徒最大的分岐在於是否承認耶穌是彌賽亞的身份。按《新約聖經》的記載,拿撒勒人耶穌於30歲時在猶太遍地傳道,33歲因被判為觸犯猶太人的律法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隨後他的門徒,將耶穌就是彌賽亞的好消息於各地廣傳。其中以西門彼得為首的耶路撒冷教會,負責傳給自己的同胞猶太人,而以使徒保羅為首的外邦教會則負責除猶太地以外的地區。而從那時開始他們就成了猶太教眼中的異類份子,不斷受到羅馬政府與猶太教派的逼迫。同時,為了區別他們與猶太教的不同,民眾就將他們叫做基督徒(意為跟隨基督的人)。

彼時猶太地只是羅馬的一個殖民地,猶太人雖然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但在政治上並無地位可言。因此就在公元64年,羅馬的暴君尼祿開始因羅馬城被燒事件嫁禍於基督徒,大部分的基督徒不是被殘殺,就是被驅趕。而猶太人在經過數次反對羅馬人壓迫的起義,在公元135年後開始了長達2000多年的大流散。

本來處於地下教派的基督教,卻在公元325年,因另一個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皈依,而諭令全國臣民都要信基督教,直至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從此基督教才開啟了高光時刻。

當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之後,對於堅決否定“耶穌是彌賽亞之事實”的猶太人,羅馬的基督徒就以"是猶太人釘死耶穌"的歷史,而對猶太人從厭惡升級為了仇恨。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基督教的日益強大使猶太人在歐洲的生存空間變得非常狹窄

中世紀之前,90%的猶太人仍住在中東一帶,當西羅馬帝國覆滅而日耳曼蠻族入侵歐洲後,一直在外流蕩的猶太人也進入了動亂的歐洲。早期進入歐洲的猶太人,從事農業和手工業,開墾大量的荒地,把當時比西歐國家更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帶到那裡,同時也因著他們手工的精湛也得到應有的尊重,而對於他們一向很優秀的商貿也能自由進行。

然而到了中世紀,隨著基督教日益的強大,猶太人在文化、經濟上的空間越見收縮。隨著歐洲封建經濟制度的建立,猶太人先是被禁止擁有私地,後連祖先開墾的土地也被封給了各個封建貴族。而在手工業方面也被佔據主流的基督徒行業協會排擠,致使無法繼續,最後只留下商業能以立足。

在資本主義仍未盛行之時,基督徒不屑參與商業活動,但猶太人憑藉聰明的頭腦以及對商業的敏感性,逐步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商業網絡。

在中世紀早期,猶太人的商業網絡已經遍佈全球,各種貿易流轉於東西方之間。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02、《威尼斯商人》的社會背景:猶太人從放債到放高利貸,引起了基督教徒的不滿,同時也招致了自己的惡名

基督教與猶太教對於放貸的分岐與矛盾,是民眾仇視猶太人的導火索

直到10世紀,西歐的主流社會也開始涉足商貿領域後,意大利的商業聯盟開始對猶太商人的大規模打壓。而威尼斯彼時已是地中海的商業貿易中心,他們也開始排擠猶太商人,禁止自己的船隻運送猶太人的商品,不給他們進入自己的商會。至此,猶太人就被以基督徒為主的歐洲主流群體排除在生產與商業活動之外,這最終導致放貸成為了他們最後一條苟喘之路。

而這個行當之所以會開放給猶太人,不是因為他們做得好,只是因為基督徒不能做,而他們的根據就在《舊約聖經》出埃及記裡的記載,

“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出22:25)

事實上猶太人也一直遵循這項律法的規定,不過他們認為這項律法只對同胞起效,對於非我族類的人則不受這律法的限制。而對於基督徒來說,只要你是基督徒都是弟兄,不在乎你的國家、民族,四海之內皆兄弟,因此不允許在放債時獲利。

這就是《威尼斯商人》裡安東尼奧們與夏洛克們之間在價值觀上最大的分岐與矛盾。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猶太人因高利貸而成為眾矢之的,同時也失去了更多的自由

猶太人的信貸生意越做越興隆,借款人也開始越見高貴,包括貴族、主教、甚至國王都是他們的客戶。隨著兩者之間的密切來往,這項業務也開始成為當權者的套財工具。如上所述,猶太人是沒有政治權、地產擁有權的人,他們能否生存也要靠當地貴族的臉色,而這些掌握政治權利的王公貴族們,利用猶太人的信貸業務大肆斂財。

猶太人的貸款利息都是要這些當地的領主批准,在13世紀時猶太人的年利率可以高達43.5%。正因如此,這些幕後大佬們也就有機會向猶太人收取更多的稅,從而空手套白狼,坐收巨財。做為放債主體的猶太人自然就被推到浪尖上,那些被高利貸壓榨到無力的人,也把自己的憤怒撒在了猶太人的身上。

因此,在莎士比亞寫這個劇本的年代,猶太人唯利是圖、貪婪無度、尖酸刻薄的形象,也就應運而生了。

另一方面,從13世紀初開始,為了避免基督徒與異教的猶太人通婚,猶太人必須穿上特殊的服裝,進一步限制他們的自由。

就如《威尼斯商人》所描述的,

猶太人只能住在國家制定的地方,白天不能隨便出入公共場合,如果要出來,一定要頭戴紅色小帽,以示於和基督教徒的區別;其次猶太人不能擁有自己的財產,即便你再有錢也不能有一間屬於你自己的屋子,所以猶太人唯一擁有的就是錢幣。

由此可見,猶太人不管在營生方面還是日常生活裡,都一直受到排擠。在他們的教義裡,因為自認是神的子民,所以其他人都是異邦人。而事實上,在他們家園被毀、流散各地後,自己卻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異邦人。

在不斷地被驅逐、剝奪從業權、不允許有產業和限制自由後,猶太人越來越缺少安全感和身份認同感,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夏洛克們只能無奈的選擇這些來自於命運的安排。人性的自私、狡詐與尖刻都成為他們保護自己的手段,而手中的金錢則是飄泊人生中的保障。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03、夏洛克與安東尼奧之間的對立,其實是兩種價值觀與階層之間的對立,在那個時代裡他們都為自認的正義去抗爭

在《威尼斯商人》裡,夏洛克所代表的是整個被仇視的猶太民族,他的經歷只是反映了當時反猶主義浪潮在歐洲大行其道的一個方面。

他與安東尼奧之間的對抗,其實是以猶太人為代表的高利貸資本與以基督徒為代表的商業資本之間的對抗,同時也是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道德原則與高利貸者極端利已主義的對抗。只不過,由於地位階層不同,即使擁有著大量財富的猶太人,在以基督教為主流價值觀的歐洲地區裡,這樣的對抗一直都是處於下風。

就如他質問安東尼奧時所說的,

“安東尼奧先生,在商場上你時常辱罵我貪財好利,我總是聳聳肩忍受下去,因為忍耐是我們民族的標記。你罵我是宗教叛徒,兇殘的惡狗,在我的猶太袍上唾痰。“

至於夏洛克所遭受這一切,都不過因為他是一個猶太人。

即使在彼時,遠在德國的馬丁路德在16世紀雖然進行了改教,而英國也隨伊莉莎白的帶領下,進入了對基督教新教為國教的時代。但從這部寫於17世紀的《威尼斯商人》中,身為猶太人的夏洛克仍然沒有脫去“惡猶太人”的外衣。

不過,我們仍然能從莎士比亞的文筆中,感受到他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對夏洛克表示出同情的態度。就如夏洛克在申說自己身份的不幸時所說的

“難道猶太人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血氣嗎?他不是吃著同樣的食物?……你們要是用刀劍刺我們,我們不是也會出血嗎?……你們要是用毒藥謀害我們,我們不是也會死嗎?“

由此可見,我們在瞭解猶太人在歐洲生存的歷史後,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再去看夏洛克時,能更理解為何他對安東尼奧咄咄相逼,為何連雙倍的賠付都沒有打動這個擅長盤剝的守財奴,因為在他的信念中有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他身而為人的尊嚴。

從《威尼斯商人》的歷史背景,探究夏洛克的卑劣與悲情

總結:

《威尼斯商人》最終是以夏洛克轉信基督教為結局,這也是當時主流社會喜聞樂見的橋斷,因此被歸為喜劇之列。誠然對於安東尼奧、巴薩尼奧來說,這確實是一部喜劇,但對於被奪去猶太教信徒身份的夏洛克而言,這實在是一場悲劇。


注:《威尼斯商人》所描寫的基督教,用現今的教義來界別應該是天主教。目前國內所稱的基督教,應為馬丁路德改教後的新教,也就是伊莉莎白一世所建立的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