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學習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需要孩子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突破去到達更高的高度,對於成績的要求,家長和孩子們都是希望成績越高越好。

但是過高的期望和目標往往會導致孩子產生過多的學習壓力,讓孩子不敢去走出學習的“舒適區”,因為害怕失敗,這就容易導致孩子在學習上止步不前,甚至是慢慢的退步。

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王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初二了,孩子的成績一直是“不溫不火”,沒有很拔尖,也沒有倒數幾名,一直處於班級中游,孩子似乎也滿足自己現在的水平,所以在學習上也沒有多用心。

王女士和老公也是很佛系,對於孩子的成績沒有過高的要求。

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其他孩子都在不斷的進步和突破,這就導致孩子在班級的名次在一次次的往下掉,孩子現在已經是班級中下游的水準。

對此孩子的老師也是找家長溝通過,表示其實王女士的孩子很聰明,學習知識很快,但是孩子似乎一直對學習不怎麼上心,滿足於自己現在的水平。

孩子不願意跳出自己學習的“舒適圈”,不願意去更加努力的學習取得突破,這就容易讓孩子越來越懶惰,最終墮落下去。

孩子的班主任告訴王女士,要多引導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學習上的“最近發展區”,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空間和可能,激發孩子的學習鬥志和動力,才能讓孩子走出自己學習的“舒適圈”,在學習上有所突破。

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一、什麼是屬於孩子的學習“最近發展區”

所謂的“最近發展區”就是指,處於孩子學習的現階段水平,和孩子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水平,之間的距離和階段,而在這個提升的過程是孩子相對容易可以做到的。

就比如孩子平時在班級裡的成績是第二十五名,而第十五名是孩子努力一下就能考到的名次,中間這十名的差距就是孩子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也是孩子學習道路上的一個普遍性階段,孩子正是在一個個“最近發展區”的過渡中不斷取得進步,只是孩子們沒有發現這個階段。

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二、瞭解最近發展區,才能打破孩子的學習舒適區

“最近發展區”相對孩子們的目標來說,是較容易達到的一個階段。

對於自己學習上“最近發展區”的認識和了解,能讓孩子更好發現自己學習的進步空間,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有突破的決心,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而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讓孩子更加有學習動力。

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三、聚焦“最近發展區”,家長如何推動孩子學習

1、對於孩子的學習不可操之過急。

當孩子的學習成績差的時候,家長們就容易產生過多的焦慮,於是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希望能幫助孩子學習,但是家長們的“心急”往往會給孩子製造更多的壓力。

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實現每一個“最近發展區”的突破也需要時間,家長們要對孩子的進步和成長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推動孩子學習,不代表著要“趕著”孩子學習,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學習壓力,家長們要放平心態,保持耐心,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加專心。

2、幫孩子劃分目標。

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家長們也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給孩子制定目標,同時對目標也要有一定的劃分和實現計劃,不要想著讓孩子一步登天,讓孩子一步步走穩了,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家長們可以將對孩子的目標和期望,劃分成幾個階段,讓孩子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去實現,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才能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更加有信心,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肯定。

當孩子取得進步,完成了一個階段的目標之後,家長們應當給與孩子更多的肯定和讚賞,給孩子“充電加油”,引導孩子看到下一階段的“最近發展區”,才能讓孩子持續的努力下去。

孩子害怕走出學習舒適區?瞭解“最近發展區”,輕推孩子一把

孩子們總是會習慣安逸,因為相比失敗被批評,孩子更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這就容易導致孩子喪失鬥志。

家長們要引導孩子,找到孩子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才能更好的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