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育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媽媽在耐心管孩子、和冷靜教育寶寶時,寶寶好像總是會不自覺的和父母作對一樣,就是不聽話,怎麼說孩子都不聽,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嗓門和說話的就不自覺的提高了。

父母面對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早起上學時磨磨唧唧,吃飯時既慢又挑食,一玩起手機或遊戲就一點沒有時間觀念等情況,相信大部分媽媽最後對孩子能做的只有“吼叫”了。

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快把手機放下別玩了、把電視關了別看了,或把地上的玩具快點收拾好,洗手,準備吃飯啦!5分鐘過去了,沒反應、10分鐘過去了,還是有沒動靜...”這是生活中很多寶媽都有同感的一個畫面吧,大部分寶媽最後覺得只能靠吼才管用。

“吼叫”是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都會用的一種手段,其實,“吼叫”對孩子的性格會產生影響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價值觀和為人處世的態度。

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容易有這3類“性格缺陷”

1. 缺乏安全感,自卑擔小

經常被父母“吼”大的孩子,孩子大多有2種反應,一種反應是孩子會跟父母頂嘴,覺得父母說自己不對的地方就會反駁,主動替自己辯護,另一種反應是孩子不會回嘴父母,就默默挺著父母對自己的責怪,這種的孩子給人一種膽小和懦弱的印象。

長期在父母“吼叫”教育下成長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自卑膽小,情緒也會變得不穩定,脾氣一定比較暴躁,孩子也容易不愛與人交流,愛把自己封閉起來,會影響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

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2. 會讓孩子失去創造力和自信心

經常被父母“吼”大的孩子,不會反駁父母的孩子,容易給人一種聽話乖巧,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印象,因為父母的吼叫並不太會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哪了,長期在父母“吼叫”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逐漸失去自身的個性,個性不鮮明,會讓孩子失去創造力和自信心。

父母既不要一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對孩子“吼叫”,把孩子當成出氣筒,也不要把對孩子的“吼叫”當成習慣。

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3. 孩子容易情緒化,還會記恨父母

經常被父母“吼”大的孩子,一般比較容易情緒化,性格比較易怒和暴躁,有的還會記恨父母,長期在父母“吼叫”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當孩子與同學或別人發生不開心時,也愛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與人交流。

有的當了媽媽的網友表示對孩子“吼叫”是不得已的,如果說一遍就能聽,誰願意發脾氣大聲吼叫?還傷害自己的身體,就是說多少遍都不聽才會著急的,媽媽們也真可憐和難做。

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那麼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注意什麼?

1. 用溝通代替吼叫

因為孩子的自我約束性是比較差的,難免會出現不聽話的時候,當孩子抱著手機、電視或遊戲,不願撒手時,父母可以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和目標,用溝通來代替吼叫。

2. 不強制要求孩子

當孩子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父母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去做,這樣容易培養出順應性人格的寶寶。

被“吼”大的孩子,有這3類“性格缺陷”,網友:媽媽真可憐難做

育兒寄語:

父母對孩子的“吼叫”,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父母的暴躁吼叫,會讓孩子也同樣變得暴躁和自卑,牴觸父母,幫你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的人。

對於“吼叫”的教育方式大家有什麼看法?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