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中國長城是我國曆史上最寶貴的文化遺產,從華北地區一直到陝西甘肅一帶都有它的身影。雖然長城長度可觀,但是被開發的旅遊景點只佔總長度的10%左右,很多地方屬於未開發區域,這些未開發區域有個別名叫野長城。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在北京郊區有著很多很多的野長城,這些長城在明代清代的時候屬於軍事重地,放在現在,如果有機會開發,皇城腳下的這些長城勢必又是一個著名的“八達嶺”。其中最負盛名的野長城當然是屬於箭扣長城。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箭扣長城,因為形似一把滿弦的弓,有一支箭扣在上面,所以因此得名。這段長城建於明代,屬於典型的險長城,為京郊長城中三險之最,是被驢友號稱最難到的長城。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歷史上的箭扣長城是護衛京城最難以攻破的要塞,可以說一旦外族入侵攻破箭扣長城,那麼取得天下的任務就已贏得了一半。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多年以來,似乎許多人都要向它證明“不到長城非好漢”,八達嶺挑戰沒意思,一定得“征服”了箭扣長城才有意思。但往往因為山路崎嶇,長城未被修復完畢,不顧勸阻被困於箭扣長城上的遊客就有不少。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這麼危險的長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旅行者不顧安危去爬山?因為它的風景可以稱之為京城最美,論其景觀遠勝於八達嶺長城。在春天的時候,懷柔山上的杏花一片一片的盛開,和古長城的青黑色,互為補充,顯得嬌弱而又剛強,堅定而又美麗。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到了冬天的時候,長城和山脈都被雪花覆蓋,此時登上長城,便能見到一段殘破的古長城,如腐朽地老人臥榻在山脊上。在蕭瑟的風雪中,迎面撲來一種寂寥的肅殺意境。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但因為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箭扣長城是眾多野長城中破壞最嚴重的一段。多年以來有關部門一直致力於修復這段長城,希望能夠為後留下這筆最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但由於其地勢險峻,修復工作一直進展緩慢。許多修復的材料,例如長城磚頭,都是一塊一塊地搬到山上,我們曾看到一篇新聞報告稱,負責修復的工人,利用毛驢才能把磚頭裝成一籮筐送到巍峨的群山之巔。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而比修復工作更難的是,由於無法監管,少部分遊客會偷偷地把磚頭當成紀念物竊取下山。另外一些遊客,甚至在今天還有著亂塗亂畫的不文明舉動。而遊客的到來,也會給修復的工作帶來一點阻礙和麻煩。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目前箭扣長城已修復了2期,第三期也預計在2020年左右完工,這條寄託了無數遊客和攝影師的長城,也許在不久之後就可以重新面世。

 最難修的“野長城”,景色遠勝八達嶺,卻因遊客破壞修復緩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