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滤杯的不同材质详解

<strong>

之前前街咖啡公众号有介绍咖啡滤杯v60的种类,其中有大小的区别,有材质的区别,也有功能的区别,但是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不能太过详细介绍。

那么今天来详细说说材质对咖啡滤杯有什么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 传导率

  2. 比热容

热导率

什么是热导率?百度百科给出了以下的解释:材料直接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热传导率,或称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热导率的单位为瓦/米/开尔文(W/(m·K))。

热导率的公式如下

咖啡器具 | 咖啡滤杯的不同材质详解

k:热导率、Q:热量、 t:时间、L:长度、A:面积、T:温度差(在SI单位)。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在手冲咖啡的这个案例的时候,假设除了材质之外全部一样,那么在公式中的长度面积和温度差都相同,那么热导率和时间热量的关系可以省略如下:

k = Q / t 可以变换成 Q = k * t

即热导率和时间成负相关关系,同样热量的情况下,热导率低的材质传到这么多热量所需的时间更多;反之所需时间更短。

而热导率和热量成正相关关系,同样时间的情况下,热导率低的材质传导的热量更少,反之则传导的热量更多。

下面列举一下咖啡滤杯四种材质的传导率

<table><tbody>

材质

塑料

玻璃

陶瓷

不锈钢

传导率(W/mK)

0.2

1

4-5

16

/<tbody>/<table>

可以看出四种材质中,塑料的热导率最低,最不容易传导热量。

咖啡器具 | 咖啡滤杯的不同材质详解

比热容

比热容在百度百科给出了以下的解释: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号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 K )],即令1KG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在冲煮咖啡的时候,为了保持滤杯不会带走咖啡粉过多的热量,会需要进行温热滤杯的操作,一般会和润湿滤纸一起进行。而比热容则反映了哪些滤杯需要更多的水量去进行温热滤杯操作。

<table><tbody>

材质

塑料

玻璃

陶瓷

不锈钢

比热容(J/kgC)

1250

753

1085

490

/<tbody>/<table>

可以看出塑料的比热容最高陶瓷其次,这两个材质的为了升到某个温度或者降到某个温度所需的热量更多,即温热滤杯所需的水比比热容低的不锈钢和玻璃要多,但同时保温时间也更长。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