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两位“第一书记”勇当疫情防控“带头人”

回民区两位“第一书记”勇当疫情防控“带头人”

回民区攸攸板镇第一书记的承诺:“小康路上有我,共同战‘疫’更要冲锋在前”

“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一点失误,给老百姓生命健康带来损失,给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负担”。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部署会议上,第一书记张月朋坚定地说。

“喊口号不如发口罩”,在意识到防护用品紧缺的问题后,张月朋靠自己的“朋友圈”中的关系联系到厂家,为村民们购置数千个医用口罩。当他发现有的村民不知道佩戴口罩的方法,就挨家挨户讲解。张月朋还同村委会一起为村民发放《给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在村里主干道等显眼的位置悬挂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他觉得这样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就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的宣传。

“不怕把嗓子哑了,就怕宣传不到位,村民们防控不到位。”在张月朋看来,宣传到位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法宝。在张月朋的带领下,攸攸板镇的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村民们说:“只要看到张书记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按他说的做,疫情肯定离我们远远的。”

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还是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第一书记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村民谋幸福,守一方安康。

什拉门更村驻村“第一书记”勇当疫情防控“带头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什拉门更村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与村“两委”成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筑起疫情防控坚强防线。

带头坚守岗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吴剑腾同志从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到现在一直吃住在村,第一时间组织网格员、村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卡口,逐一宣传、排查和劝导。每天工作都几乎超过16个小时,开始的时候村干部人手不足,他就肩负起夜间值守工作。大家看他如此辛苦,就劝他回去休息。但他总是说:“ 我是组织选派到村里开展帮扶工作的,现在组织有困难,群众有危险,作为村里第一书记就更应该坚守阵地。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就一定能胜利。”面对大家的不舍和担心,吴书记宽慰道。

带头发动群众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想打赢这场战“疫”,不仅要靠党员干部,更需要依靠群众。因此,吴剑腾同志就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做好宣传动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短短几天,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就有30余人。他与村“两委”一起组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组建了由党员、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村民代表、村民组成的近百人的疫情防控队伍。在他的带动下,以崔仙枝为首的贫困户们也参与到了防控工作中来,与大家一起上门走访开展政策宣传,走村入户开展地毯式摸排,在卡点对进出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对小区清扫消毒,为攸攸板镇筑牢了疫情防线。

带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少聚会、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吴书记拿着“致居民一封信”,挨家挨户发放,叮嘱居民做好防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还不够,对疫情产生的后果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总觉得还很遥远。面对这种情况,吴书记想到要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他和广大干部一起通过走访排查、电话、微信群、喇叭、悬挂条幅、固定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现状、防护知识和措施,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疫情,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在他和村“两委”成员、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村民群众能够自觉配合隔离、外出戴口罩,设立卡点的人员登记、测量体温等防控措施。

带头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面对疫情严峻形势,村防控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吴书记积极协调区农牧水利局,为什拉门更村捐赠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疫物资。通过其他渠道争取到测温仪、口罩和消毒水等物品。不仅如此,吴书记还带头捐赠现金300元,一次性医用口罩1500个,为村内防控疫情提供了安全保障。

除了吴剑腾同志,东乌素图村第一书记张月朋,段家窑村第一书记黄强,元山子村第一书记王选,坝口子村第一书记于俊廷等几名同志,无论是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还是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都成为村民的“带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