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考研嗎?考研是什麼?

喬喬


有很多學弟學妹們問我,要不要考研,該怎麼成功考取研究生呢?

鑑於大家有諸多疑慮,我就自己的經驗結合其他朋友的成功案例做一個考研問答吧!


①考研是什麼?

首先, 我們廣大考生要了解考研。

1. 考研可分為初試和複試兩部分。

初試是每年12月中旬全國統考,考試科目一般包括政治、英語一/二、專業課,其中公共課(政治、外語、數學)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課由各學校自主命題。考生可選擇考專碩或學碩,區分為專碩考英語二,學碩考英語一。初試是考察你的基礎知識的,所以,考試成績都是可以通過系統複習而決定的。

複試是在你通過了學校的校線後參加的各自學校的面試及筆試,複試內容包括專業面試、專業筆試、外語口語、聽力等內容,考試內容由各學校自主命題,面試成績、外語綜合和專業課成績加起來就是複試成績。

2. 考研可選擇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

在職毋庸置疑是邊上班邊上課,全日制就是始終待在學校學習做科研。17年國家改革,將在職和全日制均改為統考,並賦予同等地位,也就是說,現在的在職和全日制地位相同,不過對於招聘方企業管理人他們才不會這樣想,所以要考慮清楚自己的選擇。

3. 考研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考察綜合能力。

初試和複試,不僅是考察你的專業能力同時也是考察你的臨場發揮的能力,也就是看你的綜合能力。

最終學校決定錄取你的決定性評判標準是你的綜合評分。

②考研過程中如何安排?

在準備考研時,你首先要知道考研的整個流程,要心中有數,以便及早安排,穩步前進。因此,你可以按照考研的流程來準備考研即可。

下面,由研三老學長洛斯來講一講考研從始到終具體需要怎麼做!

考研大致要經過以下過程:

一、確定目標學校,遴選最終院校。

具體流程: 先自己考慮自身情況,你需要根據自身家庭、戀人以及未來發展意向情況選擇理想院校確保自己能夠過線進複試。確定目標學校後,與本校的研究生學長及學校聯繫。和學長取得聯繫可以要到一些考研資料及人生建議;和學校聯繫,獲得最新的招生信息,並最後確定下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其中,獲得有關專業方面信息的途徑有以下幾個:

1、招生簡章考試大綱。

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個學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門(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處)公佈。上面會列出:招生單位名稱、代碼、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招生的專業人數;考試科目;使用的使用的參考書。

2、系辦印發的說明和專業課試題集。

為了彌補招生簡章的不足,應付考生不停地打電話詢問一些有關信息,有的招生單位(一般都是具體的招生單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別公佈一些說明。

3、意向導師。

去學校官網查取導師郵箱和聯繫方式,禮貌地能和導師溝通聯繫,得到他的一兩點指點。

4、研究生學長。

找到在讀研究生學長的聯繫方式,有他們的助力,你的複習路程會很輕鬆。

5、網站信息。

關注網站上的考研信息,可以提供很多便利學習方法。

二、制定計劃,靜心看書

確定目標,找到資料後就該踏實看書複習了。這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複習時間,關於如何複習,每個人方法不同,但複習科目順序很有技巧性。

首先,主抓數學和英語基礎,也就是說,這兩門內容是最多也是最難啃的部分,所以要著重先複習,並一直堅持到考試之前。

其次,專業課選擇在七八月份開始,因為專業課內容相對不多,如果沒有信心可適當提前幾個月開始複習。

最後,政治放在考前兩個月開始,這時候就瘋狂背押題密卷(話說肖秀榮老師壓題很準,幾乎年年壓中)。

三、確保報名及現場確認無誤。

報名報名時間一般在10月和11月(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過程)。在校生報名時由學校統一報名。在職人員報名一般在地市一級教委的高招辦或者報考的學校,可以異地報名(最近改革貌似取消了異地考,要去戶籍所在地院校考試,這個要自己查清楚,千萬別搞錯,否則相當麻煩)。

其中,在職人員報名時需根據報考要求提供材料證明。

四、初試時間把握。

初試初試一般在12月份,聖誕節前後。考前打印兩三份准考證,考試要持續2天,切記誠信考試。

五、查分與調劑。

分數會在2月出,學信網查分,調劑在春季開學後1、2周,此後,根據自己的分數情況與意向學校的導師和學長取得聯繫並聽從他們的建議,在等待複試通知的同時準備複試內容,如果分數不樂觀,儘早著手調劑其他學校確保能夠入學。

(這裡的當機立斷非常重要,慎重慎重!!!很多同學因為盲目自信失去機會)。

調劑就和高考掉檔一個意思,實乃不情願之舉。

六、複試。

複試一般在3月份前後,看複試通知啦,這裡需要注意,如果要調劑,一定要清楚第一志願複試時間和調劑院校複試時間是否衝突。

人生建議: 不衝突,可以兩個複試都參加;衝突,建議參加保底院校。)

複試內容前面提到過,面試(英語口語自我介紹,專業知識問題和簡單聊聊天)、專業課筆試。

七、錄取通知書。

收到錄取通知書,你就可以安心了,可以和導師聯繫討論未學習安排,申請提前到校做項目。

考研是一件漫長的但富有意義的事,你會無限發掘自己的優點,當你度過漫長歲月你會收穫很多。

作為研友,我覺得:

考研是值得大家去經歷一次的。

因為你在考研的過程中會發現: 時間稍縱即逝,你所做的只有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所以,放手去考,你會考好。

請鼓勵和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考研人。

我是研三學長洛洛,時間一晃而過,珍惜眼前時光,感謝關注,也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洛洛學長tst


題主好,先說說我的情況:年級:本科大四 座標:一所普通2本的地方院校 報考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方向:醫學物學專業 報考院校:廣東暨南大學 結果:成績剛出,過了複試線,目前在準備複試中 你問有沒有必要考研,我一年前也有這個迷茫,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走上考研的道路,這一年來過的很痛苦,跟高考差不多吧,可能我不愛學習吧。但是,我不是來訴苦的,我覺得你要思考幾個問題,

第一:你到底愛不愛學習,想不想繼續深造? 要了解自己,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這個很重要,這是人生,不是面子,沒人逼著你考研,決定權在你手上,你喜不喜歡泡在知識的海洋裡?這個很重要,因為如果你考上了,意味著可能要泡在實驗室,研一要上課,研二實驗室,研三又要準備論文,實習,又要找工作,這樣的生活你願不願意過?自己問問自己

第二:你能吃苦嗎? 我不知道題主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如果你處於大三,那麼請你現在開始就要做出抉擇,因為考研最好準備一年,不管什麼學校,一年我是怎麼過來的?我們宿舍兩個人考研,他考的是西南大學,每天6點多起床,晚上11點回,中間基本學習,累了就喝咖啡,上天台吹吹風,或者眯一會,總之是披星戴月,但他感覺每天挺快樂的,所以你是否能樂在其中?我比較蘭一點兒,每天高質量學習大概10個鐘吧,人家985的13個鐘以上吧

第三:你的專業適合考研嗎? 我是本科生物工程專業,以我們老師和我對中國生物領悟的理解,這個專業不考研是沒什麼工作能找到,這是事實,生物專業考研出來之後相對好點,博士當然就吃香了,所以生物專業考研是一條路走到黑的。本科出來可以去啤酒廠或者是其他生物公司打打雜而已,考研出來可以當個老師,研發員之類的 師範類的我鼓勵考研,我妹是華南師範大學本科,她說想留在深圳當老師一定要研究生以上,所以,當老師的話我覺得學歷越高越好,尤其在大城市,深圳很有錢,你懂的。。

第四:我考研的初衷? 我很慚愧的跟你說,我其實有點跟風考研,我們班28個人22個考研,我也跟著去了,本科出生也不敢好,當然,這不是我的主要方面,我很良心的跟你說,不要跟風,你不考研還可以去考公務員啊,律師證,教師資格證,或者直接就業都行,總之,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不要盲目跟風!我只希望,如果我考上了,畢業了,找到好工作,給家裡好點的生活,這是我的初衷

一點建議:如果考研,儘量找到研友,可以找異性的呀,這樣有激情一點,還有,政治可以不抱班!

總之,本著你的內心走,不懂的可以跟我交流做朋友,各位網友也可以提出建議,共同進步


三文娛樂


作為一個即將大四的學生,我已經做出了不考研的決定。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我們學校不是985 211,然後我是學化工的,老師是一直都很鼓勵我們考研,經常給我們作動員,起初我是被說動了,決定考研,想著以後做科研或者找工作都要容易一些。後來我就這個決定反覆思考了很久,最終卻放棄了。理由: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聽了幾節培訓機構的試聽課以後,發現還有很多東西要記要背要考慮,我頭都大了。另外,我現在的專業並不是我真正喜歡的專業,也不是我擅長的地方,我想的是自己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去考研,考不上我會很難受,萬一考上了,我又用三年時間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許最後我還是沒有從事本專業,那我豈不是白白浪費三年,我寧願用這三年去學工作經驗。最後,最簡單的理由,年紀這麼大了,我不想再花家裡的錢,想盡快能自己的獨立,之前先不做伸手黨。

對於題主的情況,我想說的是,我周圍有幾個考研的同學向我傾訴,她們自己也不是真的想要考研,而是為了將來不得不去考研。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吧,考研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能找一個好的工作,有穩定可觀的待遇和一定的社會地位。按著題主所說,您都已經畢業十年了,而且有還算不錯的經濟能力,只是為了圓自己當年的一個夢,按理說,考研只是一種途徑,更多人看重的是考研成功所能帶來的結果,而您已經通過自己的方法達到了某種結果,比如您現在的穩定生活。其實不必太過糾結,只要你的夢想還在,在不影響您的生活和事業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再去拼一拼的。


贅肉快走


我們針對以上的情況採訪了幾位學長,他們將會用他們的真實經歷講述他們的感受。

學長一:職位:部門經理,學歷:本科,工作年限:2年,月薪50000。學長一畢業於二本院校。剛畢業就進入了一家外企,短短2年的時間就從今一個普通職員做到了部門經理的職位。在工作的這兩年中,因不斷的與外國友人接觸,學長不僅自學了法語與德語,還參加了許多大型的銷售項目。在這兩年的時間裡,他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在參與公司的項目比賽中,為了拿到項目,談下客戶,半年內他每天都去拜訪客戶,不論颳風下雨,從不間斷。客戶也許是被他的行為所感動,最後達成共識,簽下了合同。學長說:我並不後悔當初沒有去讀研究生,因為每個人選擇的路不一樣。而且我相信,只要敢於付出,努力拼搏,在正確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最終會獲得成功。雖然讀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選擇的不同,路上的經歷與風景也不同。我如果選擇去考研,也許我就不是現在的我,就沒有現在的經歷,所以我不後悔。

學長二:職位:普通職員,學歷:本科,工作年限:3年,月薪:6000

學長二畢業於211和985雙一流大學,一畢業就進入了一家發展前景不錯的公司。曾經想考研,但是畏於就業壓力,他就選擇了工作。剛入公司的他,兢兢業業,但是工作一年以後,發現自己每天努力的工作薪資待遇並沒有大的提升。而看見後面入職的學弟,即使沒有自己的經驗與能力,就因為學歷高,待遇居然比自己好了很多。當問起是否後悔當初沒有考研時,學長表示確實比較後悔,如果當初堅持考研就不會是現在這種狀況。

學長三:職位:在讀學生,學歷:碩士,工作年限:無,月薪:2000

學長三說:其實他挺羨慕學長一的,憑藉自己的努力,事業有所成功。他說他考研的初衷是因為喜歡讀書,畢竟現在是知識的時代,學習足夠多的知識,將來就不會被社會淘汰。考研的過程也是對人的一種歷練,準備考研時,不僅要承受來自就業的壓力,也要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所以,考研是一條很難走的路,如果沒有準備好,建議不要考研,早點投入工作中。其實在我看來以為的親身經歷來說:如果你感覺沒有準備好,年齡也不大,那就考研吧,考研目標一定要明確必須要考更好的學校,如果你是普通院校那就考一本,如果是一本那就要考重點211院校,如果是211那就至少要考進985或者中科院,因為我們知道牛逼的學校,照片的企業更牛逼,那麼給與你的機會和報酬,以及平臺都更好,我相信最牛逼的企業一定不會是去藍翔技校照片,但它一定是在中國頂尖的大學去招聘,我現在慶幸自己考研的決定,當時對未來恐懼,覺得沒有準備好,就考研了,因為我本身就是211院校學生,目標985院校中科大,雖然最後落榜還是去了另外一個211院校讀書,研究生讓我更加清晰自己要得到什麼,現在在一家國企上班,薪水在同行內比較具有競爭力,現在已經有了家庭我很滿意!如果你考研是為了工作,是為了理想,我支持你;否則,我就只能沉默了。考研不能只看眼前,以我所在公司為例,如果你只有本科學歷難麼你的底薪只有6000如果研究生底薪7500,此外升級本科4年才可以生高級,研究生2年,博士生一年,如果你要在是科長,如果大專學歷,那麼不好意思,基本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就到頭了,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我的玩具童國


我特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今年是我第二次備戰考研;去年從我準備去考研,開始去了解考研是什麼,怎麼考試到我從考場上下來總共89天,我就是一時興起,結局自然而然。

今年我是邊工作邊備戰,說實話,不好考,今年依舊很大程度上是陪跑,但我依然奮不顧身。白天上班,晚上能有效複習五到六個小時,週末還有兩天全天覆習。其實我本不用這麼累的,因為最後很有可能會白忙活兒,但我還是選擇堅持到最後一天。

-

想起了看過的一個故事。一隻狐狸想吃果園裡的果子,但他的身形太胖了,擠不進鐵絲網裡,於是他在鐵絲網外面天天運動,終於瘦到可以鑽進鐵絲網裡了;進入果園的狐狸大快朵頤,吃得十分盡興,但問題又來了,他又吃胖了,出不去,那能怎麼辦呢,還跟原來一樣減肥啊,最後他很消瘦地走出了果園。

你能說這個狐狸是白忙活兒嘛…

-

over


淮南的超大橘子


今天國家線出來了,我上線了,我是應屆畢業生。

我覺得考研在我的人生當中已然是一個轉折點,因為我跨專業,我跨考法學和本科所學財務截然不同。我這樣選擇,大部分原因出於興趣,我的本科並不好,獨立學院、俗稱三本,提升學歷也是我的一個動力。我認為,你去做你所認為對的事情,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對自己負責。

不一定非要功利主義,去計較得失,你已經有經濟基礎,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聽從自己的內心。你有沒有喜歡的專業,有沒有想去的學校,完成自己的心願,不要辜負自己,不需要非得是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


嬗遷


我覺得需要。我們總認為,上大學什麼都沒有學到,但是仔細回頭想想,讀完大學以後,你的思維方式,人際關係,處事能力,價值觀等與高中相比,的確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受教育是一種能讓人溫和而又文明的成長起來的方式。當然,也有很多激進的方法。比如你從高中畢業後,就開始闖蕩社會,到最後還是可以成長,形成另一種價值觀,沒有對錯。看你的選擇。


qzuser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讀研能夠為未來的職場發展奠定一個更加紮實的基礎,從近些年來研究生的就業情況來看,科技領域和傳統行業領域對於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量都在不斷提升。

以計算機相關專業為例,目前研究生的就業情況就比較不錯,不少畢業生在畢業之前會同時拿到多家企業的offer,這不僅會有更大的選擇餘地,同時在薪資待遇方面也比較可觀。

導致當前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當前互聯網領域正在經歷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過渡期中,大量的企業需要構建自身的技術壁壘,所以對於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而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教育方式。從目前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技術迭代速度和產品迭代速度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就是人才迭代速度的加快,讀研也是延長職業生命週期的重要方式。

第二:傳統行業的結構升級。傳統行業早期的人才需求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為主,而隨著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升級改造,傳統行業在人才結構的需求上也在發生改變,也開始需要研究生人才,這進一步促進了研究生的就業。而且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未來傳統行業的研究生人才需求量會持續擴大。

第三:人工智能技術的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全面促進行業領域的崗位升級,大量低附加值崗位將逐漸被智能體所取代,所以對於當前的職場人來說,讀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自身的崗位升級,從而提升職場競爭力。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IT人劉俊明


去吧,解決了生存難題,就解決了中國人大多數人解決不好的問題。

你現在大可以去追尋自己最初的夢想。

而且,現在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有,你可以選擇一款適合你的。

至於名校,我覺得你已經有了工作,有了管理經驗。可以選擇一兩所比較好的大學MBA。

這對你以後的工作會更有幫助。

如果你選擇其他專業,工科不建議。

文科可以,當然,我不清楚你是否對於搞研究有興趣,這個不比你現在的工作,會更加無趣。

綜上,一句話:

想幹嘛,就幹嘛。


一個是木頭一個是馬尾


考研就是國家研究生入學考試,是通過統一報名、統一考試進行的學位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部分,科目內容為英語(或其他小語種)、政治、專業課、數學等。每一年總是會有無數學子投身考研大潮,考研人數年年攀升,今年更是達到頂峰的290萬人次,瞭解身邊的考研同學的想法之後,答主總結出了考研的幾種理由,也就是應該考研嗎,為什麼要考研?

第一類,希望走上學術之路。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之下,讀研究生是進行學術研究的畢竟之路,很多同學在已進入大學之處就已經發明確了想要進行學術研究的想法,正如一個大二的學弟所說:“能一輩子待在實驗室,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研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啊”,對於這一類同學來說,考研自然是一個必選項,水到渠成。

第二類,彌補高考遺憾。很多人都認為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在短短兩天就會變成決定你未來四年發展航向的重要節點。高考之後必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總是會有同學發揮失常,沒有進入到自己喜歡的大學;或者是高中成績不好,沒辦法走進更好的學校。因此對於這兩類人來說,考研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跳板,通過努力縱身一躍可能能夠實現當年高考的985、211之夢。

第三類,轉進自己喜歡的專業。有些人對高考錄取的專業不感興趣,但在校期間又不符合學校轉專業的要求,或者學校根本沒有轉專業的機制。為了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除了讀雙學位,跨專業考研也是一條途徑。不過跨專業考研是比較艱辛的,在確保本專業成績合格順利畢業的同時,還要花大量精力備戰不同的學科,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第四類,獲得一個更高的平臺。好的學校不一定有好的老師、好的環境或者是其它一些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好的學校一定會讓你收穫一個更好的平臺,無論是個人能力的鍛鍊還是良好人脈的獲得,所以很多同學期望能夠通過考研改變自己的環境,躍升到更好的平臺。

第五類,逃避就業。從現實來講,考研的理由或者是原因不都是正面的,也有很大一步分的人是因為在大學畢業之後沒有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一方面能力上沒有很高的積累,實習經歷不足,能力上沒有準備好;另個一方面是想要繼續留在學校裡,不想去面對複雜的社會,這是心理沒有準備好,因此只能再給自己三年的時間去思索,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心態去考研是一種逃避就業、逃避進入社會的做法。

第六類,補救大學的虛度。一進大學,大家都像掙出牢籠的鳥,一下子自由了,盡情地玩耍。結果一下子玩過頭了,到了大三就業臨近才幡然醒悟,面對一塌糊塗的成績,這就是我所過的大學?想想當初自己高中在班上也算位居前列,巨大的落差,心中的悔恨,不由激發了鬥志,希望通過考研,完成大學後進生的逆襲,洗心革面,真正好好再讀三年。

第七類,獲得更高學位,謀求更好的工作機會。不管我們承認與否,當今社會上的很多行業對於學歷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學位學歷往往會成為你找到一個好工作的敲門磚,因此很多人會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去考研。一個學姐告訴答主,她在面試XM的時候,進入終面的一共有八個人,其中七個是研究生,只有她一個本科生,儘管她最後拿到了offer,但是也是憑藉自己6段實習經歷勉強通過,可見學歷對於找一份好工作的重要性。

說這麼多並不是勸大家盲目的去考研,而是告訴每一個想要考研的人,一旦你下定決心去考研,一定要給自己一個非考不可的理由,心有所念,才能如你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