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秀詩篇中都離不開“酒”,說法正確嗎?你怎麼看?

竹林幽聽雨


酒是還魂丹,亦是穿腸藥。何談人易醉,只緣夢難醒。

聽說優秀詩篇都離不開酒,趕緊去查查讀了多少假詩!“山川異域,風月同醉!”呸!假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照兩杯”呸!假詩!“曾經滄海難為酒,扶著巫山不會暈”,呸!上酒!

強敬酒!

岑夫子、丹丘生,強敬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

詩描寫的是生活、情感、理想、覺悟,如果生活不全部或者大部是酒,那麼怎麼可能詩篇都離不開酒呢?

何謂優秀的詩篇?有趣、生動、高貴、優雅的靈魂,加上優美的文字和節奏韻律。靈魂是內在,語言是外衣。華麗的外衣掩飾不了空洞齷蹉的靈魂,高貴優雅的靈魂,也不能裸體而行。酒是什麼?靈魂還是外衣?都不是!

酒是詩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成為詩的一部分,詩篇中的酒,大多寫的是與酒有關的生活場景,而不是寫酒。“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描繪的是清明時節詩人和牧童對話的場景,勾勒出一副動態的春日圖畫,引發讀者對詩人行為的猜測,而不是寫酒、讚美酒,酒是詩人和牧童對話的話題。“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寫的也不是酒,是場景,是詩人的感受和心情,酒是道具。

或者,酒是詩人寫詩的引子,拋磚引玉,比如李白的詩,很多與酒有關,但李白要寫的對象,表達的思想和情緒,並不是酒本身,詩人創造詩詞,普遍受詩經的影響,“興”是詩經的主要修辭手法,詩中的酒,作用在起“興”,而這個“興”,可以是酒,也可以是山、水、風、雲、美人、花鳥等等,一切可以激發出詩人靈感、激發出讀者共鳴的,都可以用來起興。以物、景、人物等起興的,不比以酒起興的少!

酒,在古典詩詞裡面佔了相當的比重,是因為酒在詩人的生活中佔了一定的比重,詩人詩興大發的時候,也許恰恰看到了酒、想到了酒。借景生情,借酒抒情。假如剛好看到、想到的是花草、風月、美人,那起興的就是花草、風月、美人。

歷史上愛酒的詩人不少,李白、杜甫、陶淵明等是典型的代表,陶淵明愛酒,達到了家中無餘糧,朋友送一點救濟,寧願不吃飯,全家餓肚子,也要換酒喝的地步。杜甫落魄潦倒,在成都寄居於世交劍南節度使(好像是這個職務,我也懶得去查了)嚴武門下,喝醉酒大罵嚴武草包,虎父生犬子,惹得嚴武要殺他。最後,杜甫的結局(新唐書:大醉,一夕卒。)也讓人淚目。李白嗜酒大家都熟悉,就不用多說了,斗酒詩百篇,“雲想衣裳花想容”,雖然詩中無酒,但也是在酩酊大醉中寫下的千古名句。

但是否就意味著酒是他們創作的源泉?非也。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越到後期,酒在他們詩歌中的比重越大,同時他們也越是失意落魄,至於潦倒。這是否意味著,酒在他們生活中佔的比例越來越大?越來越需要酒來填補靈魂上的空缺,或者麻痺自己?這個階段詩人的詩,所體現出來的,也恰好是當時狀態下詩人的所想、所感、所求。我們可以想象,假如詩人們的生活中,還有其他東西,可以讓詩人活得豐富多彩,假如詩人能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那麼,詩人一定不會借酒澆愁,一樣可以寫出豐富多彩的精美詩篇。甚至更美的詩篇,只是我們沒有看到這個機會。得之於酒,失之亦酒。

酒是一些詩人靈感的催化劑,是一部分詩歌的題材,但酒並不是靈感的源泉。詩人的靈感,來源於詩人自己的生活、思想、抱負。優美的文字,來源於長期的積累,酒不是詩,只是打開了詩人思想的閥門。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詩人不喝酒也能寫出好詩,文盲天天泡在酒裡,也擠不出文字。

一定程度的酒醉狀態下,詩人的思想也許受到更少的約束,可以更加信馬由韁,直抒心意,增加文字的流暢感、更富有想象力,但這都是基於詩人紮實的功底。假如詩人的題材,始終離不開酒,那豈不是酒囊飯袋,視野短淺,眼光狹隘,又怎麼可能有多少優秀的作品呢?

所以我們在讀誦學習古人詩詞時,切莫裝腔作勢,不求本質,東施效顰、照貓畫虎。想要創作優秀的詩篇,首先提煉提升自己的靈魂、思想、眼界,解放你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平,這些達到足夠的程度,你喝,或者不喝酒,都能創作出優秀的詩篇。

話說了很多,解答關於酒和詩歌創作關係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幾部詩集,統計一下,究竟有多少詩和酒有關。

最後,祝各位在詩海里,恣意暢遊!

鼻尖一壺酒,顛倒天下生。

仰天大笑出門去,天下幾多夢裡人!


繼禮


不正確,中國傳統文化少不了酒文化,“酒”是詩歌中常用的意象,可以抒發豪情,也能細述愁思,優秀詩篇中有“酒”的確實不少,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但傳統詩歌中還有不少的意象被賦予了典型的象徵意義,比如代表別離的“長亭"、“柳絲”,代表鄉愁的“明月"、“西風”等,優秀詩歌中都有出現。


水月山人


正確

酒,是中華文化這一肌體中的血液,它的流動,處處散發著中華文化的芳香。可以說,在中國人生活中,酒佔有著絕對重要的位置,所謂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歡,無酒不成敬。

以下都是關於酒的優秀詩篇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北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北宋-李清照《醉花陰》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北宋-蘇軾《浣溪沙》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北宋-范仲淹《蘇幕遮 》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唐-王維《漢江臨眺》經典詩句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雲》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雲》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北宋-柳永《蝶戀花》

對酒當歌尋思著,月戶星窗,多少舊期約。北宋-晏幾道《醉落魄》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唐-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北宋-柳永《雨霖鈴》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北宋-晏殊《浣溪沙》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南宋-陸游《遊山西村》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魏晉-曹操《短歌行》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北宋-蘇軾《水調歌頭》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曲》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唐-李白《行路難》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北宋-范仲淹《漁家傲》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a張梁


大家好,我是一個文化領域創作者,我瞭解很多文化領域作品,在文化領域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你好,作者,我是滇強時代文化場的創造者。

  許多中國詩歌確實在作品中加入了“酒”,這並不能說明詩的美離不開“酒”,而是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狀態。

  比如李白的“舉著我的杯子,我請求明月,給我帶來我的影子,讓我們三個。”李白是這樣一個狀態,他獨自喝酒,心裡不高興。因此,在這首詩的開頭,"從一壺酒在花叢中,在月光下獨自燃燒。"為了理解開頭的意思。令人不滿意的職業生涯讓我獨自在這裡喝酒,表達我的抱負,甚至表達我開放的心態。

  王羲之的大書法家創作的《蘭亭序》更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行書”。當他創作《蘭亭序》時,他也是在和一群詩友喝酒的時候創作的。他喝醉了,充滿了靈感。在這種狀態下,他創造了《蘭亭序》。喝酒後,王羲之試圖找到這種感覺,但卻無法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酒只是古代詩人表達情感的陪襯,它在詩歌中的出現並不能解釋任何事情。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文化領域,文化領域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彥祖說珠寶


倒不是中國的優秀詩篇離不開酒,只是因為中國人對酒的那份熱愛,太過執著了!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當初杜康老祖造酒,劉伶一醉三年整;屈原飲酒,慨嘆世人皆醉我獨醒;濟公長老飲酒,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八仙醉酒蓬萊,大鬧東海龍宮;曹操青梅煮酒,論遍天下豪傑;關雲長溫酒斬華雄,蘇東坡把酒問青天;唐代大詩人李白最愛飲酒,玄宗皇帝召之宮中,封為太白大學士;後有渤海國進來蠻書蠻表,要與大唐兵戎相見,滿朝文武無人能識,玄宗皇帝大驚失色,多虧了李太白醉酒上殿,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磨,這才醉酒嚇蠻書!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贊之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如此說來,酒也確實浸潤了中國的優秀詩篇!![贊]


千金歆夢想


說中國優秀詩篇中都離不開酒,這種說法

太偏頗。很多優秀詩詞不寫酒,如《寒山

子詩集》,其中沒說一個酒字。還有現代

很多優秀詩篇中也不涉及酒,徐志摩的詩,

舒婷的詩,席慕容的詩,涉及了酒嗎?

請莫為酒做廣告代言人!酒不是好東西。

況且,借酒在詩中抒發感情的詩人,也不

一定就喜歡喝酒。


廣法居士


酒,形如水,性似火。在我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故友重逢時的“酒逢知己千杯少”,戀人離別時的傷情,“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我國優秀詩篇中的確有不少與酒有關的詩句,但因時、因境、因人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就各異。

“莫笑農家臘酒渾”,點明與農家故友在其農舍田園暢飲的情景,所言也是桑麻之農事,無逐名追利的得失,盡是農家飯菜的香甜、友人的質樸純情,使人頓感友情的溫暖與田園生活的閒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以質樸凝練之語表達了身處異鄉時的孤寂及友情的珍貴。在晚來欲雪之時,圍坐在小火爐旁,斟一杯新釀之酒,與故友暢聊所遇所聞,也是人生之幸事。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共銷萬古愁”。寥寥數筆一個豪爽俠義、滿腹憂愁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不惜重金而換美酒,只願長醉不醒而忘卻煩憂,由此可見李白的幽怨之情之深重。

古詩中的酒,多是為表達作者某種情感而設,或因成功而快意,或因失意而憂鬱,或因溫情而觸動。總之杯盞之中盡觀人生百態,酸甜苦辣須仔細體味。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正確✅

這和酒水的應用場景密切相關!

一、喜慶場景:金榜提名時、洞房花燭夜自然需要酒水,文人騷客就會來整兩句詩。

二、失意場景:文人被貶、情場失意、難免也會寫兩句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

最重要的就是,過去的詩篇都是唱的。我們平常開心也會哼兩句,是不是!



青梅煮酒煮不熟


中國的詩詞創作普遍離不開烈酒與濃情,一直都有詩酒聯姻的說法。而酒,歷來都是傳統文化的有效傳輸媒介,一壺酒一支筆,一輪明月一個醉鬼,不論你是念著紅顏患著相思,還是抱負不成反生了白髮,抑或是不肯摧眉折腰攀權貴,只要你人生足夠蒼涼,那麼烈酒便可縱容你的豪情。對於那些時代的歌者而言,酒醉心明白,正好藉此抒發豪情,所謂“酒腸寬似海,詩膽大於天”! 醉酒就意味著打開了靈感的大門,豪情佳句猶如滔滔江水綿綿不斷。




堯山漁夫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絕對的!古詩詞名篇裡確實有很多和酒相關的名篇,但是和酒無關的名篇更多。即便和酒相關,但是大多也是借酒寄託離愁別緒,其主題並不在酒上,因此,與其說是和酒相關,還不如說是借酒抒情。

其次,古代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比較單一,除了文會就是宴會,物質媒介逃脫不了酒的範疇,因此和酒相關的作品在絕對值是高出其他題材不少。但歸根結底詩歌抒發的是情感,和酒有聯繫,卻不是主題。酒只是其中媒介,代替不了詩歌主題。

比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和酒相關,但是這種思念沒有酒它也是存在的,只不過通過酒這一意向表現出來更自然真切。

因為在酒身上,天然具備惆悵、哀傷、思念等諸多情感標籤。酒讓人變得不正常,而人唯有在意識不那麼具有邏輯嚴密性的時候,感情才變得尤其濃烈,噴薄而出。

可以說酒助長了情感的激烈噴發,沒有它的話,這種情感也是存在的,只不過不那麼濃烈,不那麼露骨,不那麼讓人不由自主!

因此,可以說酒是詩歌情感噴薄而出的催化劑,但不是說詩歌離不開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