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报融媒评论:从“农民捐大葱”感受守望相助的力量

“嵩县竹园沟村捐献的10万斤大葱,顺利抵达了武汉。”近日,通过央视新闻的播报,洛阳农民为疫区捐大葱的消息,感动着很多人。这些感动,不仅是因为他们是国家级贫困县里一群刚刚脱贫的农民,更是因为从他们朴实的行动中,感受到了守望相助的力量。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葱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对竹园村的村民来说,这些大葱却不一般。这或许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他们去年能够脱贫,靠的就是大葱这个支柱产业。而他们要给武汉捐大葱的想法也很简单,“国家帮助我们脱了贫,现在国家有难,我们也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300多名村民在天寒地冻中连续劳作3天,拔出了这10万斤大葱,连夜启程驰援武汉。这种农民兄弟身上固有的朴素情感,这种脱贫不忘感党恩、反哺社会抗疫情的举动,让寒冷的冬日变得暖意融融。

古人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个春节,当武汉人民与疫情战斗的时候,洛阳这群农民用简单朴实的行动,向武汉传递出了守望相助的力量。从小处来说,这种不管自身条件怎么样,都要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的做法,体现着乡亲们身上善良实在的朴素情怀;往大处说,这种个人与国家的同频共振,“小我”与“大我”的同向而行,正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集体人格”——团结一心,也是广大农民兄弟在绵延数千年的乡土中国里塑造的共同价值基础。

病毒无情人有情。实际上,像洛阳这群农民这样,不计回报、不惧风险,能帮一点是一点的感人举动,不胜枚举。也许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每个人都尽一点力,就能形成相互依偎、彼此支撑的强大力量,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爱的力量亦会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的力量亦会无坚不摧。

疫情终究会被战胜,待“寒流”退去,希望你我心底,仍是热气腾腾。毕竟,这世上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他们默默在为这个国家付出,前方有那么多的英雄为我们遮风挡雨,后方有那么多愿意去奉献的可爱的人,在疫情面前,守望相助,就能拧成一股绳,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洛报融媒 记者 万晓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