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過的白巖鬆名言哲理


那些年追過的白巖松名言哲理


1968年8月20日,白巖松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198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入學後,白巖松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不僅喜歡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還很喜歡踢足球。1989年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報》工作。


那些年追過的白巖松名言哲理


白巖松語錄:

1. 十年前我一根白頭髮都沒有,現在我還有很多黑頭髮;十年前踢球很少受傷,現在經常受傷;十年前喝各種飲料,現在愛喝普洱;十年前絕對不會用手絹,現在二十幾塊輪流用。《幸福在哪裡》

2. 時代讓正青春的人們必須成功,而成功等同於房子、車子與職場上的遊刃有餘。可這樣的成功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難,像新的三座大山,壓得青春年華喘不過氣來,甚至連愛情都成了難題。


3. 1+1=2,這多簡單,沒壓力的情況下,誰都知道。但環境稍有改變,1+1=3會得到好處,就會在一瞬間,讓相當多的人臉不紅心不跳地脫口而出"1+1=3"。這就是現狀。只要假話、空話、套話佔據上風,我們的命運就隨時可能被逆轉。


那些年追過的白巖松名言哲理

4. 在墨西哥,有一個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是啊,我們都走得太快。然而,誰又打算停下來等一等呢?《幸福在哪裡》。


5. 房價不斷上漲,甚至讓人產生錯覺:總理說了不算,總經理說了才算。後來總經理們太過分,總理急了,房價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腳步。然而往前看,你會對房價真正下跌抱樂觀態度嗎?更何況房價動不動就三萬四萬一平米,它降不降還跟普通人有關係嗎?


那些年追過的白巖松名言哲理


6. 拿在您手中的這本書,名字中,已沒有痛或快樂,而是"幸福"這個字眼。提出它,是個進步;但實現它,太難。不像快樂或痛苦,都那麼直接。痛苦與快樂都還沒有過去,而幸福,卻還真的很遠。更何況,在寫出來的"幸福"二字背後,還有沒有寫出的另外兩個字"信仰",不是不能寫,而是同樣很遠。


7. 如果是簡單的壞,或是極端的好,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一個人性最複雜的時代。醫生一邊拿著紅包,一邊接連做多臺手術,最後累倒在手術檯上;教師一邊體罰著學生,堅決應試教育,另一邊多年顧不上家顧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撲在工作上;官員們,也許有的一邊在**著,另一邊卻連週末都沒有,正事也幹得不錯,難怪有時候百姓說:"我不怕你貪,就怕你不幹事!"其實,說到我們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邊是墜落一邊在升騰,誰,不在掙扎?對,錯,如何評價?好,壞,怎樣評估?岸,在哪裡?《幸福在哪裡》


那些年追過的白巖松名言哲理


8. 一轉眼,二字頭的新千年匆匆過去十年。有人走了,有人來,更多的人依然在路上;有人盼來了期待中的成長,有人年華老去。十年,可以改變很多。我翻開2000年1月份出版的《痛並快樂著》,在後記中,藏著這樣一段文字,與當時還屬於未來的十年有關:"按常規,在十年之後,我應當再寫一本這樣的書,名字也許叫《在痛並快樂中繼續》,那一本書,我相信,一定會更犀利,更言無禁忌,更能在行筆中自由地呼吸,當然,快樂也許會比痛苦更多一些。我真盼望十年後,在我人過四十之後,有很多問題,已經真的不惑了。但我知道,歲月是不會按常理出牌的,今日去想十年後的事情,多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這是十年前當我剛剛邁進二字頭千年時,寫給今天的文字,我該怎樣去面對它?


9. 錢和權,就越來越像是一種信仰,說白了,它們與*的滿足緊密相聯。曾經有一位評委,看著臺上選手用力地表演時,發出了一聲感慨:為什麼在他們的眼睛裡,我再也看不到真誠和純真,而只是寶馬和別墅?其實,這不是哪一個選手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問題。人群中,有多少個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靜時,我們還敢不敢在鏡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權力,依然是一個問題。*減少了,可對權力的崇拜,卻似乎變本加厲。不知是從哪一天開始,上下級之間充滿了太多要運用智慧和心智的相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領導面前,下屬變得唯唯諾諾,絕對沒有主見?一把手的權力變得更大,順應領導的話語也變得更多,為了正確的事情可以和領導拍桌子的場景卻越來越少。其實,是下屬們真的敬畏權力嗎?你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可能並非如此。或許是下屬們早已變得更加聰明和功利,如果這樣的順從可以為自己帶來好處或起碼可以避免壞處,為何不這樣做?但問題是,誰給了下屬這樣的暗示?《幸福在哪裡》。


那些年追過的白巖松名言哲理

10. 古人聰明,把很多的提醒早變成文字,放在那兒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簡單地把提醒放在漢字本身,拆開"盲"這個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見,這樣一想,拆開"忙"這個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國人都忙,為利,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說"忙",因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義?然而大家還是都忙,都不知為何顯得格外著急,於是,都在搶。在街上,紅綠燈前,時常見到紅燈時太多的人搶著穿過去,可到了對面,又停下來,等同伴,原來他也沒什麼急事,就是一定要搶,這已成為我們太多人的一種習慣。在這樣的氛圍中,中國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別說讓生活慢下來,能完整看完一本書的人還剩多少?過去人們有空寫信、寫日記,後來變成短信、博客,到現在已是微博,144個字內要完成表達,溝通與交流都變得一短再短。甚至144個字都嫌長,很多人只看標題,就有了"標題黨"。那麼,下一步呢?對此,一位老人說得好:人生的終點都一樣,誰都躲不開,慢,都覺得快,可中國人怎麼顯得那麼著急地往終點跑?《幸福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