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小學教師實行教師“退出機制”,你認為對教師影響大嗎?

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力圖打破所謂的鐵飯碗,教師隊伍本身肯定是有所牴觸,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一樣,有進就有出,這樣才能形成競爭機制,確保隊伍的活力,這是必然的趨勢,牴觸和情緒都是沒有用的,未來已來,還是紮實工作避免淘汰為好。

關於中小學教師實行教師“退出機制”,你認為對教師影響大嗎?

首先,退出機制的途徑有哪些?

1、提前退休:由於歷史的原因,導致很多幹了幾十年的老教師仍然堅持在崗位上,雖然他們很辛苦,但實際教學效果並不好,這對於教育發展不是好事,所以需要退出,還有一些快到退休的年齡,由於身體條件較差,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對於這些人員提前退出教師隊伍,然後再補充年輕教師,對於優化教育資源非常有利。

2、實行教師註冊的退出機制:這就是要徹底打破鐵飯碗,每5年註冊一次,一旦註冊不合格或者暫緩註冊,就意味著要退出教師隊伍,這和過去是永久性的完全是兩個概念,相信大部分教師對此都會感到壓力,這是一條紅線,不管是教學還是師德,都可能會影響到教師註冊是否合格。

3、日常師德考核退出: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中是否有違師德,比如體罰,違規補課等,一旦發現這些問題,情節嚴重的,肯定會被計入師德考核中,屢教不改的,當然也會被清理出教師隊伍,而過去一旦有了編制,比什麼都穩。

其次,退出機制對教師和教育的影響在哪裡?

“退出”分兩種情況:主動退出和被動退出。主動退出是指一些滿足年齡、教齡條件而又主動申請的教師,可以提前退休,騰出編制。被動退休就是如果你連續考核不合格、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註冊不合格者,或者你不能履行教育教學職責、師德師風問題嚴重,則有可能會被要求“強制退出”。不管哪種情況,“退出”機制是一次重大改革,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有著深遠的影響。

1.教師“鐵飯碗”被打破,客觀上會促進教師隊伍向更優更好發展。原來的制度下,教師職業幾乎是終身制,只要你有了編制,基本能完成教學任務,學校能奈我何?長此以來,個別教師確實會形成一些壞毛病:懶散、不思進取、有工作躲著走。“退出制度”的建立,相當於有了淘汰機制,教師的危機感和競爭意識會加重,客觀上會促進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2.有利於教師隊伍的年輕化。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年輕教師有活力有激情有想法,是教師隊伍的新鮮血液。可在原來的體制下,很多學校老教師不退(其實有些老教師也有提前退休的想法),就不能招新教師,有的學校多年沒法招聘新教師,教師“老齡化”嚴重。有了“退出機制”,就可以騰出編制,招聘年輕教師,維持教師隊伍的活力。

3.“退出機制”的出現,意味著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著教師們面臨更大的壓力和競爭。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師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則此次改革必然會再次淪為笑柄,引起廣大教師的強烈不滿,尊師重教將無從說起。

“退出制度”想法是很好的,關鍵在於如何制定合理又可行的辦法,如何去落實實施,這也是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智慧的考驗。對於教師們來說:苦練內功、擁有良好的學科素養和業務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優秀的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搶手的。

最後,退出機制形成後,還有沒有人願意進來?

教師隊伍有進有出機制的形成,會很大程度的改善教育教育,但教師所面臨的各方面的壓力也必須正視,待遇和福利,職業發展,職稱評定等都是需要攻克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跟上解決,單純的依靠退出機制來讓教師主動迎接挑戰,我看難度非常大。

現在的特崗教師,免費師範生實際上就已經在彌補教師隊伍不足的問題,配套政策沒有跟上,任何單方面的退出機制都會對大學畢業生從事教師職業的意願造成影響,雖然大家並不一定就是說自己不努力,甚至師德有問題,但是湧入教師隊伍的人大多還是看重教師職業的一個“穩”字,如果現在連“穩”都沒有了,還指望什麼呢?!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