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扶贫攻坚时的责任组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的行政村第一责任人,拐河镇人大代表刘秋菊等7人坚守乡镇疫情防控前线10多天不休息,被人们誉为拐河镇疫情防控中的“七朵金花”。7人中,年龄最小的30多岁,最大的50多岁,从大年初二到今天已经坚守岗位12天了。这几个人当中,离家最远的是刘秋菊,家住南阳市,丈夫在瓦店镇坚守疫情卡点。自己单位一个电话,她就把10岁的女儿撇给了侄子、侄媳照顾。没有顾得上给年前刚出院的父亲和体弱多病的母亲道个别,问个好,就匆匆奔赴离南阳200多里的拐河镇,成为拐河镇石门村疫情防控值守的第一责任人。每晚也仅仅通过微信圈了解家中亲人情况,通过视频同女儿聊几句,天天重复着卡点值守登记、疫情防控宣传、走村入户排查、指导消毒等任务。一只口罩一双腿,坚守岗位12天,孩子没见父母12天。 坚守温庄村的李桂梅、西关村的韩月丽、荆庄村的韩红丽、果木庄村的任小丽家都留下两个孩子在家中,她们让大的照顾小的,孩子们不会做饭,仅仅依靠方便面,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已成家常便饭。她们深夜回家时,孩子们早已入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还在睡梦中,她们就已经匆匆起床,赶往工作岗位。晚上还要轮流值守夜班,虽然离家近,却一整天也回不了家。7人中,年龄较大的是值守在王家营村的樊霞和值守各庄村的金翔燕。今年50多岁,虽然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但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满腔热情,冲在前面。“疫情防控事关父老乡亲安危,我们是人大代表,又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们必须对得起群众的信任。比比支援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我们做这些真不值得一提。”刘秋菊满脸疲惫的说。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工作,她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请战书和誓师会,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拐河镇疫情防控的半边天,深受群众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