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说到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为了谁?必须明确这个范围!宅在家感到特别恐慌的人 可以通过电视、电影、音乐、读书和家人交流等方式解压,真正需要解压的是以下三大类群体:第一就是患者,患者不仅是身体受到病毒侵害,更重要的是心理压力。据英国《每日邮报》12日报道,在印度,一名父亲误以为自己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为了保护家人免遭病毒侵害,他最终选择上吊自杀。他的儿子称自己求助印度当地卫生部门,但被生硬地告知,如果他父亲最近没有去过中国,就不用担心。这个孩子就转达给父亲,却没有照顾他父亲的情绪,最后酿成惨剧。疑似感染的患者都会寝食难安,何况已经确诊的病患。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2月9日上午九点,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和部分患者一起打起了太极拳,带队的是一位患者大爷。在护士的号召下,不断有人加入,显示出积极战胜病魔的良好精神状态。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身处艰难必须要有希望,苦中作乐,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方式。简单的太极拳带动了病人的活力。本来躺在病床上长吁短叹的病人,互相鼓励运动起来,运动完再休息会。还有的人说,做完太极拳,一会还要做广播体操。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态,才能攻坚克难。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第二类急需心理援助的就是救护人员,本来就有医者难自医的说法。疫情来势猛,任务重。医护人员不惧困难,连夜奋战在第一线,元宵节特别节目里濮存昕、陈道明、徐帆、宋春丽、吴京安、史可等六位知名老戏骨,声情并茂的朗诵《相信》他们有带病坚持在一线的老院长,用生命呵护生命的白衣战士,90后漂亮女孩为了病人剪去了满头秀发。让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动到哭。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那是因为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才成为了英雄;假如这世上真的有天使,那就是这个模样。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乎整个“战役”的成败。为他们在高风险工作中尽量提供安全保障、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保护好他们的战斗力,是此次疫情心理援助的核心。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第三就是冲到一线的相关保障人员。浙江台州宣判的首例涉疫刑事案件。2月7日下午,丈夫谢某某与妻子邵某想要从临海市某小区后面绿道的封锁处绕行回家,被正在此处执行政府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劝阻,他们恼羞成怒甚至用板砖狠狠拍打安保人员头部。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2月9日16时许,吉林通榆县退休的公务人员都不理解。解某饮酒后,到居住小区东门的预防疫情登记点处,因相关登记工作要求与工作人员发生口角。解某拒不佩戴口罩,拒不配合登记检查,并出言辱骂通榆县政府、辱骂工作人员,嘲笑群众“怕死”。一大批管理、安全保障、后勤服务人员等,也处在高危和高压的状态。他们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安慰和谈话,最重要的是给他们简单明了的信息支持,这些信息包括安全保障方面的信息,关于他们的亲人安全的信息。他们冲到了第一线,可是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工作的,小则言语辱骂,重则动手打人,确实寒了这些一线保障人员的心。

当疫情发生后,为重点人群和心理问题的个人给予心理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的也是三类人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来担当的。

不再流汗流泪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是为了谁?依靠谁?怎样做好?


精神科的专家、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组成救援队配合应急救援全面工作的发展。从各个国家级精神和精神/心理健康中心(包括北京、上海、华西、湘雅)抽调经验丰富的临床实战专家进驻到武汉的定点医院,与武汉当地的心理专家一起,进入医疗团队,并确保每个医疗团队中有一名心理专家。心理专家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患者家属展开心理干预,同时对团队内的临床专家提供全程、持续的心理支持。

有关部门要健全一整套恐慌危机心理应对体系,加强心理辅导组织的建设,心理辅导组织发放、宣传心理应激手册,预防突发事件对群众的心理冲击。比如说非典爆发后,香港社会福利署发放并宣传的《非典心理手册》,这种方式就具有非常强的推广价值。如果当地没有心理辅导组织,可以到网上下载心理应激手册阅读,或者是到网上购买。

心理技术不能直接杀病毒,但当灾难或疫情来临,人都有情绪,需要沟通、疏泄、安抚,渴望被倾听、被关注,急欲抱团取暖。情绪状态和免疫系统功能密切关联,积极情绪被激发起来,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健康,就能有效的去杀灭病毒。

人类是在与疾病的对抗中,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进化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在疾病与灾难面前,很多人的社会情感被激发出来,爱心、同情心、同理心得到升华,经验、智慧、勇气和胆量得到充实提高,这都是积极的心理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