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報》評論員文章:扛起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能源擔當


《中國電力報》評論員文章:扛起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能源擔當

2月10日,我國GDP第一大省廣東迎來節後復工復產第一天,當日全省用電量及用電負荷明顯增長,工業用電量更是較前一日增長22.3%。在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新聞的連日轟炸中,這一消息釋放出特別引人關注的積極信號:防控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經濟運行尤其是工業生產正在迴歸正軌。

疫情來勢洶洶,但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決心從未動搖。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國能源系統要堅決聽從服從中央號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扛起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能源擔當。

要堅定必勝信心,正確把握疫情對經濟運行和能源需求的影響。

當前交通運輸、餐飲娛樂等第三產業和工業生產用能下降,短期能源需求勢必回落。但突發疫情對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終究是一次性衝擊現象,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社會用能將迎來恢復性增長,能源消費穩中有升的趨勢將繼續保持。近年來,能源系統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在擴大優質供給、培育消費市場、加快改革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有能力應對疫情防控帶來的一切內外部挑戰。

要優化供能服務、降低用能成本,為推進全面復工復產提供堅實保障。

近日,國網浙江電力運用企業歷史用電量、當日用電量等數據構建的“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實現了企業復工情況的實時監測,為強化供電保障、輔助政府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電力、油氣、煤炭供應等與企業日常生產動態關聯,相關能源企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要做好客戶供能服務保障,及時調整業務流程、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均制定了電費減免、欠費不停電等優惠政策,有效緩解了企業當前的經營困難。能源系統要進一步研究部署降低企業用能成本,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積極要素。

要穩定能源投資,發揮好能源領域在“六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能源領域投資是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帶動裝備製造、工程建設等全產業鏈擴張,本身就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應有之義。在國家電網出臺的應對疫情影響、全力恢復建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二條舉措中,積極推進在建重點工程建設、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等穩投資舉措佔據重要位置。2月11日,在建的國家電網±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正式復工。同日,南方電網已復工和開工基建工程也達到13項。能源系統要積極創造有利外部條件,加快推動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建設。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次大考,考驗我國政府和社會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更考驗我國經濟的定力和韌性。能源是經濟運行的血脈,能源系統穩中求進,我國經濟才能穩中向好。全國能源系統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中國電力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