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平白多出了许多假期,却也让许多人被迫坚守在岗位上。


大年三十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可火神山医院不远处的公路上却排满了长长的车队。


湖北孝感的陈畅接到了妻子的视频电话。镜头那边是自己刚刚满月的孩子,和独自带娃的妻子,虽然很想孩子,但他为了建设火神山医院,他放弃了回家过年。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哪里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一群人在我们团聚的时候默默地忍受着分离的痛苦,和疫情争分夺秒


除了这些勤苦加班的一线工人,还有一些特殊的家庭,他们因为疫情而无法团聚,冒着风险冲在抗疫的第一线。


河南省周口市,一个名叫刘海燕护士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没有回到家中,我们的团聚是因为有他们在背后默默地保驾护航。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但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和儿女,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也有一颗想要团聚的心。


直到大年初七,刘海燕才见到自己的女儿,两个人一见面就泣不成声,然而为了避免传染,她甚至不能走过去安慰女儿,只能隔空给她一个拥抱。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我们始终相信,在这群没有办法回家的医护工作者和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疫情早晚都会结束,这些医护人员们也会迎来团聚的时刻。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疫情封城、封路,导致他们和父母分离的时间变长,甚至有些父母根本无法回家,这群孩子就是留守儿童。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春节几乎是他们一年当中唯一可以见到爸爸妈妈的日子,可这场疫情,却将他们和父母的距离拉得更远……


01

我要懂事


加一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的父母在外务工,将她留在老家。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太多,他们被统一赋予一个称呼:

留守儿童。


《加一》是导演蒋能杰记录湖南新宁县光安村小学,一个7岁留守女孩蒋加一的日常。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开篇在一阵朗读声中开始,孩子们在充满绿意的山坡上嬉闹,大人在田间劳作,慢慢地,小加一的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写完作业后的加一,放牛,洗碗,哄弟弟吃饭,帮忙在田里劳作,随后又去河边洗衣服,存放衣服的塑料桶和小半个她一样高。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小加一的父母外出务工时,她还不满一周岁,除了爷爷奶奶,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本该玩闹的年纪,却承担起家里的活计.。


奶奶说:小加一很懂事,成绩也好,帮忙做家务,5岁就开始洗碗了,还能帮忙照顾弟弟。


弟弟爱闹,故意将水泼在姐姐身上,惹恼了姐姐。被姐姐推搡后,立马委屈地向奶奶告状。奶奶逗他:那卖了姐姐,好不好。


弟弟马上就不闹了。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姐姐在洗碗的时候,弟弟也是屁颠屁颠地跟在身后,姐姐怕冻着弟弟,让弟弟先进屋烤火,弟弟却死活不愿:姐姐烤我才烤!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姐姐要参加跳舞比赛了,穿着新买的红裙。奶奶发现弟弟不见的时候,加一穿着鲜艳的红裙在充满生机的田野里寻找。


看到弟弟无事后,加一撑起伞就跑,找到就好了。


爷爷奶奶欣慰加一的懂事,也习惯了加一的付出。家庭的压力压在这个才7岁的孩子身上。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小加一才能见父母一面。可是好不容易才盼来的新年,在大年初二早上刚蒙蒙亮的时候,加一的父母就要启程离开了。


短暂的相聚,让加一闷闷不乐,不愿送行,躲在被子里哭泣。而加一的父母却选择不去安慰,让加一自己消化悲伤地情绪。红着眼睛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小镇。


爷爷不忍心看着孙女伤心,悄悄安慰:爸妈也没有办法啊,留下来陪你,哪有钱盖房子呢?


小加一明白:她要懂事。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加一的父母何尝不是备受煎熬呢?孩子哭的时候,抱不到孩子;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能照顾孩子。孩子出了事,只能干着急。


加一的爸爸无不苦涩地说:弟弟都已经不认识我了。

可生活还要继续。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02

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如果不是迫于生活,没有哪个父母愿意错过孩子的童年。


就像《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

不戴金箍,如何救你?

戴了金箍,如何爱你?


为人父母,何尝不是如此?


上海火车站有一位安徽的保洁阿姨,已经整整6年没有回家了。


因为保洁阿姨的工作替代性太高,如果离开了岗位,很快就会被人取代。

为了这3000块微薄的工资,阿姨选择了坚守岗位。


每天早上4点到岗上班,晚上再从6点工作到10点下班。3000的工资除开吃喝,一分都不敢乱花,全寄给了老家的两个孩子,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


有人问她:你想家想孩子吗?

阿姨突然红了眼:“想......得赚钱养家养孩子啊,没办法......”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可悲的是,由于长时间在外无法陪伴孩子,孩子已经不愿再开口喊她“妈妈”了...


孩子觉得是妈妈不要他们了,才会一直不回家。


她抹抹泪,自己安慰自己:“他们长大就懂了,长大就懂了。。。不会怪我的。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即使不被理解,也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03

普通的岁月静好已经很不容易


孩子是父母的软助,也是最大的动力。


冬日里,一对夫妻蹲在自家的小摊上,午时还没什么生意,一份小碗已经是这位父亲一顿的伙食。筷子还未放下,夫妻俩就着寒风依偎在一起和孩子通话,手机拿得很近,为了更加仔细地看看许久未见的孩子。


尽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满脸辛苦后的疲惫,仍旧充满笑意。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不管在外多辛苦,只要看见孩子,就值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只是父母都贪心,想拼尽全力给孩子多挣一点,再挣一点。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想陪伴孩子成长,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更加光明的未来。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其中,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


其中一项持续的调查研究数据,令人难过,留守儿童的情绪长时间处于烦乱迷茫的状态,消极情绪中,甚至夹杂着对父母的怨恨。


根据2017年调研数据确认,超10%的留守儿童选择说父母“已死”。大部分留守家庭在亲子沟通方面存在障碍,亲子沟通时甚至会带来伤害。


04

我是为你好


父母总是希望我们可以理解,理解他们的苦难,理解他们的忙碌。


被迫学会“懂事”的孩子们是这么说的


20岁的小北:

“所有节日里,我最讨厌的就是春节。”

对父母没感情这事我骗不了自己。”


27岁的CC:

“小时候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父母从来没主动打电话关心问候过,我曾一度怀疑他们的电话是不是没有拨打的功能,时间长了就觉得算了吧,慢慢也就习惯了。”


网友@佳林的鹿:

“小时候,爸爸几乎没参与过我的成长。辞职后去了欧洲旅游,父亲突然来了电话,问我为什么没告诉他”


“呵,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


长大后的留守儿童,做事不再提前告知父母,只是通知结果,还是很久之后的结果。以至于父母都不曾知道它曾经发生过。


而父母听到后,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想用苦心再次掌控孩子:“你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爸妈关心你,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谁啊!?”


“我觉得没必要”但孩子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最长春节假期下,还有这些人因为疫情回不了家


他们真的不爱父母嘛?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太久的距离感,已经让这些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爱的能力。


从开始的求助无门,只能自己解决;到太多事情自己都能解决,已经没有了求助的意识。


在最无忧无虑的年纪,尝遍孤独的滋味,活得小心翼翼。


亲情变得越来越淡漠,渐渐地,父母错过了孩子的童年,慢慢错过孩子的未来。错过爱情可能还会遇到更好的,而亲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以前的错过了尽力弥补,把握现在,不要留有遗憾,趁着这个春节好好陪伴家人,别让孩子的心随着时间筑起“沉默”的高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