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日本友人捐贈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在家隔離,

學一首古詩。

1.

武漢疫情牽動全球人的心,“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些帶有濃濃愛意的中國古詩詞,被鄰邦作為問候帶了回來。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溫暖的同時,還有一種歷史文化的悠長。

然而,還就有不領情的。

《長江日報》的這篇文章(下圖),在網絡上引起了震動。

作者認為,“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殘忍的”,因為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引起的“文藝心”,與疫情的情緒不搭邊。

作者認為還是“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好!

其實,作者不知道,在《詩經》裡還有一首與現在的“疫情”搭邊兒的詩——《小旻》。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2.

很多人認為《詩經》距離我們生活太過遙遠,詩句晦澀難懂,多數人在瞭解詩經的時候,都是被老師逼著背完了《關雎》《碩鼠》《伐檀》等等有數的幾首,305篇的《詩經》總集,能翻完一遍的人都少,包括我,讀書的時候就沒好好讀這段兒。

大家都這麼忙,哪有時間去“采采芣苢”呢?

讀《詩經》,差不多每句話都有生僻字,查字典的時間都能把人煩死。

所以,第195首《小旻》的翻譯版,來了。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3.

首先是這首詩的題目:小旻,旻讀“mín”,是蒼天的意思,在這首詩裡指的是周幽王(有說周厲王)。

《詩經》按類別分為風、雅、頌三類,

“風”是一種地方樂曲的通名,相當於民俗歌謠的詩,是以諸侯採之以貢於天子,天子受之而列於樂官,於以考其俗尚之美惡,而知其政治之得失。

這就有點兒像現在媒體記者寫的內參,領導看了後能知道這個地方的主官乾的好壞。

“頌”是歌頌的意思,包括了《周頌》《魯頌》《商頌》,正面報道,表揚稿。

“雅”分小雅和大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興廢也”,小雅,說的是小的政事,大雅,說的是大的政事。

《詩經》裡的《小旻》在小雅這部分裡,說的是小的政事。

有多小呢?

周幽王的時候,瘟疫來了。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4.

小雅·小旻

一 章

原文 譯文(楊任之)

旻天疾威, 上天逞威肆虐,

敷於下土。 無情的荼毒人間

謀猶回遹, 政策搖擺而又乖僻,

何日斯沮? 這樣的政策哪天終止。

謀臧不從, 嘉獻善謀束之高閣,

不臧覆用。 不良之策反而實行。

我視謀猶, 我看看這些政策

亦孔之邛。 一個個毛病百出。

二 章

潝潝訿訿, 吹吹捧捧又互相攻擊

亦孔之哀。 真是莫大的悲哀

謀之其臧, 凡是良謀善策

則具是違。 一一加以拒絕

謀之不臧, 凡是陰謀詭計

則具是依。 一一付諸實踐

我視謀猶, 我看看這些政策,

伊於胡厎。 將不知道亂到什麼程度。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東北老爺們“張雪峰”

5.

網上流傳的考研輔導老師張雪峰說他在鄭州大學讀書的時候,老師都是河南口音。

大學老師用方言講課這件事,神仙都治不了。

我們讀書的時候,有幾位老師也是有很濃重的方言,到現在也搞不清是石家莊還是保定、邯鄲的口音。

教授中文的老師用方言授課,怎麼聽著也覺得找不著調。

據說後來我們有一位老師特火,火到都有了傳說:

他接到一個電話說:我們是XXTV的編導,想給您做一個節目。

我們這位老師說:說人話。你以為是宋丹丹演小品呀?感謝各種TV。

對方趕緊說,我們是XX電視臺的... ...

後來到底也沒有做成這期節目,因為編導們來的時候,他正在給學生講課,他讓編導們在樓道里站了很長時間。

語言進化這件事,說不好是好事還是壞事,是進步還是汙染。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6.

三 章

我龜既厭, 卜筮已經厭倦了

不我告猶

。 不再指明治國的方略

謀夫孔多, 謀事的人太多

是用不集。 怎麼集中運用

發言盈庭, 滿屋都是議論的人

誰敢執其咎? 誰能擔負起其罪責

如匪行邁謀, 如果謀事於路人

是用不得於道。意見分歧無所採擇。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把《詩經》也給燒了,可是因為詩經是韻文,比較容易記憶和背誦,好在秦朝短命,到漢朝時人們就憑著記憶,又給寫了下來。

歷代統治者還都算比較寬容,居然讓這些議論國家大事、批評領導幹部的詩保留了下來。

有時候也思考一個問題: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貨幣和文字,為什麼沒有統一語音?

致使現在有了這麼多的方言。

災難來臨,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其實還有《詩經·小旻》

7.

武漢出現疫情,全國人民支援武漢。

全國人民和武漢人民一起隔離,

武漢你得要做的多好,來回報全國人民?!

四 章

哀哉為猶, 可憐呀出謀劃策的人

匪先民是程, 不效法古代的聖賢

匪大猶是經。 也沒有宏圖大略

維邇言是聽, 只傾聽淺近之言

維邇言是爭。 只計較暫時的利益

如彼築室於道謀, 如築室同路人商量

是用不潰於成。 房屋永遠不會蓋得




五 章

國雖靡止, 國土雖然狹小

或聖或否。 有聖人有非聖人

民雖靡膴, 人民雖然不多

或哲或謀, 有哲人有智謀之人

或肅或艾。 有實幹者有治世能人

如彼泉流, 像泉水汩汩流動

無淪胥以敗。賢與不肖相繼沉沒




六章

不敢暴虎, 不敢空手與老虎搏鬥

不敢馮河。 不敢徒步涉水渡河

人知其一, 只知道有形的危險

莫知其他。 不知道無形的隱憂

戰戰兢兢, 戰戰兢兢地

如臨深淵, ... ...

如履薄冰。 ... ...

這是災難來臨時的普通百姓。

周幽王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是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

諸侯們都很實在,看到周幽王的烽火,就呼吸帶喘的跑來幫忙了,可他自己在玩兒呢!

周厲王做的最大的事是“止謗”,也就是不讓人說話,國都裡的人見面都不敢說話,熟人在路上遇到打招呼時,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這都是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